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散文抒情笔记

传唱新一高的辉煌,怀念老一高的故事。

2019-05-26  本文已影响1人  周宁想飞的猫

(一)新一高的辉煌

郸城一高2010年高考生中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为3人,2011年是7人。而此前6年平均每年是2人左右。

尤其是最近7年,郸城一高突飞猛进,其辉煌事迹不绝于耳。2012年被北大清华录取的人数是23人,2013年是26人,2014年是24人,另外一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2015年是34人,2016年是44人,2017年是28人。

2018年是37人,其中一人是河南理科状元。

2018年文理科考生600分以上的人数是754人,其中文159人,理595人。

周口市文科前50名一高占18人,周口市理科前100名中一高占60名。

一本上线2948人,二本上线5949人。

以上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

近7年,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为217人,郸城一高在全国县级高中里排名第一,它的名字早已闻名全县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是无数家长和学生心中的高考梦工厂。起初只是本县然后还接连吸引了大量外县外市甚至外省的学生络绎不绝地来此就读。

一高的中招录取分数线2007年时是566分,2015年是556分,2016年是559分,2017年是573分,2018年是578分。而对于农村考生则降30分录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代,一高都是无数家长和孩子向往的学习圣殿。

一高刚开始只是位于县中心的老校区,而后在县城西部的郊区扩建了规模比较大的新区,凭成绩考入一高的学生迁入此地。新区是作为公立学校的一高而存在,只收正取生,不收复读生和择校生。

15年初,老校区改名为郸城一中,变为民办高中。虽是私立学校,但仍归一高管理,复读生和未能考上一高但愿花钱入校的择校生在此学习,但两者都有分数和人数限制。

曾听一中一位上了三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说班里得有一半学生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地。而为了有更好的睡眠,很多外地学生选择在校外租房子住,甚至有一小部分家长选择辞职而在孩子身边陪读。也曾听说一位复读的高四学生说班里一大半是外地的学生。

相比以前,一高2018年的复读生招生标准也高很多。只招二本线以上,文科590分以下和理科579分以下按不同层次收费。去年老区变为小学,所有学生搬至一高新区对面又建的校区。

两个校区均占地约120亩,各自拥有一栋办公楼、四栋教学楼、四栋学生宿舍楼、一栋餐厅楼、一栋师生周转楼和400米跑道。

听说两者的教室和寝室内都安装有我等老学子们想都不敢想的空调,教学楼里还配有我等意料之外的电梯。而且寝室是独立卫生间的10人间。

现在一高的学生人数已有1万多,学弟学妹们也早已经穿上了我们学长学姐们不曾配备的校服。

一高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官网和公众号,百度贴吧和知乎上也流传着很多关于它的消息,于是便再也不用费力宣传。

大家早已把一高奉为教育界的标杆之一。中招能考进一高是初中生和家长最引以为豪的事,而即使未能考进去,纵使只差一两分而花钱想进一中的人也很多。

一高现象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正是领导有作为、百姓好口碑和无数学子优秀的成果。

一高的老师十分敬业,每天的试卷从不过夜,有时甚至一边吃饭,一边在改卷。而一高对于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最初的本科毕业到后来的“985”“211”学历再到现在的研究生水平。

自2008年以来,学校在新一届校领导的带领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渐渐走向上坡路,从默默无闻的县城高中一路蜕变为远近闻名的高考神校。

后来各个学校前来一高学习教学和管理经验的老师挤满了报告厅,有的甚至只能站着。此前的免费听讲改为收费后,还是有很多老师乘着大巴不远千里地慕名而来。

校区采用的是寄宿制和封闭式管理,每月放假一次,周六周日星期两天。学生从早到晚,吃住在校,走读生晚上方能回家休息。只有周日中午开放半小时,允许家长进入校园送饭和探望。当日的送饭大军便浩浩荡荡甚至壮观,满园都是吃饭的孩子和陪伴的家长。而郸城一高的神话故事更是口口相传。

母校的发展蒸蒸日上,学弟学妹们也越来越优秀。作为学姐的我,内心充满自豪和欣慰的同时也被遗憾所笼罩。眼前的辉煌战绩并不是我们创造的,而是学弟学妹们的战果。有时真地特恨自己没能晚生两年,好赶上母校蓬勃发展的好时期。

