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推荐零碎化学习?

2020-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龚俊明

时代发展更新的速度,让人们变得恐慌和不安,永远都有一种焦虑感锁在眉间。商家们不断地告诉你,你缺少一个梦想,一个好的身材,一张美好的容颜……然而,你既没有诗也没有远方,各种新生概念知识更是让你眼花缭乱,各种付费知识平台也在告诉你:你再不学习就要落后了。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会有一种落后的焦虑,得到、有书共读、6氪、喜马拉雅听书等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得大量知识的付费知识平台的出现,毫无疑问地减缓了人们的焦虑,一开始会觉得这真是太好了,可以瞬间获得大咖们解读的知识和观点,但是慢慢地你会发现,你所谓的进步只不过是幻觉

当我们等车时戴着耳机,打开APP听着一条一条经过大咖们解读分析的“结果导向”的知识,一天结束后可以安心地告诉自己,自己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了,让自己心安理得地继续这样生活。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可以说说你最近在这些平台上听到的知识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吗?学习何时变得如此地简单,不需要自己去思考了?!

大部分知识付费其实都是大忽悠,其一,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构成了你的思维方式,《穷查理宝典》的作者查理芒格说过:“如果我不能淘汰自己一年前的思维方式,这一年我就白过了”,其实一本书中能够让人获得启发并引起思考的观点往往只有几个而已,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些所谓大咖眼中的哈姆雷特也未必是你看到的哈姆雷特。别人看到的东西你未必看得到,也许你想要获取的知识在别人看来也不值一提,你的思维方式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改变,选择决定命运,但是认知决定了选择。中国人喜欢以年龄和经验自居,但现在的知识和概念日新月异,很多前辈的观点和经验已然过时了,汽车普及的时候,马车就不得不退位了。年复一年用同样的思维方式思考,等你老了,你就成了年轻人眼中的老不死。不要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变得片面和狭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其二,它传授的几乎都是一个答案性的内容,用最短的时间说明某个观点或者书籍传达的内容,这些所有的内容都一定简化了推演过程,直接告诉你结果没有,逻辑推理可言,难道伽利略在得出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的时候不需要推荐论证的吗?难道数学老师只给你个公式不告诉你如何推演吗?少了这些推演论证过程,你所知道的充其量只是信息,谈不上知识。碎片化的信息没有推理自然也就很容易遗忘,能够让我们形成思维方式的恰恰就是推理过程,别跟我说你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人,你问问你的良心,你说这样的话它信不信。

其三,庄子说:吾之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当你每天接收了大量的不同类型而且简化了的信息,到底可以得到多少,记住多少,是不是过耳就忘呢?长此以往,你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丝毫的进步,只是原地踏步而已。

相信很多人会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呀,你还想要我怎么样呢?不好意思,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我并不是要完全否定付费知识平台和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行为,一个人每天都在努力超越自己,这种坚持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我反对的是现代大部分人的功利主义和速成的思想,我看书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看这么多的书,有什么用?”,不好意思,不是看书学习没有用,而是你没有用,我们通过武装自己的头脑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以获得进步,至少当机会来时,我们知道机会来了,而不是漠然视之,难道一定要有用我们才去学习?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去走那些无用的捷径吗?何时思考也可以让别人来帮忙了?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去思考,你花钱买到的只是别人思考的结果而已。求知这件事情,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柏拉图曾经说过:“踏上知识之路的第一步就是怀疑、理性辩论和一种对真理的强烈欲望”,我们未曾提出问题,也就不具备对知识的强烈欲望,我们来者不拒地接受这些看似是知识的信息,也就不具备怀疑,更加谈不上理性辩论,未经思考的知识就不是知识,至少这所谓的知识不属于我,只有我们拿起书本看书时的宁静和思考才真正是我们骨子藏着的优雅。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