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没有生而完美的生命,只有跌跌撞撞的成长

2021-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哈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原生家庭影响的讨论成为热度不减的常议话题,而且多是带着发泄不满和讨伐的意味,最经典便是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的那句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那么原生家庭对个人到底产生怎样的影响?个体是不是真的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桎梏呢?我想,《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一书可以告诉你答案。

该书的作者亨利·马西(Henry Massie),不仅是一位精神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探究母亲——婴儿互动模式的研究者。本书六章内容以人的生命历程为载体,以访谈、心理测试、影像材料等专业知识为道具,描绘了影响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种种生活场景。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刷新知识、重建自我认知的过程。初看前两章是兴奋的,以为又发现了新的知识。这种感觉就像拿过《全球通史》了解到不曾关注过的史实,并纠正了以往一些错误的认知。我想,如果就像文章中的父母那样,我便可以养育好下一代,成为一个可以拥有同理心、投入、亲切、有条理的母亲。但读到一半时,我是困惑的,有很好养育能力的父母也没能阻止孩子向坏的方向发展;而家庭问题复杂的孩子也可以越过父母向外界寻求解脱。那么研究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又有何意义?而当我合上整本书以后,我似乎找到了我生命中新的链接,它试图回顾以前,连接当下,延展未来。

01 遥远的记忆

根据书中提供的种种线索我记起了一些事情。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在我两岁时,妹妹出生,因为一些原因,父母将我送到奶奶家,之后父母和妹妹在县城住了半年。据后来妈妈说,他们去县城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走路,但半年之后他们回来我突然就不会走路了,整个人很瘦很小。现在回想起来,可能那时的我是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吸引妈妈的注意力,以此缓解因长时间的分离而引发的焦虑。我不能准确的说出半年的分离对我以后产生了什么的影响,但是我记得,从很小开始就不容易与别人亲近。在我的概念里,亲人就是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弟弟,除此之外,和其他人都很有距离感,情感认知很狭隘。

除此之外,小学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印象特别深刻,那时候父母经常在傍晚的时候到临村收粮食,常常很晚才回家。只要临近天黑父母还没回来,我就会特别担心、恐惧,会一直哭到父母回家。我记得当时哭得特别伤心,伤心伴随着恐惧,害怕父母出什么意外,害怕他们不回家。就在刚刚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内心也是极度的压抑。现在想来,这和两岁时与父母的长时间的分离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02 最深的感悟

书中印象最深的是瑞巴所说的一段话:“做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人很艰难,我还在努力。我扪心自问‘我在听自己吗?我能理解自己吗?我能致力于改变吗’”。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很难,难在一生之中很难有什么事情可以精确的预测,也难在除了原生家庭影响之外,生活的延续性、外界创伤与支持、选择与际遇、命运……这些影响个体成长的因素往往以随机、意外的方式参与到生活中。但同时,就是这种“难”为我们的人生轨迹提供了转变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以上的种种束缚之下寻求改变的契机。

不可否认,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书中有一个案例,因为这个家庭从一个社区搬到另一个社区,找了新工作,而且父母互换了赚钱养家与持家者的角色。这些家庭的内外变动不仅改变了成年人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孩子的生活,深刻地影响着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在家庭之外还有父母不可抵抗的外力参与,某种外力可能将你打翻,某种外力可能将你救赎。正如书中所言:家庭是“一锅慢慢煨着的汤”,每天加一点料,逐渐改变了汤的味道。有时候父母决定在汤里添加一种不合味的新作料,有时际遇就像是无意中往汤里加了另一味香料,这带来了点石成金般的效果,以无人能够预料的方式改变了一切。

也正是因为对这些偶然事件的无力避免,所以,与其苦苦思索怎样培养孩子,倒不如花些心思发掘自我。正如书中所言:“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交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如果你身上是养分,孩子才有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捕捉到养分。而这种养分,不是父母读过一本书就可具备的。这种养分集结了性格、阅历等品质的精华,需要长时间的沉淀才可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03 研究的意义

本书研究的意义不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范本,教人去做完美父母,而是在于在规避一些障碍的同时如何去争取更多的可能性。简单说来,这更像是在个体发展对“道”的追求而非“术”的解读。自我的成长将是漫长的探索,仅以书中剧作家山姆·夏普德的话来勉励自己:“内在的探索不会抵达太平洋……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丧失的会以某种深刻的方式复活——这是绝望的时刻,但是真的失去了就可以开启全新的东西”。

所以,在成为好的父母之前先成为一个好的自己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