诗画同源
――小品文/PIXIU
诗画同源,意思是说,“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二者是同根而生的。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们不妨想想,外出时看到一处特别的风景,总是惊呼。“太美了,简直像世外桃园,要是能多呆几天就好了。”事过多年,还念念不忘,甚至会在梦中反复出现。有这样的回想,说明我们的心受到了触动。
其实,这就是灵感。诗人有感而发,画家禁不住要拿起画笔,虽然他们表现的手法不同,反映的却是一个内容,都想把一种美的意境、一个画面以及由画面引发的志趣留下来。诗画同源的道理就在于此。
历代文人追求的一个最高境界是:诗和画合一,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作品中营造出“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趣”。这方面最杰出的诗人就是王维。
下面,让我们沿着王维的人生规迹和水山诗,来一趟诗画同源、格物致知之旅。
(一)诗中有画,融画入诗
王维,号称摩诘居士,山西太原人。他少年时就才华横溢、思维敏捷,能诗会画。21岁到京城应试,状元及第。做官后,修筑了一座小院,有山又有湖,过着山水田园、半官半隐的生活。许多佳作名句流传千古,被人们视为珍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王维的诗《鸟鸣涧》。读诗,我们的面前马上会有一幅绝美的画面:“春日的山谷不见人影,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一片静谧,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倏然惊动了山中的栖鸟,它们不时高飞鸣叫在春天的溪涧中。”这是诗带给我们的第一感观。
为了表达意境,作者采用了以动衬静、对比加强的手法来营造气氛。(1)、静中有动。首先是人闲对花落,然后是月出和鸟惊又形成对比,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刚才,山谷里静的还只是花瓣悠然而落,如今连山鸟都因月亮升起、银辉照耀而被惊醒。(2)、动在层层加强。以落花作基础,又通过月出、鸟惊、飞鸣作类比和强化推进,画面彻底鲜活起来。鸟虽惊,但并没飞离春涧,只是在林间偶而鸣叫。这是多么栩栩如生的感觉。(3)、景中有声。除了画面感,我们还能隐约听到桂花落地、山鸟惊鸣的声音。诗中的“落花”也很妙,给我们留出许多想像的空间。它可理解为落在衣襟上的触觉,可以是一种似有似无的声感,当然更可是淡淡的芬芳。(4)从整体意境上看,言有尽而意无穷,一种空旷寂静的景象,流露于笔墨之外。这首诗是诗画合一的典型代表。难怪宋代大文豪苏轼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诗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立意?因为他本人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谙熟诗画同源的道理,由此开创了诗画哲学的新天地。
接下来,让我们看另一首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如果从诗境、绘画、音乐性三个角度来解读,就会知道王维的诗是多么的独具匠心。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从诗境上看,“寒山转秋,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每日每时都在喧响,舒缓地流向远方。我柱杖立在茅舍门外,迎风细听着暮蝉的吟唱。远望渡头那边,夕阳快要与水面相切而落入山后;村落里炊烟直上,不忍散去。这时,碰巧裴迪这个像接舆一样酒醉的人,再次到来,在恰如五柳先生的我面前狂歌,何不该迎他?”
五柳先生是指东晋诗人陶渊明。这里,王维自比为陶渊明,意在表明陶渊明就是自己的写照。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的形象相比,表明对友人的好感和欢迎。
从绘画的角度看,空间、色彩、线条对比非常突出。(1)空间之美:寒山、秋水、柴门、渡头、墟里,远近高低各不同,层次感丰富。(2)色彩之美:苍翠的山峦、金黄的落日、潺湲的秋水、孤白的炊烟,色彩有浓有淡,搭配映衬,暮秋的景象格外恬静和迷人。(3)线条之美:山形、水势、日廓、风影、渡头、墟烟,这些的线条若隐若现,成为勾勒画面的骨干和细节,呈现出一幅远近呼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画韵。
从音乐的角度看,还有一种节律起伏之美。秋水在委婉潺湲,暮蝉在风中幽鸣;夕阳在渡头徐徐斜下,孤烟在村落袅袅升起,醉酒狂歌的好友又放浪而来,主人临风立仗、在柴门外相迎。景象一远一近、声音一响一幽、画面一上一下,人物一等一迎,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因为王维还精通音律,据说他的琵琶弹得非常好,经常在那些皇族诸王家里表演。他的诗里运用了音乐的节律原理,才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诗画乐、情景意,在诗人的胸中早已得到了完美的融合。看王维的诗,就像是在赏画、听音一样的享受。对他的诗画哲学,后人纷纷效仿,却不得不坦承:“天机到处、学不可及!”
