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想法

心里很苦的人,如何面对甜?

2020-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长翅膀的文字

      有一种甜蜜,让人无法拒绝;

      有一种甜蜜,却让人只能拒绝。

        年少的时候,经常有操着外省口音的人来村里挨家挨户讨饭讨粮食,说是因为家乡旱灾或是受了涝颗粒无收,逼得没法才靠这个暂时维生。那时人心淳厚善良,不像现在这样有很多人昧着良心靠讨钱来挣钱。

        那时候村人们虽然经济和物质还不富足,却都愿意匀出一些救济受灾的外乡人。有的给点钱,有的给点米,有的给面粉,有的给红薯。可是他们都不愿意接受红薯。渐渐地,村人们对来讨饭的外乡人有一种偏见,说他们嫌红薯重;也有说他们是骗人的,要是真的受灾了,干嘛还拒绝红薯。

        直到这几天自己早饭吃蒸红薯,才让我想起那些外乡人拒绝红薯的事来。心里也就突然明白了他们拒绝红薯的原因绝不是因为红薯太重,而是因为红薯太甜!

        《 奇葩说》里柏邦妮曾经说过一句话:心里很苦的人,得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呀。马东说:心里很苦的人,其实只要一点点甜就可以填满。可是我却觉得,心里很苦的人,会本能地拒绝甜。因为不确定,因为太缺乏甜,会担心会害怕甚至会恐惧那一点点甜只是稍纵即逝的幻象。尝过那一点点甜,会更难面对失去那点甜之后的痛苦。

          讨饭的外乡人不是嫌弃红薯重,而是害怕尝过红薯的甜之后,会觉得生活的苦更难熬。就好像一个受过情感伤害的人,很难重新接受一段新的甜蜜的感情,怕它是不真实的,怕它是昙花一现,怕它不能长久下去。

        《白鹿原》里鹿兆鹏把自己也稀罕的冰糖分给黑娃吃的时候,黑娃接过冰糖就顺手扔在地上,并对兆鹏说了一句话:你要天天给我吃这东西,我就不给你扔掉!

          如果我是黑娃,我可能也会扔掉冰糖。冰糖甜,是好东西。可是吃过之后再也没有了,会让人更难受。如果我是那些讨食者,我或许也会拒绝红薯。面粉,大米,红薯都可以充饥,但红薯的甜让人难忘。

          当然 ,黑娃可以把能吃上冰糖当做目标努力,讨食者可以稳定下来之后自己种红薯吃。每个心里苦的人,不必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甜,也不用拒绝那一点点甜,努力变成拥有创造甜的能力,并可以持续给予他人一点甜才是真正的无拒。

      红薯很甜,我喜欢。吃完之后心里满足,不想吃了就不吃,想吃的时候自己可以买。自己有能力买才是自己的给予自己的最恒久的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