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心理咨询师告诉你:掌握这几点技巧,减掉50斤不是梦
减肥,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对我来说,也不例外。我是易胖体质,再加上我挺高的,有1.7米。所以,只要稍微长点肉,整个人就呈现一种很魁梧的感觉。这点让我很苦恼,也一直想减肥。不曾想,越减越肥。每每节几天食就坚持不下去了,满脑子都是食物在味蕾迸发的幸福感。
我原以为减肥难,是因为自己毅力不够。这几天看了心理咨询师徐徐的《我减掉了50斤》后,我才明白,除了先天性肥胖之外,很多胖子(包括我在内)减不了肥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作者徐徐曾经是一个体重150斤的大胖子。但好在她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她自己开发了一套心理减肥法,使她从150斤减到了100斤。
按照她的方法,减肥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一般来说,常见的心理问题无非和下面三点有关:
1,与原生家庭的纠葛。
很多人都误以为自己是先天性肥胖,殊不知,他们的肥胖可能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徐徐举了她自己的例子,她总觉得自己的母亲不够爱自己,所以就很苦闷。每当她苦闷的时候,她就想吃重油、重辣的食物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这样的饮食习惯使徐徐的体重一直超标,再加上她的母亲也很胖,这就让徐徐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肥胖是遗传。
后来,徐徐成为心理咨询师后,她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心情不好-吃”的怪圈 。为了走出这个怪圈,徐徐尝试了很多方法和母亲和解。然而,和解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容易。徐徐的母亲犹如一块顽石,拒不对徐徐敞开心扉。
最终,徐徐明白了一个道理,母亲缺乏爱的能力,但她不该因为母亲惩罚自己。解开了心结后的徐徐,不再依赖食物,减肥才真正产生效果。
如果你也在为原生家庭烦恼,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改变原生家庭,而是想明白,这世上的确有一些人不懂得如何爱人,所以才会伤人那么深。早早地从原生家庭中解脱,我们才能开启减肥之旅。
2,逃避压力
除了原生家庭之外,压力有时候也是我们嗜吃的原因之一。
我就是这样。还记得高考的时候,我特别爱吃薯片,巧克力。尤其是巧克力,我当时特别迷恋它在口中的丝滑、香甜。当时,我的同桌还说高考完了要帮我制定减肥计划,但她会把我爱吃薯片、巧克力的情况考虑进去。鉴于我对薯片、巧克力的迷恋,她觉得我肯定戒不掉,只能慢慢减少吃的量。
结果,高考结束后,我自己就不想吃了,还报了一个游泳班。
当时高考的时候,我那么爱吃那些垃圾食品,归根结底是在用食物逃避高考带来的焦虑感 。
相信你可能也是同样的情况,重辣或者重甜的食物只是你用来逃避焦虑的工具。
如果焦虑感确实是因学业、或者工作上的压力而起,其实食物能起的作用非常小。我们不妨求助于行业大牛、朋友、同学,通过和其他人聊天的方式来找到破除焦虑的方法。看看到底是行动上出现 了问题呢,还是方法上出现 了问题?多与人交流,我们才会找到压力的破解之道。
3,无法挽回的损失
当然,还有一种心理上的问题来自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种伤害往往让我们觉得很突然,比如说亲人去世,又比如说失恋等等。
对于这些打击,我们很难预测。由于太过突然,我们会产生招架不住 的感觉。
就拿失恋来说吧,失恋会让人产生一种悲伤、甚至爱无力的情绪。这种痛使很多人在短期内难以复原。有的人疗起伤来,甚至要好几年。
这种失去的痛是孤独的,它盘踞在我们心里,很难排解。即使我们想找个发泄的窗口,可能都觉得没有人能接收到信号。
所以,很多人可能会从吃中寻找慰藉。
正如电影《非常完美》中章子怡失恋时所说:
胃是心的好朋友,胃总是在配合着心的情况在转变,失恋中的女人,心就像漏了一个洞,胃会不顾一切的帮它去填那个洞,仿佛这样就可以帮助心,去重温失去的满足感。
只可惜,这种方法能解一时之痛,却解不了一世之痛。
