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听书笔记:《魔山》
写作《魔山》的素材来自托曼斯·曼的一次疗养经历。1912年,托马斯·曼的妻子身体不适,到瑞士山区疗养。他上山看望妻子,自己反而生了病,医生建议他在山上疗养半年,调理身体。第二年,托马斯·曼就根据在疗养院的经历,开始构思写一部小说。一开始,他对《魔山》的构想是表现艺术家对美和死亡的看法。然而,一战爆发打断了他的思路。战争结束后,他才重启了这个写作计划。这时候,他对小说的构想完全变了。经历了一战,他把战争的痛苦和对战争的反思都揉到了小说里。这让小说的篇幅急剧膨胀,成了如今我们见到的模样。
首先是精确到甚至有些执念的细节描写。刚才提到,托马斯·曼深受托尔斯泰的影响,对细节描写情有独钟,喜欢用白描呈现出事物各方面的特征。比如在小说的第三章,他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写汉斯上山后第一天的生活,把餐厅的布局、食物的种类、静卧的方式和时间、散步的路线等,都做了详细的交代。
其次,整部小说一上来就显出了史诗的气度。在史诗里,英雄的出生和性格往往决定了他的命运,托马斯·曼也想给读者营造这种感觉。他试图让读者相信,自己在描述汉斯的家庭和性格的时候,已经把他的命运透露给我们了。
汉斯因为压抑的情欲而患病,因为患病开始在生理层面追问生命的本质。随着思考的深入,他又把目光聚焦于死亡的意义,最后他发现:身体,爱情,死亡,这三者原本只是一回事。它们都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和载体。思考它们,最终都落回到对主体性的追问,也就是“我是谁?”“我因什么而是我?”这类形而上的抽象命题。
在这里,托马斯·曼肯定参考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同时,尼采对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尼采或许是哲学家中最早肯定疾病价值的人。在他看来,没有疾病,健康的人就不可能获得自我意识,如同没有死,生也就变得虚无。
托马斯·曼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小说里的一句话,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故事和生命,它们都跟时间密不可分。这个观点,和19世纪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时间观有些相似。柏格森认为,时间除了是对空间的量化以外,也是人探索自我和生命的形式,所以瞬间也可能是永恒。普鲁斯特把这个概念用到了小说里,在《追忆似水年华》里写出了吃小玛德琳娜蛋糕的经典片段。托马斯·曼也借鉴了这个想法,在他看来,时间只有在人探索生命本质的时候才会存在,与其说它是对空间的量化,不如说它是对理性和意识的量化。
汉斯的故事,就不仅是一个德国少年的成长,更是有关20世纪欧洲青年人生状态的寓言。
《魔山》发表于1924年。当1929年,托马斯·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授奖辞里说:由于伟大的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他在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地位正变得日益稳固,对《魔山》,却只字未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魔山》的经典地位却越发稳固。研究者对它的重视,甚至有超越《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趋势。
今天来看,提起托马斯·曼,再想绕开《魔山》已经不可能。它就像是作家走在时代之前、写给未来读者看的一本书。托马斯·曼在小说中讨论了艰深的哲学问题,挑战了当时主流的道德立场,直面了人类的生存困境,这让它在人类过去的精神版图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小说最后,托马斯·曼写道:从这燃烧在雨夜黑暗天空下的狂热里,什么时候,是不是也能产生出爱呢?汉斯拿不准黑暗天空下能否产生爱。他经历了漫长的思想旅程,仍然没能发现人生和世界的真理。思想与文化的演变,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的目的又是什么?人究竟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理解自我?人类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这部小说从始至终,都是在追问这些问题。这是经历了一战以后的托马斯·曼,对整个欧洲乃至人类文明提出的疑问。他和汉斯,以及他的同代人,穷其一生都没有想到答案。这些问题,被留给了《魔山》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