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笔记
跃迁这本书从学习方法、选择战略、思维模式等多个维度,系统说明了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介绍了个人实现爆发式成长的关键知识、方法和背后的逻辑,是一本教普通人修炼成为高手的秘籍。
高手之所是高手,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聪明更努力,而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擅长利用底层的规律、时代的趋势和外部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跨越式成长。与普通人相比,在选择战略上,高手更擅长运用幂律分布法则和头部效应帮助自己做出正确选择;在学习上,高手擅长使用站在知识源头学习、联机学习、提问式学习和知识IPO这四大法宝,通过这四大法宝,高手能够自下而上地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在认知学习效率方面远超他人。在思维方式上,高手更擅长运用系统思维、回路思维、层级思维来解决问题,也就是,高手擅长从系统的角度,整体地看问题;高手能够从时间的维度洞察事物的因果关系,找到问题的根源;高手会从空间维度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擅长跳出层级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普通人也这样修炼,也可以成为高手。
阅读导图前言
本书的精髓:高手与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区别,普通人又该如何成为一名高手。
这本书从学习方法、选择战略、思维模式等多个维度,系统说明了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介绍了个人实现跨越式成长的关键知识、方法和背后的逻辑,是一本教普通人修炼成为高手的秘籍。
本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什么是高手的“暗箱”;第二,什么是高手的战略;第三,高手是怎么学习的;第四,什么是高手的思维。
第一部分
什么是高手的暗箱?与普通人相比,高手又有哪些秘密武器?
很多人都听过“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说的是达·芬奇小时候学画画,他的老师一直让他画鸡蛋,横着画,竖着画,正面画,反面画。终于有一天达·芬奇忍不住问:“老师,我是来学画画的,天天画鸡蛋有什么意义呢?”他的老师回答说:“要做一个伟大的画家,就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画蛋就是锻炼你的基本功啊。” 达·芬奇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从此更加认真地学习画蛋。几年后,达·芬奇的手仿佛有了感觉,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像什么。
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通过研究发现,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绘画大师,之所以画得又好又快,并不完全是练习和天赋的结果,而是因为借助了暗箱。所谓暗箱,就是利用小孔成像的技术,先将人的影像投射在纸面上,然后勾勒出素描稿,之后再上色。这样一来,画画就变成了一件难度不是很高的事情,之前被反复强调的素描基本功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既然对画画来说努力不是关键,用好暗箱才是关键,那么,今天各领域的高手是否也有鲜为人知的暗箱呢?是的。今天各领域的高手也有属于自己的暗箱。与普通人相比,高手懂得利用更底层的规律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放大努力,借势破局,来实现跨越式成长。换句话说,普通人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走,而高手则是坐电梯甚至坐火箭往上走。那么,高手的暗箱里又有哪些秘密武器呢?我们在这里介绍两个:
第一,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网上之前有一个很火的问题,问的是“上学时你最恨哪几个字?”被赞最多的答案只有五个字——并背诵全文。这个回答虽然更多的是调侃,却也反映了我们长期惯用并厌恶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就是死记硬背。
看书、背书,这几乎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的熟练技能。我们总是习惯把知识输入存储到脑子里面,就像把一本纸质书敲进电脑里一样。在这种输入存储的模式下,记忆力是决定人们认知能力的核心因素。你记的知识越多,你对世界的认知也就更多,就比别人更有优势。但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更多元、更便捷,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必再跑去图书馆看书,只需要掏出手机百度、谷歌一下,几秒钟内就可以获得答案。这样快的知识调用速度,使我们非要记住某个知识点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我们只需要记住关键词,用的时候再去搜索就可以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知能力的核心,就从记忆知识变成了调用知识。在面对问题时,谁能够更快地找到关键信息、调用相关知识,谁就能更快地解决问题,就具有更大的优势。就像参加知识竞赛,一名能够随意用网络搜答案的选手,可以轻松碾压其他所有只靠记忆答题的选手。因此,信息时代的高手,更关注的都是如何快速准确地调用知识,而不是如何记忆知识。
