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亲的不知道第几封信

2019-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图飛

    来深一个多月了,生活慢慢趋于平静,少了刚来时的很多新鲜,也没有像刚来时那样匆忙,状态也慢慢渐入佳境,发现现在所有的工作都是要通过电脑完成的,每天会写很多东西,每天也会学习很多知识,反倒接触的东西太多了,需要做一些断舍离,去除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带来的时间消耗。

    工作上面对未来的规划还是保持不变,也越来越清晰,未来春藤我和3个朋友已经拿到了区代,但是自然分润的事情还是没谈妥,我们计划先拿下来,如果做出成绩了之后也会也有筹码再谈分润的事情,我们有一个伙伴是WE WORK(共享办公)的管理,可以给我们提供场地,我们不定期的在他的场地进行对学习的输出,大家都在打磨自己的课程,积累自己的演说能力,对未来我们举办线下活动做积累。我们办公的地方就在阿里巴巴旁边,距离地标建筑,那个春笋也很近,周边还有百度、腾讯很多公司,这里是深圳湾总部基地,到处都是高科技互联网企业,也是很多大公司的聚集地,有时还会去周边一些朋友的公司坐坐,之前从来没敢想过自己能和这些地方产生什么样的联系。

    生涯规划方面我报了全赛道的学习课程,是在未来两三个月不定期开课完成。目前已经上了基础班,未来还有:实战班、企业认证班、优势教练班。总体的花费也有三万多块,我也开始尝试着去做一些一对一的免费咨询,已经接了几个案例,虽然目前的能力根本达不到完成一次咨询流程的程度,但能给来访者一些看问题不同的考量还是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在拿到别人对我的反馈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成就感。

    演讲社团还是在频繁的参加,每天晚上都尽量争取一些上台的机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对自己充满怀疑,有时表现出色又会多一些对自己的肯定,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才能有所成就吧。

    10月20号是我得到学习两周年的日期,想想这两年1300小时的学习时长,每一次的豁然开朗和每一次不经意的顿悟,都塑造了现在的我的思维,就相当于对自己打下了牢固的基本功,在摄入一些新的知识的时候速度也会快一些,或在跟别人交流时一些观点很多都能轻易理解,在处理一些信息的时候也能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别人说的是否正确或能直接了解到对方的认知属于哪个高度。

    但其实还是有很多自身的障碍,对时间的管理、对一些工具的使用(PPT之类,讲课用的东西)之前根本没接触过、对效率的提升(做一件事情花费的时间总是比别人长)。

    之前我对拜访一些人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可能是自我设限吧,尤其是稍微优秀一点的人,怕打扰别人怎么样,但最近好像好了很多,慢慢接触的人多了,我也试着做一些拜访管理,每周要去见谁跟谁吃饭交流,做一个汇总,不断跟外界链接。

    也会有一些人主动链接我,通过我写文章和做演讲,包括我之前整理的那篇公众号,慢慢有一些人会主动添加我,我也在影响着一些人。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少数派,在北方城市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不惯我的想法思路的人也很多,到了这边才发现以前是因为自己之前跑错了场,那样的城市不适合我,这里时不时就会发现刚来深圳的年轻人,时不时就会有人告诉你我在哪里呆的不痛快或城市的局限性就来深圳发展了,原来很多人的境遇都是这样的。

    对以后的规划也慢慢有一点想法了:

    首先不能容忍长时间和爱人孩子分离,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我也随着对未来春藤的学习,越来越理解孩子的教育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重视教育,孩子的教育也是不可逆的,在某一个阶段的缺失对将来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但我们又面临着生二胎的计划,所以我想今年底就把太原的很多事情处理完毕,明年让嘉露和孩子先去淡水,租个房子让郭斯麦到淡水上学,嘉露在淡水备孕,这样她家人也能相互照应,也有她的朋友家人圈子,我也可以经常来回跑,经常能见到她们。然后我们再慢慢往深圳过渡。

    另外我还想让你支持在深圳在买一套学区房,听了这么多课程,学了这么多内容,在深圳的这段时间也亲历了很多关于房产的事情,尤其是学区房,深圳始终面临着学区房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我的思维也越来越认识到:一线房产核心地段的价值所在,现在想想我们年初还在考虑光明、龙岗的房子的这种思路也是比较欠缺的。我们的邻居有时候在群里互动的时候,大家很少回去讨论惠州、东莞、甚至龙岗、坪山的房产价值,所有人的眼光都放在福田、南山前海和保安,在这个片区待惯了的人是不愿意去更远的地方的,而还有更多人想要跻身前海片区,前海有几个小区号称腾讯小区,因为住的全是腾讯的员工,而且都是学区比较好的房子。

    我们老师也一直在呼吁要买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还有要杠杆买房这两个维度,而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是完全可以实现第二套也是3成首付的。

  换个角度想,随着通胀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又有需求和购买力的支撑,这里的房产最坏也是不涨,但跌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在不跌的前提下,已经可以算是最好的投资标的了,把握好最坏的处境,那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涨幅的收益多少都是惊喜。

    星佳的家庭条件并不特别,从去年到今年他家已经做了4套房产了,而他们所运用的那套理论,核心在于把控资产和负债的比例,好比让一把弓发挥他最大的张力,在没有折断风险的前提下,这样能达到他最大的威力。然后就坐享时间的复利。

    现在社会资本的能力远远大过人力的努力,也就是钱生钱比人生钱的速度要快很多,因为一片雪花是没有势能的,如果手里是一个雪球,那他才有越滚越大的可能。而我目前也在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因为要用杠杆,就需要把个人征信、流水培养好,我还买了一家空壳公司,把公司资质、信誉也要养好,这样才能储备杠杆的能力。

    最近我也在梳理房产的一些自己的看法,等内容多的时候一并发你。

    近期的钱用的挺快的,因为这个阶段是用钱换资源的时期,生涯规划的学习花了三万多,买公司做税务也会有一些费用,更多人情关系的维护和建立方面的支出也增加了很多,但钱换资源相对比较节省时间,想要把所学的东西变现还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

    有时候我们稍微思维做一下转变,金钱不过是一串数字,把他换成资源、换成对自我能力的提升、换成服务、换成对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才能体现他的价值,深圳的学区房之所以很稀缺,是因为你所住的房子对应的学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深圳小学是积分制的,必须拥有本区位一套房产多少年才能上本社区的小学,不提前做规划,等准备上学的时候再买已经来不及了,这里有一半的学生初升高是上不了高中的,只能选择专科或别的,而只要上的了一个好高中,有90%概率就能上的了985、211大学,所以孩子初中的学校选择,对他这一生的人生高度就有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也是学区房只会越来越稀缺的因素。

    我在这边一切都好,想想现在的状态和过往的经历一切都是值得的,没有之前的不断学习的累积和认知的提升,我也不会有发现的眼光,也不会去给自己做一系列的规划,也不会有和很多人链接的欲望,换做两年前的我,即使身处深圳,也可能是迷茫的状态,不知自己何去何从,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另外我的这些想法有时间我们可以再碰一下,我需要得到你的肯定,不然也没办法执行~~~

                                            祝:秋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