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秦始皇遗恨——李斯赵高断送大秦江山

2024-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牧雪飞箫

秦始皇海神大战之后,继续前行至德州一带的平原郡的张公渡就病倒了。因其平时不愿谈及死亡之事,所以“群臣莫敢言死事”。也即说他身边的群臣也不敢与他谈及死亡及身后之事。这就使秦始皇身后事的安排、特别是接班人问题埋下了无可避免的隐患。不敢面对死亡的秦始皇永远都料不到,他的身后会发生那么些悲惨的事。

直至巡游途中,他越走越病,越病越重;当感觉到死神已来叩门的时刻,他才提笔写下了一封加盖有御印的亲笔信给长子扶苏。上面写有“与丧会咸阳而葬”字样。即说你来咸阳主持我的治丧事宜,并将我下葬。这其实就是关于后事及接班人的安排了。司马迁写道:“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即说秦始皇的信封好了,放在中车府令赵高那里履行加盖符玺等程序;赵高却并未交给使者送给扶苏。这一细节充分显示了赵高作为阴谋家的手段和胆量;正因为这一细节才使秦王朝发生了致命之祸。

三十八年七月丙寅日,年仅五十岁的秦始皇在沙丘平台驾崩了。此地距长安二千余里,位于邢州平乡县东北四十里处。赵国曾建有沙丘宫,为赵武灵王之死处。此时,这猝然发生之事忙坏了两个人:一个是李斯,一个是赵高。作为丞相,李斯的第一个举措是妥当的,他认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即李斯认为皇帝驾崩在外,搞不好会发生各个公子夺权或天下大乱的事态,所以要对皇帝之死绝对保密,暂时不宜发丧。于是他把盛有秦始皇尸体的棺材放到透风发凉可以卧乘的车子内,让那些受到秦始皇宠幸的原有宦官驾车陪乘,所到之地照旧进献食物。“百官奏事如故”。即各类官员向秦始皇奏事如往常一样。宦官就在车内批准百官所奏各类事情。“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即说只有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赵高和被秦始皇宠幸的五六个宦官知道秦始皇已死。一行车队从井陉到九原,正赶上暑热天气,始皇尸体之车臭不可闻;赵高与李斯诏令随从官员用车运来一石鲍鱼,随行“以乱其臭”。也即让秦始皇尸体之臭与鲍鱼之臭混到一起,使人无法分别。

赵高其人,曾教授公子胡亥读书与学习刑律法令等,“胡亥私幸之”。即胡亥私下对赵高很好。此时老谋深算的赵高眼光一亮,认为时机到了,绝不能放掉它。于是他积极主动地与胡亥、李斯策划,阴谋打开秦始皇秘封的给长子扶苏的信。“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即赵高、李斯诈称秦始皇在沙丘给李斯写有遗诏,立胡亥为太子;他们又写了一封伪造的秦始皇书,赐给公子扶苏、蒙恬,历数二人罪过,赐二人以死。这一阴谋果然得呈,使秦始皇毕其一生创立的大秦基业毁于一旦,秦王朝的悲剧从此上演。

赵高与李斯,充当了大秦王朝历史罪人的角色,携手断送了大秦王朝。谁敢想像赵高这样一个刀笔吏,竟时刻想着篡位之事,并果断出手毁掉了秦始皇的遗诏,赐秦始皇选定的长公子扶苏自尽呢?最为可悲的是丞相李斯,他的秘不发丧的举措是对的;但在刀笔吏出身的阴谋家赵高面前,他因自私并被赵高所恐吓,所以稀里糊涂成为这一翻天阴谋的始作甬者;他梦想胡亥当上皇帝之后,继续让他做丞相,完全没有料到其结局将是被赵高整死。可怜秦始皇,统一天下可谓功盖日月,但之后却一心想着寻仙长生不老,四处巡游,无暇也未能安排好接班人问题。更深刻的教训是,他可能到死都不能想到,其身边人赵高和李斯会成为颠覆他大秦江山的阴谋家,而二人长期被其重用,如影随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