第二,外包大脑而不是事必躬亲。上面我们提到,搜索引擎的出现,解放了人们的记忆能力,使人们不必再苦苦记忆知识。实际上,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解放的不仅仅是记忆能力。比如,我们把协作能力交给了网络,把计算能力交给了计算机,把劳动能力交给了机器。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不再依靠自身的能力,而是借助工具的力量来更快捷地解决问题。这使得人们不必非要成为一个全才,而只要成为某一领域的偏才,就能够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优势。举个例子来说,以前写一份研究报告,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只能自己一点一点地去查找、录入再分析,极其浪费时间,现在只要下载个爬虫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半小时内就可以自动完成这些工作,省出来的时间你就可以用来想想怎么更好地写报告,长期如此,你写报告的技能就会比别人更精进。外包大脑,把不重要的技能外包,聚焦核心技能的跃迁,长此以往,你就会在擅长的领域走得比别人更远。
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就在于他们比其他人更擅长利用底层的规律、时代的趋势和外部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跨越式成长,这就是他们鲜为人知的暗箱。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说什么是高手的战略?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今天这样一个机会更多但成功概率更小的世界,我们必须要在众多的机会中,发现那些机会更好且自身竞争力强的领域。这就需要我们强化一个新的核心能力——做选择的战略能力。选择的差异,甚至能够造成两个完全相反的结果。而与其他人相比,高手的长处之一就在于,拥有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那么,高手的选择战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高手擅长抓重点。经济学中存在一个幂律分布,每个国家的财富分布方式,都是少部分人占据了大部分财富,而大部分人拥有少量财富,比如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八法则”。幂律分布的这种高度不平均现象,不只存在于财富分布中,也存在于我们整个社会系统中,比如机会的分布、投入产出的关系等等。因此,提高产出效率的关键,实际上并不在于投入的多少,而在于能不能找到幂律分布的高价值区。换句话说,你的努力能产生多大效果,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抓住重点,找到幂律分布的那20%所在。
高手就是擅长抓重点的那群人,他们会利用幂律分布的特点,用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多的收益。比如销售,有的人会在每个客户身上花费同等的时间精力,而高手则会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重点客户身上,从而维护住核心客户群体。此外,高手还擅长找到核心中的核心、重点中的重点,比如,在20%的重点客户中,再聚焦找到这其中20%的重点客户,再找到这20%的20%的20%,依此类推,高手就可以把二八法则变成二八法则的二次方、三次方、N次方,他的效率也就变成了别人的4倍、8倍、2的N次方倍,他的“武功”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厉害。
其次,高手只当第一名。如果问起谁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大家基本都能回答出来阿姆斯特朗。那谁是第二个呢?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一个“头部效应”。所谓头部效应,就是指在一个系统里,第一名会吸引绝大部分的注意力,并且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像奥运会时大家都能记住冠军是谁,但很少有人能够记住亚军和季军是谁。
这种头部效应导致了,如果你不是处在一个系统的头部,那么你的付出产生的效益就会减少很多,而如果你在头部,你的努力就会被放大,产生正反馈。就像参加歌唱比赛,如果你是最后一名,那么参赛不参赛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而如果你是冠军,那么你的知名度就会提高,就会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培养资源,出更多的作品,获得更多的人气,有更大的可能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高手的选择战略,就是只进头部区域,争当区域第一,用一句我们熟悉的话讲,就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所谓头部区域,就是你所在赛道里的高价值并且有优势的领域。放在工作中看,就是那些核心职位。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用这种头部效应呢?高手有三个原则值得我们借鉴:一、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先确定高价值,再思考优势。不要因为我能做、容易做就去做一件事情,要因为值得做才去做。二、不随大溜,思考差异化优势。不要因为哪个领域热门就进入哪个领域,要想好哪个领域是适合自己的再进入。三、不要好高骛远,先从身边的头部做起。先成为现有领域和范围的头部,从小山头占起,再逐步拓展到大山头。
高手擅长利用两大规律做出正确选择,来推动自己快速发展。也就是,对内,瞄准高价值区域,通过二八法则三次方,持续放大自我效能;对外,瞄准头部区域,通过移动到系统的头部,获得系统巨大推动力。
第三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看高手是怎么学习的?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效率?
