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如何写文案和拆书稿

如何写出优质爆文?

2020-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阅读写作研习社
四个关键点

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环境。

在大多数写作的情况下,有几个点在内容方面就必须要被突出:

第一个是人物

第二个是故事——也就是情节

第三个是背景

我们在做自媒体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写作的目的

第一个点——人物。

写人物的高手,

比如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面描写的角色,你都能把它区分开,这是谁。

每个角色有每个角色自己的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甚至是为人处事的特点,都会在他的文章内容当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有些人在做人物描写的时候,你会发现,整篇文章,所有故事里边的人物,重复性非常高,如果说你不用名字区分它们的话,它们看上去就像一个人。


那么如何才能把一个人物刻画好呢?

首先我们要抓住的是人物描写的关键。

人物描写一共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个是有用,

第二个是有识别度,

第三个是有主次。

第一个我们来讲一下有用:

什么叫做有用?

你一个人物出现在文章里,一定要起到一定的作用,要么他对情节有推动作用,要么他对里面的主要人物有衬托作用,不然的话这个人物就可以被你删除。

接下来是有识别度:

有识别度,就是你这个人物,需要在外貌也好,性格也好,或者说特点也好——和别人不同。

就是哪怕我不看他的名字,我光看你对于这个人物的一段描写,我就能知道他是谁,这叫做有识别度。


第三,有主次有主次。

你一个故事里面有主角,有配角,你要分配不同描写的程度。

不要一个配角,因为由于你对她心生偏爱,篇幅占的比重却还多,这样的话就分不清主次。

我们说完人物描写的关键之后,来屡屡如何表现人物的特点。也就是说如何表现一个人物的识别度,怎么刻画人物,这个人物才能更具识别度。

外貌,性格,标签。

外貌这一点是叫你可以从一个人的外貌描写来突出这个人的特点,他不一定说,作为故事里的角色就一定要长的好看长的,星目剑眉,五官精致。

只要一个特点,要么他嘴唇边有一颗痣,别的人物都没有的,就他有。

要么他耳朵左耳戴两个耳钉,这也是他独有的,或者说他脖子上有一道疤痕,或者右手的手腕上有个胎记,这都是属于可以突出一个人物外貌特点的。

相比是那些只会用,轮廓明显,五官端正,这样来形容的角色非常非常有特点。

外貌描写,你不能拖沓。

比如说你这两个角色都长得非常好看,那你可以通过性格描写,来进行刻画。

那性格上的话,你赋予一个人性格,无论他是外向还是内向,她是开朗还是沉闷,或者说他就是性格非常古怪,压抑的那种个性,你都能在通过对人物环境或者说情节的一些表达,把这个人物给刻画出来。

当然如果说,短篇的公众号的文章,没办法把一个细节刻画得多深入,那你可以用第三种方式:

贴标签的方式往他身上贴——

这个人比较,正直,或者说这个人是一个非常热血的人,非常内向的人,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

以这种贴标签的方式,让大家一下就记住你这个人物到底有什么性格特征。

那么通过人物描写的几个关键词,以及如何表现人物的特点,这两个部分呢,我们就能够知道如何把一个人物刻画好、突出,好让每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的个性,接下来容我讲完我们来讲故事。

很多刚入门的作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自己内心的情绪当成故事来写,他会把自己所想的一五一十,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点都写出来,这样不仅会逻辑混乱,而且故事性不强,然后表达得非常的平缓,就导致这个故事,又长又混乱,又不去可读性。

其实作为一个故事,它需要有情节,有详略的分布,也要有你核心的观点在里面。

故事需要具备的三个特点:

第一个是一波三折,

第二个是详略得当,

第三个是有观点。


首先我们来讲一波三折:

一个故事,要么需要有一个情节的对比,要么是有一个情节起伏着,有这种一波三折的情况存在,才会使故事变得精彩。


接下来是详略得当:

详略得当是指,我们在举例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它的详略程度,有些时候我们可能,对一个观点想出了两个支撑的例子,那么这两个例子,哪个例子更有说服力?我们就把那个例子多写一点,另外一个例子少写一点,甚至两三句话,直接带过就好,这种叫做详略得当。

你不能说,一个观点我想出来了三个例子,我不管他有没有说服度,我就觉得三个都很好,三个就写了2000字,然后第二个观点发现写不下了,然后随便马马虎虎写一些,直接把文章完结帐的话,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虽说在我们写例子,或者说在塑造情节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重要的是对故事情节有推动作用,或者说对关联有支撑作用的。这样的故事就着笔多一点。

