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心理向往着的,思考着的~

愿信仰之心,随爱而生

2018-03-06  本文已影响122人  人可小白

小时候,我往往不会体会“感性”是什么样的滋味。如今,岁月渐长,人生阅历也逐渐增多,经历的事情多了,看到的画面丰富了,自己很多时候因为面对的、经历的、感悟到的事情而越发感性,尤其当你面朝信仰之时。

比如说,《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故事来源于一位来自印度,信奉罗摩神(印度教的扩展,是哈奴曼,印度教中著名的神猴的主人),人称“猴神”的主人公帕万,遇到一位从来自巴基斯坦,在火车上走散了的哑女小萝莉拉希达(莫妮),为了让拉希达送回故乡,帕万历经千辛万苦,怀揣着对罗摩神的信仰和执念,最终将拉希达送回故乡。

由于历史和宗族的因素(印度教与穆斯林),帕万和拉希达正站在宗教冲突的双方,在遭到帕万伯父的排斥后,拉希达被迫要返回巴基斯坦的故乡。遭到当地大使馆的漠视,差点亲手将拉希达送至妓院的遭遇之后,面对着这么一位一名无助而纯真的哑女,帕万不息暂时放弃自己的爱情和金钱,带着拉希达踏上寻乡之路。

寻乡之路注定不会平凡。但帕万凭着对萨摩神的信仰和虔诚,突破两地边境的阻扰,在警察局保护拉希达,为摆脱边检官员被施以酷刑,让拉希达最终得以重逢家人。

整部电影充满了正能量和满满的爱,当然还有那虔诚的信仰。

忠于信仰。

当帕万在边境时,其实可以选择偷偷摸摸逃过边检人员的巡查,但他却选择等待巴基斯坦边检人员的到来,执意得到他们的批准才肯过境,在经历多次毒打、生命恐吓、到后面默许批准,他仍执念等待着那句口头批准,同时也不忘安慰一旁伤心落泪的拉希达。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可是多么愚昧的做法,包括我在内也是这么想的。但就是不知道怎么了,眼泪就这么落下来,也许就是因为被他的那份对信仰的执念所打动吧。

如果自己是帕万,我会为了一位素未相识的陌生人付出多少。我想,我不会有勇气为了一位陌生人突破宗教的种种隔阂;我也没有勇气为了一位陌生人,牺牲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去陪她闯荡。

因为我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信仰,面朝信仰,我竟如此渺小。

而帕万怀揣着这份信奉罗摩神的信仰,这份象征着忠诚和力量的信仰。

高于信仰。

帕万忠于信仰,我们会觉得他仅仅是愚忠。但事实上,在爱的面前,他的信仰,却高于信仰本身。

帕万一开始为信仰而帮助拉希达,却不知不觉,因爱而突破信仰,为了爱,他踏入穆斯林的神庙为拉希达祈福;为了爱,他不息借记者的口撒谎已摆脱追捕。这些看似都违背了哈奴曼教徒的准则。但当他踏进清真寺的那刻,我想他感受到了神父的意旨,“站在外面做什么,进来吧,我们这里欢迎所有人,因为我们这里,从不锁门。”

我们时常因爱而生,因爱而奉献全部,说的就是像帕万这种,高于信仰的爱吧。所以当爱与感恩重逢,拉希达喊出了冲破矛盾的呐喊,我们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

愿信仰之心,随爱而生

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正片_腾讯视频

我们用信仰来换取心安理得,别人用信仰来实现爱的价值

为什么印度拍出来的片子能释放出如此强大的信仰力量?为什么我们则不能。

我们不是没有出品过有关“信仰”的片子,《冈仁波齐》就是其中一部。那是我第一感觉想到的片子,但很可惜,我在《冈仁波齐》身上看到的信仰与此大相庭径。

片中的藏民们对神山也怀有一颗信仰之心,但整部片子选择了记录的方式,聚焦对藏族匍匐叩拜朝圣之路的历程,不断重复再现三拜一跪的画面。你们也许看到这份对神山的敬畏之心,但我更多看到的是女孩高烧生病、老人魂断路上、孕妇步履蹒跚的凄凉。这就是所谓的信仰么?

信仰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但如果我们一昧地通过表面的信仰,以此来换取心安理得,那到底信仰的意义何在?如今,帕万告诉我们,不为表面的条条框框所局限,真正领悟哈奴曼(信仰)的大爱和义勇,那才是信仰真正的意义啊。


难道中国就没有属于我们的信仰?不是的。就在近期的《国家宝藏》中(它没给我赞助),我感悟到属于我们国人的信仰。听到一件件国之重器,在一代代守护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历经千秋万代,延绵至今、生生不息;看到每一件国家宝藏背后那一段段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其实我们也有属于自己民族值得信奉的信仰,随手拈来一段故事,都可以成为一部大爱之作,切切实实地演绎出中国的《小萝莉的猴神叔叔》。

愿信仰之心,随爱而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