(二)老一高的故事

新校区在迎接着新的同学们,会上演新的校园故事,会成就学弟学妹们新的梦想,也会成为一批又一批高中生的回忆之城。

而我所拥有的是属于我的高中时代,虽不辉煌但也精彩;我要写的是老区的人和故事,虽平淡但却动人。

我不是学霸,更不是名校生;我不是聪明者,更不是漂亮人;我口才不好,人缘也不佳。那时的我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中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正是因为这是我的高中时代,所以它才是无与伦比的。

我刚好于2007年考入一高,2010年在一高参加高考。当时我们三四班中成绩好的学生大都发挥失常,最后0人考上一本,22位学生考上二本。一心想脱离苦海的我并未选择复读,只是现在后悔早已晚矣。

那时学校占地近50亩,不算太大,约有5000名学生,人数不算太多。

毕业后每次路过老校区,抬起头最先看到的便是“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的9个金色大字。它的背景是一栋5层高且小窗户排列整齐的家属楼。

穿过校门口,左侧是平房子的警卫室。前方是大道,大路两边有两条长廊分别向左右延伸,然后90度拐弯以葡萄架的形式继续前行。我记得好像坐在那长廊的长椅上等过谁,也曾从那葡萄架下慢悠悠地走过。

沿着大道前行,左右两侧是小型的花园,布置简单,内有花草树木可观,有小路蜿蜒曲折,有圆形的石椅可坐,有石伞可遮阳。我记得夏天时曾和朋友坐在那里乘凉。

继续前行,左边的一栋三层楼建筑是科技馆,右侧的一栋三层楼是图书馆。好像记得高一上学期时自己在科技楼里上过课,还在它一楼的实验室内考过试。

科技馆的背后是一片小型的竹林,竹园内曲径通幽,有长椅可供休憩。我记得高三时曾和好友一起逃课后躲在这儿吃冰糕。

图书馆的背后也是一片花园,还记得曾和高二的朋友坐在这里的白色石凳上并趴在石桌边聊天。

大道正前方是郸城老一高的标志雕塑和飞扬的五星红旗。

标志身后是一栋三层的一号老教学楼。这里主要是理科生的天下,同时作为文科生将近120人的我们也坐在左侧竖排的一楼大教室上课。

夏天风扇轻轻转,并未吹凉微风但我们也没感觉多热;冬天出门就是平地,不用上下楼地跑,活动量有所下降,还为此冻了脚。

左拐,绕过我们班,继续前行。左手边的一栋白色二层楼是女生厕所,门口还有一排水龙头,楼拐个弯后是男生厕所。依稀记得我们排队上WC的场景,还有那水花扑到脸上的凉爽或冰冷。

一号教学楼前方的一栋5层高的新建筑是三号教学楼。二八时的我们在这里的四楼上课,每天课下沿着楼梯跑上跑下,但并不觉得累。

它的后面是操场,左边前行约50米处是餐厅。右侧是一栋二号教学楼,其中与3号教学楼并排的一楼是校长办公室,而其附近有楼梯向上攀延,一(13)班时我们在三楼上课。

一楼前的空地是敞亮的大厅,大厅前边也是一排教室。

大厅向里有两处正方形的树丛,而后是楼梯,楼梯后有一排纵向排列的教室。

楼梯一直向上,可通向顶楼老师的办公室,左拐可先通往竖排的实验室然后到达横排的一(13)班。

二号教学楼中三排教室的造型大致是一个向左倒下的山又少一横。

三栋教学楼所摆成的造型也是如此。而三号教学楼后方就是操场。操场的门口朝南,周边被铁栅栏和墙包围。

还记得军训时在这里站军姿练跑步和体育课上打乒乓球、棒球与练体操练太极拳的身影。

操场正中央的一片高地是报告厅。还记得军训汇演、开学典礼、成人礼和元旦晚会的精彩场面。


也记得二八班时全班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声情并茂地演唱《黄河大合唱》的场景。

沿着操场向左前行,铁栅栏对面是一栋3层的1号楼男生宿舍,一楼有几家小卖部。我们在那里可以一毛打杯水,5毛提壶水。

继续前行,从操场的西门走出。三层高的餐厅就在3号教学楼对面。一楼和二楼是食堂,三楼未开启。尤其记得老妈周末来为我送炒鸡肉时,我俩都是蹲在三楼大快朵颐。有时去二楼吃一碗烩面,连汤也喝干净。

