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我们不但要得到爱,还要学会去爱

2020-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初几开门

中午和女友吃饭,她讲起她与她儿子的心理老师的一番对话。

那个心理老师通过和她的一番聊天,判断出她潜意识里其实非常恨她的父母。

一方面惊讶之余,一方面她就会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

后来她得出答案,原因是父母小时候重男轻女,将所有的爱都给了她弟弟,而她,就像不是亲生的一样。

所以,她就和我讲,她幸亏生的是儿子,她没有生女儿,如果她生了女儿,她一定不会像对儿子那样对待女儿。

她现在就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身上,用以弥补她曾经缺失的父母的爱。

我说,你这个感觉我曾经也有过。

不同的是,我曾经觉察到。

长久以来,作为一个女性,我并不为自己的这个性别身份而骄傲,甚至是厌弃、嫌弃;每当我和朋友们谈起有关小孩子的话题,哪怕就是开玩笑,我也会说我儿子而不会说是我女儿;当看见别人家生下了两个姑娘时,我心里就会说:怎么生了两个姑娘?

但是看见有些家庭费死劲的想生出一个儿子时,我又心里腹诽:就为了一个儿子!在很多场合,我都明确的表达过,如果我可以选择,我一定不会做女人!对,就是这样矛盾。

所以后来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我对自己女性的身份如此不认同?

原因就出在小时候的奶奶家,那种严重的重男轻女一度让我觉的自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而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工作以后,都让我觉着全世界的奶奶对孙女都不好。

幸好后来我学习了一些心理学,也幸运的是家里没有男孩子。

起码,我会知道根源在哪里,知道怎么调整,也能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公平的对待。

生活不能假设,父母大人也无法明确的回答我假如他们后来生的是男孩子会怎么样,但是我就很明确的说,你们未必会平待对待。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但如果要把一切罪过都推到家庭和父母身上,又未免太过,因为,父母或是上一辈,他们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而越往后,社会越进步,受教育越多,这种局限性就会越来越小。

所以我经常给别人讲,心理学和营养学是调整我们个人生活最实用的两门学科。

一个人只有心理与生理都健康,才会更好的从事其他的行业。

最后,表白一下我的小女人,今天这个日子送我这份礼物,真的是恰逢其时。

我们不但要得到爱,还要学会去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