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人物丨著名戏剧导演陈薪伊导演生涯--荆棘铺就的“戏剧女皇”之
这个夏季有幸在“意思课堂”现场聆听了一场著名女戏剧导演陈薪伊的演讲,在将近三个小时的时光中她分享了从《商鞅》到《贞观盛世》中间的家乡情结。这场演讲其实更像是一位睿智聪慧、亲切随和的老人的人生经验分享会。
陈薪伊,79岁,安徽桐城人,1938年生于西安。国家一级导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杰出人才。因其在话剧、戏剧导演方面的杰出成绩被誉为“戏剧女皇”,是我国话剧界的重量级人物,国家有特殊贡献的话剧艺术家。已是耄耋之年却依然活跃在戏剧导演的舞台上,依然生机勃勃的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如果结合古典《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这本书中的众多观点来看陈薪伊的生涯发展,可以很好的诠释其中这些理念。
人的一生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的玩,最终随着定见和毅力,不光活得有趣,而且成为这个领域的高手、大师,让自己的生命在不停歇的‘选择’中实现各种可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先来看一下陈薪伊的职业发展年表:
陈薪伊职业生涯发展年表在陈薪伊的几十年职业生涯中,经过多次的变迁。用这位老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经过了一次次的选择和坚守,才一步步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01
陈薪伊出生于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后13岁的她揣着当电影明星的梦想独自到西安,考入西北戏曲艺术研究院学习秦腔,小小年纪就开始了影响她一生的传奇戏剧人生。
这是她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选择。
02
在从事秦腔艺术期间,陈薪伊并不会因为中间出现的各种困难而有怨言,反而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份工作,抓住工作中的各种机会用心学习,这个期间所接触到的古典文化艺术熏陶也为她后来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
做为秦腔演员,她的扮相、身段、武功都不错,却唯独少了一副好嗓子,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虽然很努力,但却屡受打击。
两年后机缘巧合,当陕西省组建话剧团时,陈薪伊异常高兴,话剧这种不用唱的艺术形式正适合她。
经过一番努力,她如愿以偿进入话剧团,历经两部剧磨练后,终于在第三部戏《青年女教师》中将所有积聚的能量爆发,一举走红。
陈薪伊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在话剧表演中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她的艺术事业也渐渐稳定。此时的陈薪伊年仅20岁上下。
从秦腔演员转型到话剧演员,这是她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二次选择
从喜欢看电影,到梦想成为电影明星;
从影星梦到只身远途,学习戏曲艺术,从事秦腔演艺;
从秦腔演员转型到话剧演员,将同是艺术表演形式秦腔中的说、学、武功、表演能力迁移到话剧表演中,用四五年时间在话剧演艺事业中立稳脚跟。
每一次的选择,每一次的实际行动,每一份的辛勤,就像这位老人说的都是她与命运的抗争,其实也是潜意识中她对于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一次次实践。
找到自己的长板,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努力,会更快的进步和成长。
将自己的职业能力汇总,掌握技能迁移技巧,会更迅速在新职业中取得成绩。
陈薪伊(当时的名字叫陈坪)在无声中践行这些道理。
03
在后来的20年间,陈薪伊经历了话剧团与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合并,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运动,但是她一直在自己喜欢的话剧领域用心学习工作着。在那一段特殊的社会革命期间,她的事业一度停止,求学无缘,前途渺茫,人生陷入低谷。
此时的她在寻找一切可以求学的机会。
机遇之神总是会偏爱有准备的人,一封来自同学的“中戏导演干部进修班”招生简章让陈薪伊(当时的名字叫“陈坪”)欣喜若狂,看到了希望。
为了准备考试时朗诵的散文《白杨礼赞》,她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市里的一处白杨树林里朗诵、寻找灵感。这种实地体验的方式也成为陈薪伊在几十年的戏剧导演生涯中每一次创作中必用的法宝。
所有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只有那些真正贴近生活、反映真实的艺术才能真切的影响和打动观众。
1978年,陈薪伊如愿以偿进入到了中戏开办的首期导演干部进修班。此时的她,已经整整40岁。
三年在北京的学习,开阔了视野,清理掉封闭和陈旧,吸收各种新锐、精致和多元的因素,也由此使她后来的作品既呈现出少有的苍劲有力、气势恢宏,又蕴含着细腻温婉的文化气息。
43岁才走上导演岗位的她很快便展现出自己的才干,在全国脱颖而出。
40岁考中戏导演进修班,43岁才开始导演生涯,这是她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三次选择,这一次也将成为陈薪伊导演职业生涯跃迁的开始。