第一部分中我们说到,高手更注重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外包大脑而不是事必躬亲,这其实是认知方式、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之所以要进行这些改变,是因为决定学习和思考质量的,其实并是我们接触到知识的数量,而是认知的效率。在学习前先想好学什么、怎么学,不胡乱学,高效率地学,这恰恰是高手与其他人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具体来说,高手学习时会用到四大法宝。
第一,站在知识源头,功利性地学习。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读了很多书,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感叹?其实是因为,他们看的很多书,都不是一手的源头知识,而是二手、三手、四手的信息。一手的源头知识价值最高,比如行业研究论文、学术著作等原创知识;二手的转述信息略有打折,但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比如教科书、工具书、转述别人观点的书等;三手的简化信息有真有假,价值也有高有低,比如各种畅销书;四手掺杂了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毫无价值,比如各种心灵鸡汤。所以,站在知识下游看再多心灵鸡汤,也比不过站在知识源头看几本心理学著作。
而功利性地学习,简单说,就是有计划地学。很多人天天学习,学习力却没什么提升,这是因为,他的学习都是娱乐性和知识性的。无论是读书还是看报,都不求深知,只是无聊了看着玩打发时间。这样的话,读一辈子书照样没什么用。所以,学习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自己的学习资源和时间,增加自己的认知性学习。
站在知识源头,学习高价值的知识;功利性的学习,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这是高手学习的首要策略。
下面我们说第二个法宝,联机学习,交换知识晶体。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单机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自学。但自学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自学的效率和质量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聪明程度。一旦问题的难度超过了我们大脑的处理能力,或者知识的总量超越了我们的存储能力,我们就无能为力了。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到了2-3年,知识总量每年增长一倍。如果我们依旧用自学的方式去汲取不断出现的新知,去应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显然是不够的。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变单机学习为联机学习。所谓联机学习,是一种先自学,初步思考后打磨出自己的知识晶体,然后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晶体的一种学习模式。而所谓知识晶体,就是你自己用一定方法对知识进行整合后形成的产物,说白了,就是你学习后形成的观点看法。所以联机学习,交换知识晶体,就是先自学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然后跟别人交换观点看法,共同学习的一种模式。
当你自己有了一个观点并分享给别人时,别人也会抛出他的观点,你就可以快速接触到别人头脑里的知识,然后根据别人的观点来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从而放大学习效应。就像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每人就有两种思想。高手擅长的,就是通过这种联机学习的方式,不断地跟同行的精英交换思想,跟跨界的专家交换思想,来打破个人能力瓶颈,帮助自己快速获取和吸纳新知,最终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
接下来我们说第三个法宝,以问题为导向,学习需要学的知识。我们前面提到了,当今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多得读不过来,东西多到学不完,这是今天很多人面临的困境。为了打破这个困境,我们就必须在知道“如何学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想清楚“为什么要学”。只有弄清楚学习的目的,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才能在无涯的学海中找到正确的前行方向。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去学习。
以问题为导向,简单说,就是在我要学之前,先想清楚我为什么要学?我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什么才能让我解决这些问题?怎么才能高效学习这些帮助我解决问题的知识?然后根据答案再去搜索和学习知识。这种提问式学习的好处在于,能够帮你筛选掉不需要学的知识,聚焦出你需要学习的知识,极大提升学习效用。所以,一般人是列知识清单去学习,高手则是列问题清单去学习。
说完了第三个我们接着说第四个法宝,学会知识 IPO ,把知识转化为价值。我们有一个经常说起的学习目标,叫做学以致用。但在现实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的简直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人具有学习知识的能力,却缺乏将知识整合加工、输出转化的能力,就像空有一个宝库,却没有钥匙一样。无法把知识转化成价值,学习的效用也就会大幅降低。
知识 IPO ,就是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输出产品(Output)的一套知识处理模式。通过知识 IPO ,可以将碎片化的学习变成一条知识生产流水线,从而提高学习和认知的效用。比如,你想要学习理财,用知识 IPO 的方式,就会变成三个步骤:首先,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提高理财技能?其次,解决问题,通过学习金融知识,熟悉各种理财产品来提高理财技能。最后,输出产品,将自己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久而久之,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理财技能,长期积累的各种技巧更能够使你成为一名理财专家。
高手学习时擅长使用四大法宝,站在知识源头学习、联机学习、提问式学习和知识IPO,通过这四大法宝,高手能够自下而上地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在认知学习效率方面远超他人。
第四部分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什么是高手的思维?我们如何利用这种思维破解人生难题?
