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金刚经》无分别心,勿生烦恼
【日更第1422天】
分别是计较的源头
计较是烦恼的由来
在佛陀眼里,对一切众生,都没有任何判断,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存在,只是存在,凡是存在都是一体,众生平等。
不得不承认,我们是活在分别里的,这是好的,那是坏的,你是美的,她是丑的,富有的会更富有,贫穷的连心都会变得贫穷;心的,旧的,成功的,失败的……我们的内心时时刻刻在做着这些区别,对美的富的向往,有情绪反应:喜欢,不喜欢,厌恶,以及讨好。
分别心是很大的障碍,这份障碍让我们双眼看不清,内心不分明。时时刻刻在做着区分,做出相对的反应,以及不同的情绪挣扎。
而这份分别心又是源于什么?
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而这个习惯的养成可以追溯到小的时候,甚至刚出生,父母就会比较:你的孩子白净可爱,胖墩墩的,眼神机灵,看起来很聪明,谁谁谁家的……
读书时比较聪明与否,为人处世如何如何,再进一步又会比较吃穿用度,乖巧听话,总而言之,在亲戚朋友面前,作为不断被比较的孩子,无处遁形。
不止父母,还有亲戚,但凡身边的一切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比较,而略懂一些竞争时,自己也会不自觉地加入这种游戏中,拿自己不断与人比较,在内心收获平衡感,或优越感,最惨的是收获的都是自卑感,总是拿自己的不足与他人比较。
当别人贬低自身时,自己居然毫不怀疑接纳对方的观点,也承认自己就是有那样这样的缺点,也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
所以,在修佛陀的这份“平等”和“无分别心”时,我觉得,可以先叩问自己的内心:我对自己,是否无分别心?我是否能够全然接纳自己?
从自己出发,去修行,我个人觉得是比较靠谱的方法,不要去讨论太多高深的理论,仅仅是与自己相处,叩问自己内心的伤口和黑暗。
我在意识到“比较”游戏之前,总是忍不住与他人比较,比较是否比他人优秀,漂亮,富有,等等,而且很现实的,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心生”趋之若鹜”的功利性,对不如自己的人也难免“避之不及”,这些内心的活动可以解释为“慕强”心理——人总是会不自觉地向更优秀的人学习。
但当我意识到,我在试图向小时候那些亲朋好友试图证明自己今时今日的成就时,我觉得“可耻”,我在干什么?那些人与自己的生活已经毫无交集,与陌生人无异,我何必要去浪费这个时间和精力?我居然被这些人控制了一部分的情绪?
这个顿悟很像是触电,我发觉自己越来越多的情绪是不必要的,其中就有“比较”,不过根据心理学,说控制情绪的前额叶是在30多岁以后逐渐成熟的,我就理解了为何之前对于情绪的控制力不那么足够的原因了。
但这种心智模式是可以通过练习不断纠正的,比如:
不要随口拿孩子与他人比较;
不要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
坦然祝福他人的成就;
也踏实地面对自己需要成长的部分,不自我贬低;
坦然面对自己对他人的妒忌,羡慕,因为这是自己成长的动力所在,只要不伤害他人,就是积极成长的动力;
接纳自己的真实,享受这份真实带给自己的坦然。
更加不要把这份“比较心”传递给孩子,让他们也陷入这种“比较”的心智模式中自我伤害。
在佛陀的“众生平等”中,先让自己修行“自己与他人的平等”,接纳自己的平凡之处,也接纳他人的优秀,这一切都没有什么不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