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读书感悟闪光的回忆

人为何有苦恼——人生意义

2018-01-15  本文已影响6人  Souleymane

        前番太炎先生对中国少年的建议:1、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2、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3、不要虚慕文明,4、不要好高骛远。这四条都是消极的忠告。

       胡适先生在1919年写下《少年中国之精神》这篇文章,文章中提出了少年中国的逻辑,即科学的方法。他强调注重事实,注重假设,注重证实。并讲到: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种科学的方法,实验的态度。少年中国的人生观,与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退缩的人生观、野心的投机主义为仇敌,他强调要有批评的精神,即随时随地都要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要有冒险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野心的,自私自利的,所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就是这个道理。要有社会协进的观念,即个人的活动都与他人,社会发生着关系,因此,需要个人站在他人和社会的立场上做事情,自然会尊重人格,富裕社会。

        少年中国的精神,就是一句话: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看便不同了!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怎样看待人生,意义的大小就在于怎样支配双手与大脑做怎样的事情。把人生看做一场梦,或者一场戏,总之,梦也好,戏也罢,能决定它的价值意义的,都是自己。王安石的《梦》中有“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定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不要丢掉这场梦,好好去做,即便是戏,也要好好去唱。

        人生有何意义?它本无意义,人就是简简单单的生物学的来来去去,寻什么意义,但是无意义不代表无为,如果愿意混一天是一天,它有它简单的意义;如果愿意勤奋艰苦的过每一天,它有它创造成果的意义;如果一定要寻个孰重孰轻,它就没有任何赋予意义的价值了。所有的人生与意义都简单极了,普通极了。所谓的生活,就是在书写一种态度。而寻找属于自己的、有价值意义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活着的象征。苏格拉底讲过:“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现在想想,一切都十分透彻:你想要获得什么,就先站在合适的社会位置上,用最实际的方式去争取。这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态度。

        我有时候在想,人类何等的渺小,从一个人出发,到一个村,一个市,一个省,一个国,到地球,到太阳系,到银河系,到数以亿计的星云星系,......,除了这些,再没有其他了吗?我们是何等的孤独,何等的寂寞,甚至是何等的无助。有一天我问自己,究竟想让宇宙变成怎样?什么模样的宇宙才算作理想,可以接受,没有孤独,寂寞,无助。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很多事情,很多道理是知道就好的,不需要一一演绎。这就是人生吧,大多数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向着什么前进,只是在心底默认,原来和现在集中的体现就是最合适的自己,再无其他。

        这个社会里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心里所思所想,他们在工作,在休息,在享受生活,突然有一天,我问自己你:一个人的工作,观念,想法之间有没有联系?我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后来我想了想,其实是有联系的。所有的人,应该是有目的的工作与生活的,至于这个目的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是的,关于人生的思量就是人生的苦恼,关于人生的实现就是生活的苦恼。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它的思考与践行过程就是人生苦恼的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