那么,高手的思维是什么样的呢?书中讲了三种思维:系统思维、回路思维和层级思维。
第一个,系统思维。斯坦福大学精神科教授保罗·瓦茨拉维克在《改变》一书中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第一序改变是指不影响原有模式的改变,也就是状态改变;第二序改变则是指模式和系统的改变。就好像开车,踩油门是第一序改变,换挡是第二序改变。
在遇到问题时,大多数人寻求的都是第一序改变,也就是围绕问题本身寻找办法解决问题表象,而高手则会把问题放在整个系统中去考量,谋求通过第二序改变来解决问题根源。就比如我们前面举到的例子,大多数人减肥是靠少吃,容易反弹;而高手则会通过锻炼加快新陈代谢率,实现健康持续地瘦身。不仅关注问题,更关注问题背后运行的逻辑,不寻求治标,而是寻求治本,这就是高手的系统思维。
第二个是回路思维。在物理学中,回路是指电流通过器件或其他介质后流回电源的通路,通常是一个闭合路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这种回路。比如,我们常说“越忙越乱、越乱越忙”就是一种回路。因为忙,所以事情多,所以一团乱,所以更忙了。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典型的负循环回路。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个回路的存在,很多人就会一遍又一遍地在这个循环里转圈,就像走迷宫一样,很难找到出口。高手则是擅长利用回路找到出口的玩家。与一般人相比,高手擅长分辨自己是否处于一个回路之中,并且擅长搭建正循环回路来替代负循环回路。
举个例子,一旦高手处于忙乱的往复状态之中,他通常会通过两种方式来脱离:第一是破坏回路,在完成现有工作前拒绝接受新的工作,直到现有工作被处理完为止;第二是搭建正循环,找到导致工作忙乱的核心原因,通过学习来提升工作能力,最终抵消负循环。
第三个是层级思维。如果我问,你跟马云、王健林的区别在哪?我想大家基本都会回答:“他们有钱我没钱啊”。那么我再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想大家的答案肯定不一致,估计有说机遇的,有说天分的,有说努力程度的。实际上,普通人跟马云、王健林等人最大的区别,并不是财富或者技能方面的差别,而是思维和勤奋层级方面的差别。
具体来说,思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是资源层,关注的核心是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第二个是方法论层,关注的核心是使用资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论;第三个是目标层,关注的核心是选择什么目标,以及如何通过战略设定来实现目标。与之相对应,勤奋也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低水平的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
大多数人的勤奋都处在第一层级,期望通过埋头苦干来实现成功,就像初级游戏玩家,都是靠着一点点打怪兽来升级;一部分人处在第二层级,擅长运用方法工具来提高自己的成长效率,就像游戏中级玩家,喜欢利用各种秘籍来帮助自己快速通关;而高手就是处在第三层级的少数人,擅长通过战略谋划来调动各种资源实现目标,就像游戏高级玩家,能够通过编写程序改变游戏规则帮助自己获胜。跳出现有层级,在上一层级中寻求解决办法,这是高手惯用的绝招。
与普通人相比,高手更关注系统,擅长从整体去看问题;高手理解回路,能够从时间维度看到事物发展脉络,找到过去和现在的关系;高手从空间维度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擅长跳出层级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总结
首先,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高手的暗箱以及高手暗箱中的秘密武器,说明了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就在于他们比其他人更擅长利用底层的规律、时代的趋势和外部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跨越式成长。
接着,我们介了高手做选择时的两个战略,也就是,对内,瞄准高价值区域,通过二八法则三次方,持续放大自我效能;对外,瞄准头部区域,通过移动到系统的头部,获得系统巨大推动力,成为自身领域的第一名。
再接下来。我们说了高手学习的四大法宝,也就是站在知识源头,学习高价值知识;联机学习,跟别人一起成长;以问题为导向,学习自己最需要的知识;知识IPO,学会把知识转化成价值,通过这四大法宝,高手能够自下而上地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在认知学习效率方面远超他人。
最后,我们说了高手思维模式与普通人的差异,介绍了系统思维、回路思维、层级思维三种高手常用的思维,也就是,高手擅长从系统的角度,整体地看问题;高手能够从时间的维度洞察事物的因果关系,找到问题的根源;高手会从空间维度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擅长跳出层级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