(二)画中有诗,融诗入画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王维的画。据说,王维生前有126幅画,其中以雪景为多,因此被尊为中国雪景山水画的“开山老祖”,可惜留下来的很少。两幅传世名画为:《江山霁雪图》和《雪溪图》。
雪后初霁的世界一尘不染,其实是作者心灵的最好写照。我们看这幅画时,除了依然可以窥探到雪的影子外,分明会感受到一种平和质朴、宁静淡泊、出尘脱世的高雅情怀。画中有诗意,画里也有情怀和人生。如果您感兴趣,可以试着为这幅画配一首诗。若能配的天衣无缝,即说明达到了“诗画合一”的境界。
什么是诗画合一?从本质上说,是指诗和画并非两张皮,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者完全融合在一起。对此,著名漫画家丰之恺作了明确的定位:“诗中有画”是指要融画入诗,诗不倚插画,而可独立为“有声画”;画中有诗,是指融诗入画,诗不倚插画,而可独立为“无声诗”。也就是说,如果一首诗缺了配画就失去旨趣,或者说一幅画没有了诗文想佐,就找不到韵味,这都是诗和画不相融、两张皮的表现。
有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道理。宋代,追求诗画合一,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宋徽宗酷爱书画,据说,他常常亲自选拨画家。有一次,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要求考生现场作画。有的考生画了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拿着一枝花;有的画在马蹄上沾着几片花瓣,结果全部落选。只有一位考生别出心裁,只画了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主考官连声称妙,马上录取了这个人。
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名画上都配有题诗,这是为了什么?它们是诗画合一的表现吗? 早期的画是不配题诗的,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一种潮流和社会趋势。这么做的初衷是:为了营造诗画一体的效果,画因题句可忽然增趣,题句也因画的衬托而更加活现。题句时,以求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分离。反过来说,假如它们分离了会怎么样?还是拿前面的故事为例说明。
假如我们看到这样一幅画:一个人骑马而来,马蹄边飞着几只蝴蝶。此刻,您会想到画的意境是“踏花归来马蹄香”吗?若未觉贴近,就说明诗和画未从骨子里合一,仍是两张皮,二者一旦分开,就失了韵味。也许,用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简单地验证什么才是真正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高妙处在于:诗和画是水乳交融的,并不怕分离。对于这一点,他的《画》诗最有代表性。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我们从小学起就一直在背诵。它可堪称“诗画合一”的典范,像它的名字一样,它既是一首诗,又是一幅画。读诗,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有一幅远山、流水、花开、鸟鸣的画摆在面前。反之,赏画,自然会有“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效果。二者不倚一方而可独立存在,各有意境,既体现了诗画同源的道理,又在诗画一体上达到了造化。寥寥数语,信手拈来,以为平凡,背后的造诣和功底不可小瞧。
那么,王维是用什么方法达到诗和画一体的?意境是把它们统一起来的根。意境是什么?它是一种能让人感受和领悟到,却又难以言传、具体把握的境界。无疑,这与作者本人的心胸、修养、生活历练和思想积淀是分不开的。
(三)物我交融,禅意人生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暴发,王维被叛军捕获。因众人皆知其才,他被迫在叛军中做了官。数几年后,叛乱被平定,王维成了阶下囚,判死的理由是变节,为反贼献力。王维的弟弟王缙当时担任刑部侍郎,上疏天子,请求贬官,替哥哥赎罪。与此同时,王维依靠当年自己写下的那些怀念皇家旧德的诗句,令皇帝非常感慨,才救回一命。
受到现实打击后,王维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专心于悟道参禅,彻底过上隐居生活。这就是他的山水诗中频见佛理禅机的原因。事实上,此前,王维的母亲已跟随普寂禅师参禅三十多年。母亲去世以后,他把辋川别墅贡献成寺院,一有空闲就到终南山隐居。他的生活很简单,屋床同样简单,还有小柴炉,与他往来的也都是隐士或者高僧。他被后人称为“诗佛”,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列。
李白的诗浪漫奔放,杜甫的句可“惊天地、泣鬼神”,白居易的风格以闲适和讽喻见长。王维却将参禅悟道的修持带进了他的诗画创作,多了一份淡泊宁远、平和含蓄的气息。
佛就是觉悟者,“诗佛”就是诗中的觉悟者。当心是禅的时候,顺手拈来皆是妙不可言,都可入禅,也可入心,禅境也就成了诗境。所以,他的山水诗,后期十分注重写意和传神,呈现出超然、隐遁、空灵之美。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主要描写鹿柴傍晚的幽景。最大的特点是: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有信手拈来,毫不做作、物我两忘之感。什么是物我两忘?指淡然无形,让人遍寻不着。也就是说,物为我,我为物,二者交融观照,融为一体。
(1)起笔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很直白,未觉有多美。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境界顿出。“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过后,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表现手法随心随性,毫无牵强附会之感。(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由前面的写声转而写色。空山本来幽暗,猛然间一抹斜晖射入,斑斑驳驳映在树下的青苔上。初看,这线光亮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似乎给林间带来一丝暖意。但它是微弱而短暂的,一旦夕辉不现,便愈加幽暗,一切又归于静止和寂灭。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来反衬幽暗,二者对立统一,美不胜收。(3)从绘画的角度看,整首诗如在冷色占主导地位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使冷色的印象更加突出。(4)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中的禅意,达到了庄周化蝶般、物我合一的高度。以物赋情、形神化一,至空至静。空静到了极点时,便原始到了本真。那些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惊喜与忧恼,又算得上什么!他的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是那样的平常,又是那样的超越,这就是诗的最高境界。
