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瑜伽

正本清源话站桩

2018-03-31  本文已影响113人  本能发动

         站桩溯源

站桩具体是哪个朝代或者高人所创不可考证,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其中《行气铭》当中就有详细记载,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站桩是历代有志之士不断在实践当中提炼的结晶,不为大众了解的原因诸多,站桩同时也是拳学核心秘密,关乎立身之本。上个世纪20年代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才把站桩详实公开并培养出许多拳学大家。

  站桩关键在于神意

站桩在意念方面,站桩意念首先在于胳膊抱球,大腿夹球,此神意要在内虚领、外挺拔舒适得力的基础上,远望美好河川,悠然抱球、夹球同时意念到,随着体认深入由简入繁再到头若悬丝,股如凳坐(此处指的是破凳,真坐必散,稍加离开也散之意)抱七撑三,夹七撑三逐步完善站桩意念,初学之法在于意念假借抱球、夹球是否有似有似无的撑抱感,假如胳膊或者身体某个部位累了就要停下来调整身心重新开始,不求时间长短在于神意聚,这就是形松意紧的诠释,反之则无异于坚持错误离拳学之道远矣。站桩所谓的内动并非主观的动,而是在于切合实际的神意所释然,这个过程在于不期然而然,自然达到不炼而自炼,不养而自养,此处核心在于身体后靠前裹圆之意,反之身体是片而已,神意再真亦是“假”(这里指的“假”是牵强附会,势必造成身体不自然)。因此初次站桩只要一分钟足可受益,如此反复加上逐日熏陶,才具备修炼站桩的条件,站桩体认的加深时间自然延长逐步到四十分钟甚至一个半小时,修炼至此甚至会出现入境的情况,入静一次一个星期身体倍感舒适得力精神饱满意溢于言表

从朦朦胧胧认识到渐渐体认,简直就跟浓雾逐渐消散一样,原来困惑的“意念”、“争力”问题逐渐都得到体认,站桩讲知行合一。站桩有体认的都有一个深刻认识,一开始大脑明白的跟体认的有很大的差别,用恩师的话说就是跟生活当中一样,假如想做什么事情,一开始设想好的假如是意念,等这件事情做好了,回想一下跟起初有很大的差别,折射在站桩上也有一定的道理。站桩没有把意念搞明白,就不会有轻松感,没有轻松感站桩就成累赘了,意拳站桩不是评书论天地,说着精彩听着娱乐,而是要有实质的变化从抽象到具象逐渐认识的过程。

站桩是愉快的事情,愉悦的事情

所以一切都要在空洞无我当中细细品味其中的理趣,谦心利智神安逸,神意飘渺乐逍遥。站桩修炼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其结构就是形简、意博、理奥,其趣浓。合乎自然规律符合待人接物。站桩求索是客观自然而得,一切就在眼底就在手边,何必苦苦寻觅。留心就有,刻意就执着,这种感觉如同襁褓中熟睡的婴儿,如同天地未分无处不接无处不圆融,又无处不牵扯,无处不作用。站桩是愉悦身心的事情,没有时间限制更没有工作般的压力,正确的意念,愉快的心情,塑造站桩的魅力,通过娱乐心情般的用功就能领悟到站桩同样能使肌肉发达,并非个别人的观点把肌肉炼没了这种无稽之谈。意拳站桩修炼虽然注重精神意感但并非一日之功,假如埋一颗优良的种子在肥沃土壤中不是也需要数日才能发芽嘛?因此要有一段时间的坚持方可有得,至于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意拳站桩修炼,首要是重视意念,意念的关键在于切实,切实内涵在轻松愉悦而不失其要。其实思想才是最大的障碍,浮躁的思想同样是不小的阻力。知行不能合一,心神不宁,功利为荣,这些弊端一定要规避。精神为核,假借成真实的感受是客观存在,不是虚幻的,注重似是而非,但不是含糊。站桩完毕后如果是精神愉悦,气血顺畅,有蹭人即倒之感,才算真正收到站桩的效果。

  站桩传承的严谨

恩师每讲到一处,都会说这是你王斌魁师爷讲的或者是卜恩富师爷讲的,当时有谁在场,还有就是我怎么练的?我是用自己的体认去验证这些内容,期间的偏差对错恩师用自己的体认去辨别,恩师说每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一个人的生命能活多少年,拳学存在这么久了,没有原汁原味的传承,早就完蛋了站桩不讲究姿势非要怎么样,因人而异的设置意念就会有不同的姿势产生。

站桩对身体、思维的改变

意拳站桩手热说起,手热了证明血液循环快了,血液循环快了就促使新陈代谢,身体阴阳扶正是养生之本,血在医学上主肝,肝能滋养心,由此而推站桩可以扶正血脉益达心室延至益生,心神自然得以平静下来(浮躁之人渐多肝、心不济祸乱思维所致),微微出点汗是对身体有好出的,医学上讲沾濡汗出,过则不济。随着修炼逐日加深会感觉到骨如灌铅,有的先从小臂开始,逐渐大臂往全身延伸肌肉开始强健在,按老辈来说就是筋有力而骨藏棱,这些现象在医学上也有相应的参照,骨重肌肉强健肾得到致良益收,医学上讲肾为生命之本,还有就是脾主思想等这些在站桩方面都是得到互济的,扶正才能去邪,站桩本来就是不养而自养不炼而自炼,身体方面自然产生才有了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这些非主观嵌入所得而是客观用功自然产生。意拳讲动静互根、医学上讲阴阳互济实质都是一样的道理。

站桩旬日就应该有变化,日久变化深入,接人待物方面少许疑惑,所谓生理作用于心理。

       此文章已经在2014年第五期《中华武术》杂志发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