陈薪伊导演在不惑之年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以戏剧来影响和改变可影响的世界。此时的她也默默的立下誓言“从此以后不再听任何人的(理解为:不再为别人而活),只听自己内心的召唤(理解为:只跟随自己的内心,为自己而活),所有的一切只为取悦自己和忠于自己的信仰,戏剧就是她的信仰。”
在现场当听到这位耄耋老人此番话时,内心是有些撼动的。
这就是现场每一位观众的人生导师。
如果人能活得如此通透、明白,也一定是内心足够丰盈和强大的。
如果说最好的改变时间是五年前,那么第二个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人生永远没有晚的开始,只要开始就不晚。
陈薪伊导演用她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一条条鸡汤真理。
04
43岁才开始从事导演职业的陈薪伊,称得上在导演行业中如鱼得水,高质又高产。30多年来,陈薪伊导演了话剧、京剧、歌剧、儿童剧、越剧、黄梅戏等12个剧种的130多部戏,塑造了上千个角色,其中十几部获中国戏剧最高奖项-文华奖。2005年入选国家舞台精品的10部作品中,陈薪伊独占两部:话剧《商鞅》和京剧《贞观盛世》。
此次演讲就以这两部戏为龙头开始陈薪伊导演与观众的分享。
主办方精心设计的舞台上,这位80岁的老人不经意间很多细节上的用心温暖着在座的每一位观众,无意中已经展现了一代名导演的人格魅力。一开始就提醒灯光师给自己的灯光稍微暗一些,观众席上留一些灯光,不用刻意制造明星感
陈薪伊的每一部戏都是她对生命的一种探索,对人生的真切感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对历史的认知融合一起,以艺术的形式来诠释。从远古的轩辕黄帝到近代的梅兰芳、现代戏剧,现代人物事迹,无不用“戏”的这种方式来展现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在接到《商鞅》剧本时,陈薪伊首先想到的是到历史的实地去体悟。又一次站在秦始皇兵马俑的墓道,面对着众多俑士,她的心中渐渐浮现出气势恢宏的场面。商鞅这位历史上具有远见、胆识超群的大改革家当时面临的境况和秦统一天下的强大同样触目惊心。由此这部大型历史话剧《商鞅》也开始孕育。
同样的在编排京剧《贞观盛世》时,为了寻找灵感,陈薪伊到昭陵实地考察。
看到魏征的陵墓是距离昭陵玄宫最近的惟一地处山上的一座功臣墓,与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遥相呼应,傍晚时分夕阳与初生的月亮同时各挂东西,各自对应李世民和魏征的陵墓,隐含着他们君臣同济开创盛世。此刻,陈薪伊导演的心中已经呈现出了戏剧中一个个的场景。
无论任何工作,经验来自于实践,而能够打动观众的艺术一定是来自于生活的,这也是陈薪伊在导演生涯中一直坚信的一点。她以自己一丝不苟的精神,满腔的热情,才有了每一次新戏上演时如火山喷发般的激情涌动。
从走入中戏导演进修班的那时起,她早已形成自己的定见,自己就是为戏剧而生,为戏剧而活。
在戏剧导演这个领域她努力而热情的玩着,对每一部剧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孕育、迎接它的诞生。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业,把所有的人生经历变成一笔财富,玩成了戏剧导演大师,头戴“戏剧女皇”的桂冠,也因此她会说“如果自己头顶有桂冠,那也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
走上高手之路中知识、技能、才干组成能力三核。知识容易习得,技能可以迁移、练习,而才干才是自动自发的,是无知有能,能够快速在不同领域一通百通的能力。
陈薪伊之所以能够不断的编排导演出没有接触过的不同戏剧类型的剧目,也是基于她在导演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更多才干,能快速掌握不同戏剧类型的特点而运用到自己的剧中。在外人看来,就是糅合、融合贯通。
这也是高手的最高境界。
05
写到这里,对于这位坚强、独立、自信、独具人格魅力的女性只有敬仰之情。她就是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典范,在此也分析下她的职业迁移:
第一次:为实现梦想考入戏剧艺术研究院,当了秦腔演员;
第二次:凭借演员功底,进入话剧团成为话剧演员,用到秦腔演员生涯中的表演功底。
第三次:凭借几十年话剧演员生涯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考入中戏导演班,用到了话剧演员生涯中的朗诵、分析人物感情、表演能力等;
第四次:中戏毕业,成为导演。用到了四十年人生经历所修成的演讲能力、组织能力、表演能力、指导能力、分析能力等等和多方面的知识。带着这些人生经验和对于哲学、历史、文学、戏剧等的思考,创作出了一部部惊人的历史剧作,登上艺术殿堂的顶端。
陈薪伊因为家庭出身,并没有天生的一副好牌,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棵树,而是在自己最有可能进入的领域(秦腔演员)不断积累、学习,修炼,在合适的时候迁移到新的职业角色中,通过这样一次次的选择、迁移、组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同时也修炼出了自己独特的竞争力,最终在一个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
这样的陈薪伊不就是一部职业生涯规划的活电影吗?她用自己的几十年生生把一手不怎么样的牌打到了极致!
就是这样一位女性、一位老人,用她对生活的热爱,对戏剧的热情,以戏剧表达生命的力量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以亲身经历影响着周围的人。
她就是陈薪伊,40岁读大学,43岁才开始导演生涯,60岁把生活和事业从北京“大漂移”到上海,65岁学开车,70岁自己买车开车,头顶光环,现在依然忙忙碌碌于戏剧事业的“戏剧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