再次回想,您从中找到诗人的身影了吗?没找到是因为心境与自然全部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不分彼此。字里行间不见其人,却可感受其心,空山、深林、青苔,还有那抹光亮,就是诗人的心,不是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竹里馆》与《鹿柴》诗具有同工异曲之妙:独自闲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有谁知我在?只有一轮明月静静相伴。我为谁琴,谁听我啸?那竹梢挂着的明月就是听啸的知己,赏琴的知音,这是多么意令人拍案叫绝的意境!
(四)山水田园,自出机杼
王维的一生忠孝双全。他奉事母亲崔氏至离世。据说居丧期间,“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忠于爱情的表现是,“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他对亲对友同样真情厚道,临终之际与平生亲故各作别书,敦厉朋友奉佛修心,最后舍笔而绝。
可惜,这位工诗善画、通音理的大诗人只活了60岁,实在是令人叹息!
王维的诗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风格,又创出自己的特色。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田园山水派诗的两位始祖。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据说,陶渊明生性喜酒,但因贫穷不能经常如愿。亲戚好友们知道他的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来。他去就希望喝个尽兴,醉了就回家,从不赖着不离开。他的宅旁有五棵柳树,于是用“五柳”作了自己的别号。简室里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雨都无法遮挡,布衣上打着补丁,碗和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为官多年,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为三斗米折腰”,上任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世界。散文《桃花源记》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道家。工诗善文,兼通史学,还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他博览群书,一生爱好旅行。李白曾在梦中“脚踏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写下“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的豪迈迷离之境,足见他对谢公崇拜到何等程度。谢公屐,是指谢灵运登山时穿的一种木鞋。据说,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便于走山路。
王维承陶渊明的田园之风、袭谢灵运的山水之派,集二者于一身,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创出田园山水诗的顶峰,诗里融入佛禅理道,风格独树一帜,自出机杼,对自然的体悟极其深刻,令人回味无穷,成为一代代的后人效仿的对象。让我们撷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供大家品鉴。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有浣女和莲舟而来。这是多么美的意境。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态,一则取声;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是“诗中有画”很好的例子。
3、“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啼鸟对落花,杨柳对渡人,一派清新雅致、宁静和谐的景象。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面开阔苍茫,意境雄浑,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达到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5、“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境浅说》里的评价为,“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其实,人生也应有如此境界。当我们在爱情、事业、学问等方面勇往直前时,发现走到了一条绝路上,千万不要悲哀失落。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还有别的路可走;即使根本无路可走,不妨再往天空看看吧!既然心灵还可以畅游,为何要觉得穷途末路呢?求禅是求一份清静,也是求一条通向正途的道路。也许,用不了多久,便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诗中有画,不仅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也告诉我们要学会回望人生、放下一切,坐在山石上看天间云雾,缭绕变幻,用宠辱不惊的态度来面对困难。
王维的诗大多无壮美、华丽之言,均是以平和直白的方式,展现出一股清新自然、心志高洁、空静淡然之气。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其实,万事万形,皆由心出,都是我们对外物的理解、对美的一种感悟与追求,是让诗和画形成意境的关健。一句话,诗心画心,都是一颗追求美的心。
如果把这种审美观融入到生活中,我们何尝不会有一个宁静平和、从容淡泊的人生? 如果我们的心气不那么浮躁重利,懂得取舍,学会放下,留一片净土给心灵,又何尝不会感到“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