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与酒
诗词盛行的唐宋,名家遍地,李清照是其中为数极少的女词人,也是我最崇拜的的偶像。她的词即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的灵动轻盈。又有“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豪迈恢宏。但是细读李清照词,我发现一个很有趣也耐人寻味的亮点,就是酒,在词人的生活和诗词中的微妙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生活中处处都有酒的影子。游玩要喝酒,“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玩的尽兴与否是与醉的深浅有直接关系的,喝到断片迷路为最高境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你看,踏雪寻相,必是有美酒相伴。梅花开了,赏梅花,自然更离不开酒,“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还担心明天要起风,应该是浅尝未醉。
清明节,春暖花开,万物以荣,词人“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扶头酒乃晨酒,早上起床就喝酒,而且醉了,词人对酒的依恋和渴望,不是我们常人所能理解的。
重阳节要喝酒,“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重阳节,思乡思夫,自然要借酒浇愁,花香酒香盈绕,更显的意境悠远深长。
上巳节要喝酒,“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沉郁苍凉,感慨万端。心有千千结,唯有酒可解之。
思乡要喝酒,“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乡愁多么令人伤感苦闷,以至大醉。
离别要喝酒,“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是写离情的高手,心有感,物皆著我之色彩,可见词人喝的即是酒,也是寂寞。且“随意怀盘虽草草”,这明明是光喝酒不吃饭的节奏嘛,对酒的偏爱甚至影响到词人的健康,愈发的“人比黄花瘦”。
篇篇读来,女词人对酒的喜爱和依赖跃然纸上,由花好月圆,盛世安稳到中年丧夫,国破家亡。随着词人的生活境遇,逐渐从呼朋唤友的小酌微醺到孤独寂寞的凭栏独沉醉。清瘦雅丽的小女子,用杯中酒唏嘘着她的心声和愁怨。
一直觉的酒是男人的专属,与温婉清丽的女子无缘。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一个女人的才华和酒品堪与士大夫比肩,李清照的胸襟和气度不是常人可以思量。十八岁结婚,在最美的年龄遇到对的人,两情相悦,缱绻而美好。中年丧夫后遇渣男,不顾世俗,奋起反抗,因离婚坐牢。乱世颠沛,尝尽冷暖,却依然守住初心,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势,足以让男儿汗颜。
现在,酒已经是普通的不可缺少的生活品,推怀换盏的热闹场所,也不乏女人的身影。但是能像李清照那样写出绝世之作的再没有第二人,可见一代奇女子柔弱纤瘦外表下,自是有傲人的风骨,即端起酒的烈性和绵厚,又铺的开江山如画,家国情怀。
李清照的公公曾任当时的宰相,按现在的眼光看,李清照是标准的官二代,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公众人物,一言一行皆是焦点。但是李同学酗酒,赌博,无子,此等任性不用说是古代的士大夫阶层,就是放在当下也是众人口诛笔伐的焦点,不是出门戴个帽子墨镜就能解决的。可是李同学硬是活出大女主的姿态,这就是我辈需要时时揣摩而后仰视的所在。
有时候会痴想,如果没有酒,会有怎样的一个李清照呢?眉目之间的灵动,笑容的娇憨,情思的幽远,刻骨的思念,是不是会逊色呢?
词人和酒,真的是灵魂之交。她不是把日子过成诗,而是把自己活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