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散文

说点意识层面的事情打发时间而已

2019-03-13  本文已影响3人  杨sir心里的猫

  若是每一件自己放不下,看不透,想不穿的人事,都能具象的表现在眼前,比如一幅画卷,一帖书法,那么,你站在它面前,看着它,寻找它的机锋与破绽,伺机出手,便是致命一击。

  人活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的困局,而我们面对困局的时候首先的反应就是思考如何破局,就如同之前所说,放不下,看不透,想不穿的人是你,而想要放的下,看的透,想的穿的人还是你,说穿了,就是,我们总是自己给自己制造困局,然后劳心劳力去破开这个困局。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不是,困局,都是别人强加给我的,谁不希望自己顺风顺水的过完一辈子?

  要解释这个疑惑,长篇累牍,况且个人理解究竟不同,我不敢随意强加于人,认同则认同,不认同亦无妨。

  西方哲学有本我、自我、超我的说法,这三个形态构成了完整的人格。我的理解,自我永存,本我和超我,就好象是两种选择,还记得小时候作文里经常有的片段么,“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让我如何一个又让我如何。”其中,劝你勤奋向上的是超我,而劝你懒惰松懈的是本我。

  佛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执行的就是上述的两个选项,它们不会同时出现,自我只会选择一个。

  跳跃过这一段,先说点别的。基督教有原罪之说,什么是原罪?上帝给予人自由意志,人有能力选择善和恶,而亚当夏娃运用了自由意志,选择了错误的方向,由此人与神的关系开始疏离,这就是原罪。所以原罪在某层次而论可理解为人误用自由意志而行恶。 人离开了神的教导,于是人一方面自我神化,另一方面自我沉沦。

  总之,自从亚当之后,原罪就是每个人与身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七宗原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嫉妒、暴怒、傲慢。

  不管圣经有多少可信度,可是起码在这点上它总结的相当到位,而用原罪来定义准确而又直白,简直就是言简意赅。

  话题折返回去,所谓的本我,我的理解就是赤裸裸的最初始的自我,原罪是一种本能,随我们而来亦随我们而去,它是无意识性的。

  折返到更前面,这样看来,我们一生遇到的困难,几乎就是原罪,也是就是本我给我们造成的(自己把自己遇到的所有困难对照七宗罪看看能不能对号入座)因为原罪导致我们在此生犯了更多各种各样的本罪(意思有兴趣自己查)。

  说了那么多,不妨东西方的宗教哲学结合一下,既然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困难就是自己造成的,与他人它物并无直接关联,那么我们怎么面对这些困难更好呢。

  佛教典籍中有这么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手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众人皆默然不语,唯有摩诃迦叶尊者在本尊拈花之间破颜微笑。

  我的理解,众人皆以为佛,只是把佛当成了佛,而迦叶不是,它已不以佛为佛,所以众人失去了佛,迦叶尊者却得到了。世尊要告诉世人的也许就是如此,佛就是拈花一笑,在拈花一笑间渡化了终生,变迁了沧海,拈花一笑间,百花齐放,世间已是乐土。

  再说的粗浅一点,大家都听过,那就是,真正放下了,才会真正的得到。

  面对困难也是如此,放下了它,它就在你的脚下,在世间任何一个角落,却已经不在你眼中,更不在你心中。

  坦然面对本我,放下超我,本我是本性,超我却不是本心,只有如此,才能有真正的自我吧。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要写什么,未免有点前言不答后语,逻辑也不紧凑,笔下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也许我只是断章取义,偶有所想就不连缀的写了出来,还有些别的什么实在不知道怎么下笔了,以后又有闲心的话也许又会随意涂鸦别的,哲学这东西本来就没有任何可以下定义的说法,个人理解不同而已。好吧估计能看到这的人几乎没有。就这样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