那种并不是那么重要,其实也没有特别多的说服力的例子,或者说本身对情节没多少推动力的故事呢,我们就少写一点。

让这个故事有节奏性的一部分的详细点,一部分能省略一点,这样的话读起来会更有味道。

最后一个是有观点:

所谓观点的,是你一个文章的核心。

这个观点需要用怎样的方式在文章里面表达的,第一需要坚持,第二个是需要一些总结性的话。

尤其是在公众号文章当中,你不能说我把例子写完了就放那儿了,啥都不说。

你一定要进行一些总结。基本上每篇文章都得有两到三句比较经典的话,我们称之为金句,这些金句呢你觉得,你总结的非常到位,就一定要把它记得加粗,让你的观点能让读者一眼就看到

如果说你现在暂时还停留在一个写不出金句的阶段,那你就把你的观点用一两句话总结一下,分一段出来,把这个道理,用简单明了的话说明白了就行。


为什么说要有一个观点:

就是你讲完故事之后你得让读者明白你在讲啥,或者说。

就算抛开公众号而言,你在写一个小说的故事,那你最后是不是对一个人物的事情刻画完了之后,你要么赞颂他一下,要么就对他的一些恶劣行为进行一个总结。这样的话,大家才知道你在刻画的这个人物是怎么样的。

因为不是说每个人,都能一下子领略到作者的意思,况且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说你做这个观点一定要记得强调一下:

在情节里边这样的话,起到一个总结的作用,对下一个故事来讲,也是一个推动,还有铺垫的作用。


讲完故事之后,我们讲下一个部分:背景。

背景,分时间背景,人物背景,还有故事背景。

为什么要强调背景?

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对于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故事的背后,他们每个人的表现状态,他的这个社会的形态意识是不一样的。

把你的这个人物放在故事里,故事有放在大背景下,然后让你的故事和人物的表现都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无论是时间背景,人物背景。

人物的话,可能是他的身份地位的吧。

故事背景就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场合符合这个大背景,你才能让这个故事具有说服力。

虽说从开始到现在,我们从人物讲的故事才讲到背景,是一层一层叠进去了,我们把人物要放在故事里,把故事要放在大背景里。

然后谈背景:

首先我们考虑背景是正确的,然后背景里面需要有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人物需要怎么样表现,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东西。那这一套完整的体系最终要表达的,其实是你作者的一个写作目的。

目的一共有两方面:立场,三观。

所谓立场,就是当你在描写一个人物,或者说一个故事的时候,你所站的这个立场,不可能说,每个人物的描写都是中庸的刻画,总有人误会,褒贬,左右。

故事有褒贬,你一定要把你的立场站明白,你的读者才知道你到底要表达什么。

另外你所写的每一个故事每一篇文章,其实它是反映了你作者的一个三观,无论是你的价值观也好,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好,他会从你的故事里面折射出去,所以你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样的,或者说你要明白你要给你的读者带来什么样的观点。

你要知道,作为作者是要对自己的读者负责任的,你写出去的东西可能会影响很多人,所以一定不要把一些非常扭曲的观点带给读者。


如果你要把文章写好,写生动,写得有声有色,那一定要把人物刻画好,然后把故事的情节展现出来,最后放在这个正确的大背景下,以此来表现你的立场,还有三观。

这几个关键点讲完之后呢,我们来讲我们的六个公式,也就是在我们副标题里面出现的那六个写作的公式:

写文章有没有套路?有一定套路,但是公式只是仅供参考,是仅供现在刚刚入门人的参考,而不是说你以后只能按照这六个套路来。写作是一件自由的事情。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写出爆文的五个公式:

第一,

第一个观点亮出来,支撑故事。

接下来的观点以推进推进到观点二,可能是一个递进,也可能是一个叠加。

之后能再写出支撑第二个观点的故事,进一步到观点三,加上支撑他的故事。

这是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套路,可以根据这个有点像高考作文的方式,进行写作。

第二种,

观点1加故事abc,再加上对观点一的强化:

其实他整篇文章只表现一个核心观点,这个核心观点通过了abc3个故事作为支撑。

之后他把观点一进行一个强化,并且可能会把观点联系生活,从一个简单的观点升华到了想法或者说价值观的层次,让这个观点更深入人心,更有说服力

第三,

故事ab加观点1。故事c加观点2。

讲个故事:一个比较详细的,一个比较简略的,那么这两个故事共同支撑一个强有力的观点。

比如说我今天要论述的观点是早起的优点。

有人说早起能让我们的一天加长,让人更有精神。这个时候呢,可能有人会说早起会让你,头昏,或者说让你下午没有精神,这个时候我就需要一个观点来进行补充,就是说,用你的观点,去说服这个所谓的头昏下午没精神的这一部分人。

那怎么进行补充?

