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听实操班课

2022-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忻玥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纠结于其中的原因要么是思考时站的不够高,要么是看的不够远。曾经因为无知却不自知,自以为是地用一些有道理的废话将孩子往圣人方向培养了好多年。学习升级后才顿悟:孩子才是天生的教育家,欢乐的喜剧不需要很多道具,而我们的心情才是最好的导演。

教育其实很简单,只需用我们的生命影响孩子的生命;用我们的灵魂摇动孩子的灵魂;用我们的榜样力量激发孩子的奋进力量。只需要我们无条件地爱孩子本来的样子;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出口;用温和而坚定的心,来迎接孩子的所有的负性情绪。只需要多倾听少评价;多接纳少指责;多给到孩子一些具体的支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他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就好了。而我却用自己的无知教化和影响了孩子那颗让我做梦都达不到的、属于明天的灵魂。

痛定思痛,反躬自省后,我以为通过自己足够深刻的反思,已经提升了一个量级。结果,孩子随便抛出一个问题,都能将我难倒,我意识到了:成长是一个不断被塑造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时代在不断发展,孩子在不断长大,我更需持续成长。

庆幸自己已走在学习的路上,才不至于再次迷航。每天浸泡在高能量的导师班群,领略着院长、海勇老师、文聪老师不定时的精彩直播授课;身边有一路引领我、鸡蛋里挑骨头般赞美我、不断为我赋能的好友+贵人——阿莲老师;有素未谋面,却已走进彼此心里、多次解我燃眉之急的王姐——王永春老师;还有很多只见其文未见其人的群内简友,他们有趣的灵魂里透露着闪闪发光的智慧,有着高度的觉察力、敏锐的感知力、强大的凝聚力,无论哪位群友遇到再棘手的教育难题,他们都会热情满怀地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地将问题和苗头扼制在萌芽里,将矛盾化解在源头上。正如这次,我正想睡觉,心时代递来一个枕头一样———开启了线上实操班课。

院长就是院长,每次课都精彩纷呈,常讲常新,每次听来都有不一样的体会。

问题的本质是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孩子所有的“叛逆”都是对被爱的渴求。可惜我们没拥有一个能读懂孩子心思的智慧脑、又被“权威和想赢”的潜意识左右。

当孩子写作业累了,告诉你想要歇会时,有嘴无心的一句“好,歇会吧”出口,会让孩子觉得你太没创意,因为这句话你已说了N年,他就猜到你会这么言语。这种让人猜中答案的聊天和自言自语无异,孩子会觉得给你说话可没意思。诸如此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由向你封闭嘴巴到关闭心门。当学业受挫、交往碰壁,鸿沟难以逾越时,趋利避害的天性使然,孤独无助的孩子便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了退缩和逃避。他们或“叛逆”,因为没了亲密的情感连接,他不会心疼父母甚至对父母没了敬畏心;或沉迷游戏,因为游戏能使他快乐;或早恋,因为那个他(她)能读懂自己。

倘若你能走点心的高质量陪伴,能温情地回句“好啊,来!妈妈给你按摩按摩”,通过这样的肢体语言接触,不仅拉近了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了母子感情,还在孩子内心深处埋下了一棵爱的种子,这或将温暖他的一生。

诸如此类的教育“陷阱”还有很多很多,诸如学习,它就如同谈恋爱,需要先谈、后恋、再爱上。而事事担心,样样紧张的我们却急不可耐地强求孩子一下子就爱上;怕孩子受伤,就神经紧绷、乱了方寸地大声警醒:小心水烫,再借题发挥趁机说教一通“不能这样,不能那样”,那问题来了“能怎样?你是否用心教过”?

诸如此类,因为怕“错过”,而不敢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因为基于奔赴“未来”,而不敢放慢脚步让孩子细细品味“当下”,自以为是的企图通过讲道理和说教来让孩子少走弯路。殊不知,错过的成本要比试错的成本大的多,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用,方为大用。

再次听院长的系统课,我才真正领悟了“为什么要复训”、“为什么要浸泡式成长”、“为什么要写每日一省”、“为什么要读笔记、抄笔记、背笔记”;才真正懂得了“如何才能把养坏的孩子重新养过来”;才真正体悟到“父母是孩子的生理保姆,孩子是父母的心理保姆,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再次觉醒、重建认知后,再去重塑过往的人生经验,更加清晰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是如何影响和塑造了孩子的内在经验,又将会怎样影响和决定他与这个世界相处。细思极恐!仅以此文警醒同病相怜的你,更是在鞭策自己:父母需要人生导师,孩子需要良师益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