那时的餐厅不算大,转一圈很快,饭菜种类简单,物价很便宜,买饭还在用钞票。一楼的馍夹鸡蛋、米饭盖菜和二楼的大碗烩面、汤面条、炒面条都是一元一份;二楼的一碗八宝粥和一楼的一张三角大饼也只是5毛一份。

餐厅右侧是一栋5层楼的女生宿舍。还记得我们是14人一间屋,没有风扇但有阳台,有公共的卫生间和盥洗室,晚上临睡前洗脸洗衣服和入厕都要排队。还记得我们住4楼时,放学几乎都是飞奔而回,上下楼时差不多都是2个台阶一迈步,然后一口气到达,也不觉得爬楼下楼累。

女生宿舍的右侧是一栋2号楼的男生宿舍,它和一号男生宿舍楼相对。抬头望去,宿舍楼阳台的窗户边挂着很多新洗的各色衣服。而宿舍的背后是一条商贸街,街上有很多收辫子的理发店。

操场的背后也即学校的背面是洺河,学校所在的岸边是一条小商贸街,街上有很多平价的衣服店鞋子店和卖花草与鸟儿的摊子。

那时学校门口摆满了卖饭的小摊,而早上中午下午吃饭时间内都可以随便进出学校。

学校靠后位置的右侧有一道小门可以通往外界,一排排的家属楼和一条小吃街映入眼帘。我和朋友下午放学后有时会偷偷地溜出去,花5毛钱买个焦咸香脆的火烧,或者是薄薄香香的肉夹馍一个,又或者是鸡丝儿(类似土豆粉)一碗,每次吃得都津津有味。吃饱喝足后,我们再从正门光明正大地走回校园。

学校的对面是商贸城,有东西南北四个门。上学时很少逛,毕业后我们每次来几乎都会转。我们再聚时会去吃老实验中学对面的土豆粉、米线和砂锅面。和老妈一块来时,通常是逛衣服店。

还记得原来走进母校,只是望见那熟悉的一花一木,心里便觉得很舒服。我们起初是满怀期待地在校门口等着彼此,而后有说有笑地或闲逛在大路上或漫步在操场里。洗手时那水龙头里流出的水花都在为我们的回归而欢喜。

而现在漂荡到五湖四海并各奔前程各组家庭的每个你我为着生活为着忙碌几乎都很少再去那了。

别了,老校区!

原来和老同学在校门口碰面时,牌匾上还是郸城一高。后来再去时,变成了郸城一中,现在再去看到的则是实验小学。

原来一放暑假等在校门口时便能碰到一起同过窗的你或她或他。原来很多人能够团聚一堂,后来只能是见见约好的两三朋友,而现在便也懒得再去了。

没有了陪我一起吃的你,那小吃摊上的火烧也不再是原来的美味。学校变了,心也变了,而永恒不变的便是那些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故事和我们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怀念之情。

而我的高中时代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时代,更是我们一群人的时代。

别了,好老师!别了,老同学!

以前总想着要和昔日的老师同学见见面,看看大家的改变,但是现在不再有这个想法了;以前总想知道每个人的去处、工作和家庭情况,想了解他们过得好与不好,但是现在不再这么渴望了。

因为相见多一分,怀念便少一分,而我愿意多几分想念。

因为现在和未来过得好与不好,那都是各自的人生,各自觉得值得便是幸福。

不见不代表不想念。见或不见,顺其自然。

无论历经岁月后的你变得如何,或老去或发福,回忆里的人生便极可能是你最好的模样和最美的故事。

我们的高中时代有最值得怀念的人和故事,想写的人很多,能写的事也很多。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写起。思来想去,还是先继续完成记忆里的老师篇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