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俗众 仁者稀

2020-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种子孙秀秀

“同是人,类不齐。

流俗众,仁者稀。”

这是今早的晨诵内容。

大千世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几十亿人,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带着自己独特的血液存活在世界上,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各有各的生存法则。

流于世俗的人总是那么多,在人情世故里摸爬滚打,还有几人能保持本我,保持自己的纯真呢?这可能也是丁真爆火的原因吧,他那一尘不染的目光洗涤了我们的心灵。

在这物欲横流的现在,有一颗仁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仁是什么?是一颗爱心、接纳心。接纳世界的一切,发自内心的对同类乃至万物有一颗同理心,一颗恻隐之心。

身处红尘,我们都不能免俗。儒家的担当,儒家所提倡的仁心,又有几人能真正拥有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努力修炼自己的仁心,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保持真我的同时,去爱这个世界。

但这些怎么给孩子讲呢?

“同是人,类不齐”

同样都是人,同样都是教室里的孩子,你们每个人却是那么不同,有爱读书的樊洋铭、冯柯翰、王艺锡、高煜松……有爱思考的吕子硕、国栩硕、刘梦辰、张博然……有活泼泼的孩子,有安安静静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个性,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流俗众,仁真稀”

那你们觉得自己是一个俗人,还是一个有仁心的孩子呢?

是的,我们都是俗人,我们都不能免俗,想吃好吃的东西,想要玩好玩的游戏,想要过更好的生活。

这没有错,但我们完全可以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修炼自己的仁心。

什么是仁心?

“爱心”、“仁慈的心”、“很善良”……是的,孩子们,当我们有了一颗爱心、善心的时候,我们就在朝着仁的路上行走。

就像扎克伯格,他作为全球最有名的大富豪,将自己财富中的绝大部分,大概450亿元捐给了慈善机构,用于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再比如千年前的孔子,当时的等级制度那么森严,只有贵族阶级,上层阶级才能享受到教育,平民百姓只能务农,可是孔子呢?“有教无类”,也就是不管你是平民百姓还是贵族富豪,都可以接受教育,门下弟子有三千人之多。此外,他还周游列国,处处撒播仁爱的种子。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当自己达到一定层次、一定境界之后,惠泽天下,让世界上的人都能因你而受益,这是多大的仁心呀!

期待有一天,俗世之中,能看见你能脱尘而出,成为播撒仁爱的“仁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