真遇到无法挽回的损失,与其沉湎于食物,想办法让自己转移注意力才是更好的选择。
比如说电影《非常完美》中,章子怡后来的注意力转移到画画和何润东上去了,她才从上一段失恋的痛中走出来。
从上面的常见心理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遇到痛苦时,选择”吃“。不是因为它对解决问题有帮助,而是这种方式比较容易做到。
然而,正如《老友记》中,一个心理医生对嗜吃的莫妮卡所说的,“ 那只是食物,那不是爱。”
如果仅仅是因为心理上的不痛快,就让自己一胖毁所有,是不是太冤了。
第二步,放下食物,克服对饥饿的恐惧
解决好心理问题后,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始减肥了。
作者徐徐在书中介绍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过5不食;
过“5”不食不是指中午,而是指下午五点钟以后,不再进食,只能喝水。
因为很多人有吃夜宵的习惯,而夜宵是身材的头号杀手。
夜宵一般都重辣、重油,热量确实高。
另外就是在完成 了一天的工作后,那感觉就像卸下了千斤的重担。这个时候吃个夜宵,人们常常会特别有幸福感,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吃超标。
有一段时间我在公司加班结束后,特别爱点夜宵,结果一点就刹不住车。睡前吃得饱饱的,一周就胖了五斤。
所以,我们在日常饮食的时候,中午想吃得丰盛一点绝对没关系,下午五点后就尽量少吃或者 不吃为好。
第二个方法是轻断食。
现代人大多营养过盛,所以,作者徐徐在书中推荐一周轻断食一到两次。
在轻断食的当天,什么都不要吃。
可能很多人会担心这样做会对身体有害。
然而BBC的一个纪录片《进食,断食,长寿》中,就专门记录了一个实验。证明了间歇断食不仅对身体没有影响,而且有助于人们控制体重,增强体制,减少疾病。
而且,在作者徐徐看来,轻断食的好处不限于此。她认为轻断食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克服对饥饿的恐惧。
徐徐在第一次尝试轻断食的时候,她本来以为自己会熬不住的,但她坚持了下来。自此之后,她就觉得饥饿并没有那么可怕。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吓自己。
起初,身体不太习惯我们减少食量,它会发出饥饿的信号。实际上,我们虽然体感上觉得饿,但身体并不缺少能量。(现代人普遍都有点营养过盛)
第三步,动起来,不定自己无法实现的目标
与此同时,减少食量的过程中,如果能配合运动就更好了。
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也知道要运动。但他们总喜欢给自己设置难以达成 的目标,比如说要一周跑几公里之内的。
但在作者徐徐看来,目标过于远大就没有意义,因为根本就不会做。所以,她只给自己订了每日万步的计划。由于操作起来比较轻松,她能确保每天都能做到。这样才能达到锻炼效果。
这种方式虽然没有魔鬼式地运动有效果,但人一旦瘦了下来,不容易反弹,而且人还可以因为长期坚持从中受益。
当然,有人可能会疑惑,减肥到底有什么用?
胖一点,除了外观上不好看之外,其实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吧。
实际并不是这样。首先,胖子从小到大受到的歧视是非常多的,不是胖子的人根本就体会不到那种心酸。
其实,减肥除了会在外貌上让我们脱胎换骨之外,还会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全新的人。
因为在减肥的过程中,我们不时地遭遇挫败感。每次遇到挫败感 的时候,都是身体强迫我们直面自己的内心。如果以此为契机,我们找出管不住嘴的背后原因,我们不仅可以收获一个更加靓丽的体型,而且可以通过减肥真正获得成长。
而且,这段减肥的经历会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最丰富的养料 。以后我们无论是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想到减肥的那段经历,我们很可能就会觉得自己能行。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 减肥其实是一场自我疗愈、自我成长之旅。
不要逃避它,开始减肥,也许我们就能拥有一个全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