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莉(语文组)2019秋冬第十五周研修日志
今天,我们教研了,春燕老师的慈母情怀,之前,我只是听她的晨诵,觉得那种生命在场,对话的感觉真的很好,孩子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课堂那么自由自在的行进。《慈母情怀》是高晓声的一篇小说。可是从文本本身看,很难去判断这是一篇小说,似乎就是一篇叙事性散文。经过最近这些天的共读,和课下的交流我对于语文的看法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里的语文,首先是要判文,也就是先判成经典或是典型。如果判成典型,那么教学的目标就应该定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习得某种写作的技能和写作手法。如果是经典就是文本本身涉及到了重大的母题。这样的话就要通过对话层层揭示文本的内涵。这样的话,每篇文章,也就是每个文本就是独立的存在,判完文以后制定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设定挑战单。这样的话就跟以前我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有了本质的不同。
之前,对于语文教学,对于文本不是判文,而是先分类。也就是先看她是什么样的文本,诗歌?小说?散文?还是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先对这个进行界定,然后,依据文本的体裁制定教学目标。不同体裁的文本会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重心。这是完全给予应试的教学设计。不是说这种设计不好,而是这种设计慢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有些文本很难区分到底是什么体裁的,到底是实用类文本还是文学类文本。一些淡化情节的小说就跟散文很像了。有些情节不是那么巧合,人物形象不是那么突出,也就是说文本的虚构性不是那么强的话,就很难去判断它的体裁。这样的话教学有时候是很模糊的。同样,实用类的文本和文学类的文本,有时候也很难去判断。因为不论是实用类还是文学类都会牵涉到两个问题:就是写实和虚构。实用类文本写实多一些,文学类文本就会虚构多一些。但是,何为真?何为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何为主观何为客观?记得我备八年级第一单元的时候,语文书把第一单元的文章放成了传记。我当时觉得传记的上位概念就是实用类文本。但是,我觉得《藤野先生》是散文。而散文的上位概念就是文学类文本。所以,我就想着把《藤野先生》放到第五单元的里面,这样第五单元就成了写人散文,写景散文,托物言志散文,就可以有个对照。当我跟王校聊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你这样把它进行分类还是有点儿二元对立了,我当时不大明白,觉得如果不分类怎么讲,怎么定目标呢?现在有些理解了。文本一旦形成,首先面临的是要去解读它,然后把你解读出来的东西以问题的形式和对话的方式带给学生,这就是目前对于语文的理解。周二晚上跟王老师说起这个事情,他说,小说是叙事类文学,这样的话,一些在我脑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就会再度混淆。比如: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比如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写作目的: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一下子就又在我脑子里乱了套了。不知道,如何去分类,也不知道如何去理解这些上位的概念比较好。现在好了,就是一篇文章,先判文,然后,教学目标,挑战单。这样的话就避免了这些问题。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面对的是一篇篇具体的文本,你从文本解读出了什么,文本中有哪些是你一望而知的,有哪些是你思考了之后还不明白的,有哪些是需要教研,翻书弄明白的,这样的话,就成了由下向上,而不再是由上向下了。就可以有效避免概念先行。因为作品,每一篇都是由自己独特的特点的。尤其是那些伟大的经典的作品,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下一步的计划是把那些我有感的文章一篇篇解读出来。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从阅读和写作两个角度解读出来。
为什么仅仅是解读呢?因为,这样的教学对于纵向的教学目标要求就比较高了,需要对于小学到高中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而且要逻辑性强,否则一篇篇文章就成了散架的,没有连续性的碎片化信息,一旦这样就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模块。可是要想解读解的深,解得广,就需要有一个更为高为的工具,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校长天天那么辛苦带我们读哲学的原因吧。但是,目前,我的困惑在于,作为哲学的一个下位的学科,我的语文学科要承担的使命是什么,这个我还不太清楚。是不是就是第一:发挥语言文字工具性的一面,也就是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书写各种体裁的文章,能够准确的使用语言文字。第二:教会学生读各类文体的文章。就是读和写?可是这不又回到以前的读写老路上了?不是又要开始区分文体吗?哎,很疑惑。希望我快点突出这个黑暗期。再有一个就是德语诗学文选最近读着有些感觉了。
下一阶段,我就要再做做高考的阅读题,看我水平到底增长了没有?哈哈哈。我最怕的是这个没学会,以前的看家本领(应试)也没有了那我就彻底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