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传》观后感-2020-09-27

2020-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派克的意中人

“事实比虚构的故事有更为深沉的戏剧性,向来如此”。——张爱玲

    读书可以开阔眼界是真,当你捧起一本书开始阅读,你仿佛也跟着作者主人公体验了一次他人的人生,去年买了一本《红楼梦魇》由于看不懂,现在那本书还安静的躺在书架上,所以,想从传记这里开始,了解下作者,的确看完之后,也更加喜欢张爱玲这个喜欢艳丽色彩、不善与人交流、敏感聪慧的女孩。

   其实往往现实比虚构的小说更加残酷,也曾经有人说戏剧来源于生活。张爱玲我想就是个特别贴近生活,现实社会中的人,她写的大多都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也是看来这本书,我才知道张爱玲的奶奶是李宏章的女儿,也就是说她是贵族的后代了。张爱玲的父亲就是那种温文儒雅的书生,但是他们那个时代是告别旧时代迎接新思想的时代(“五四运动”),本来照之前的发展,张爱玲的父亲应该也是如同之前一样通过科举考试然后去做官,可当时取消了科举考试,父亲那一辈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一时也没法接受新的想法。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名字很好听,或许就如同她的人一样美丽崇尚自由追求自我,在中国古代,女性地位是非常低的,男尊女卑。父亲和母亲的结合不像我们现在一样的自由恋爱,而是父母之命。在那个时代女人即便是和丈夫的感情不好,或者丈夫亡故,很少有离婚或者再去寻找新的生活,什么‘贞洁牌坊’这些无用的鬼玩意,一个女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如果两个人彼此相爱那至少也是充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的,如果婚姻里没有爱,那我想再好看的美人儿也会枯萎凋谢。但是当时很多女人的命运就是这样,男子可以娶妻纳妾,对女人呢,要求要守妇道,要求你三从四德,总之,那个时候的女人很可悲。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个崇尚女性自由的人,所以一直以来她都都想把女孩朝西方贵族淑女的方向发展,给他报烘焙、厨艺、贵族礼仪,但是似乎这些爱玲都不感兴趣也学不会,好在,张爱玲喜欢学习,母亲或许一直都期待张爱玲能考上好的学校,也许这是作为她母亲本人内心的遗憾,中国大多数的父母或者都是这样,父母身边缺乏没实现的愿望,总希望寄托下一代,下一代可以帮他们实现,他们就会很开心。张爱玲和母亲的关系就像是个陌生人,不像平常人家的母亲,总会称赞自己的儿女,说一些鼓励的话,在母亲那里,张爱玲很期待母亲赞赏她,可是黄逸梵似乎从来没有夸奖过这个女儿,更多是教育,所以或者母爱的确实,也使得张爱玲更加敏感,不过,自古艺术家都是敏感异于常人的。

   一直以来,写的东西,思绪都是乱的,想到什么就敲出什么样的文字,这也是我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很欣赏那些逻辑清晰有条理的作家或者常人,因为我总觉得他们看似循规蹈矩实则是能让你跟随故事天马行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