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难描
1.伟人易写,道人难描。
佛法的一脉相承,从持真和尚、到清源,到……没到我尚不知道。请清师写写他的师父持真和尚,我来写他。一个真正的禅师,不应只存在于《灯录》上前人的记载中,它是可以当下发生的。我写了数千字,却犹疑不能发。我想画虚空,但人们更容易看懂的只是画中的人物,甚至可能会把他的话、他的行为,当成了道或者误解成了其他。
2.各人有各人的因缘。
《论语》、《斐多》都是对话录。有一阵想参仿,把清师和学生们的对话都整理出来。清师知道了,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好吧,我也省事了。
后来做了个佛法论坛,一时热闹,请清师开示,他倒也随和,并不推辞。
3.空花佛事,水月观音。
有人以为打坐、念千万句佛号就能领悟,有人以为去西藏转经幢就能解脱。我索性不拜佛、不念经,也不和人谈佛论道,以便和那些人离得远点儿(当然,不能轻忽小乘)。
清师说,拜佛是为了折自己的高傲之心,有时是为了给人看,让众生懂得尊佛重道。不拜也行,拜也无妨,所谓“做空花佛事,拜水月观音。”
4.华严帝网在哪里?
有人问华严帝网在哪里。清师问我:你知道在那里吗?答:无处不在。清师说:不高明。反问:你说在哪里呢?清师答:我不会啊。聊了一会儿,师生作别,清师再问:你想我回答那个问题吗?答: 当然。清师说:我要去吃饭!
5.认识到自己的心。
古今圣贤的教法,很多都是劝善,使人格完善的有为之法,比如,学校的老师教人学好,寺庙的师父教人“众善奉行”,使别人变成一个好人当然好,但清师不做这个,他从没教我怎样去做一个好人,他只希望我能认识到自己的心。
他说:人家都是老师,可我不愿意当老师。师生也不是最终的关系。好为人师其实是很不好的一件事。从终极和平等的角度来说,我们以友相处最好。
想到这些,信笔写来,感念清师。
是他教导最高的有为法“外息诸缘”;
是他指出我“当下念想也是佛性作为,安住当下”是混淆佛法的野狐禅;
是他掰碎了讲解临济义玄临终“沿流不止问如何”的那四句偈。
清清朗朗,即便我再走神、流浪,也可以随时回来,让佛法落在生活的实处,而不是空有一口佛话。他说:“知道的都在不知道当中。”又说:“有所得的,必不是道。”
虚空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