说有人说可能会出现头晕或者下午没精神的情况,那实际上是因为睡眠不足,这就是我的第二个观点。

睡眠不足,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头天睡得晚,所以说我更早起,因为早起的话能让我,晚上感到疲惫,那我晚上早点睡,这个时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性循环,当这个良性循环形成的时候,自然这个头晕或者是下午困的事情也就不会存在了。

那么通过这样的一个,反面观点的反驳,还有补充之后,对于我这个早起是区位优势的论点,求有了第二方面的承载,这样的话我的说服力就更强,这个观点就更明确。

第五,

故事a加观点,加方法论,接着故事bcd。

这是最常用的写作公式。

如果一篇文章干货的部分会比较多,那么写干货的部分的话,你不可能一上来就要完成你的干货12345。

这样的话会,显得非常的枯燥,像在看说明书,所以在前面稍微的添加一个故事,让这篇文章更有可读性。

这个故事可能是别人提的问题,或者说最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小事,在写一篇读书笔记要怎么做的,可能是最近刚好遇到一个人发生了什么事。

那就需要具有一个特点叫做普世性,就是能戳中大多数人的痛点,或者说是属于大多数人都比较焦虑的一个问题。

然后这个故事a讲出来的话,我就提出观点,就是说如果说你想要把文章或者说把书读了之后,记住一定要写读书笔记,这只是笔者的观点。

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数据分类,

第二,整理,

第三,在阅读的时候要找出重点,

第四,画出思维导图,

第五,进行笔记的整理,

通过这五个方法呢,你的笔记就会变得更科学。

这一篇文章就这样被拆开了。

当你需要写方法论的时候,这是一个比较简单而且比较好用的公式。

第五,如果你的文章重点,是热点。

如果说你要把这个热点问题写得与众不同的话,你必须是一个有观点的东西。

观点是什么呢?就是你在这个事件里边的一个看法,一个就够了。

那么如何把这个热点和这个观点结合?那就是我先把这个热点部分提出来描写一下,大概用三四百字的篇幅。

观点亮出来了,下面会讲两三个故事来支撑我的观点。故事一讲完了,接下来是故事二,故事二需要和故事一形成一定的对比。来把我的观点加强一下。

最后回归到热点,再把我的观点强调一遍,这篇文章就写完了。

那这其实只是写热点文章的一个方法,这样的方法的话能让你脱离事件本身,而是从事件里面出来,表达观点,从这一个观点里边讲出更多的故事,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通过这样的方法去写故事的话,你的整个文章热点文章就不会和网上的文章写的一样一样的。

大家都在剖析这个事件,而通过你自己独特的一个观点,你能来把这个热点事件编成一篇观点文章,把你的这个想法传播出去。

最后,第三个部分就是写文章如何进行复盘。

第一点是数据,

第二点时同类文章对比,

第三点是读者反馈。

复盘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过程。

第一个部分是看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话,微信公众号后台有很多数据分析,包括你的阅读转发,24小时阅读,读者的用户增长还有用户的比例,包括用户的机型,就是手机来源地区,都会反馈给你看,你看的时候,要知道它每个数据背后代表的是什么。

阅读率一般由什么决定?

就是说如果说在转发,同等的情况下,阅读率70,大部分是取决于你这个文章的,选题切入角度,已经有题目的精彩程度。

什么叫做选题的切入角度,就是说你这个文章切的那个点,是否能戳中读者的痛点。

如果说你这个观点比较偏僻,在某一个精细的领域才会,存在的观点的话,就可能大多数人并不能get到你的点,自然也就不会去点开这篇文章。

另外的话,这是切入点,就是这个文章的题目。

【详见上一篇】

转发的话,其实是取决于你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否能打动读者,一般说内容写的好的,或者说写得精彩,有爆点的,转发率都会偏高,能提高你的转发率,转发率到一定程度的话,实际上是能把你的阅读量带到很高的。

而且大多数的爆文其实是取决于转发,而不是取决你本身的粉丝基数。

后台的一个数据分析,包括一个涨粉驱使趋势,如果说一直保持稳定上升的话,说明你文章的质量其实还行,比较有信誉度的,若出现了下降的话,你要看这篇文章是不是,出现了质量的下降,或者说观点和你的定位严重不符,导致读者的流失,这也是你需要去关注的点。

查看同类文章作比较:

什么叫做查看同类文章?

比如说我写了一篇文章来讲。搜一下百度上能不能有同类型的文章就是阅读比较高的,或者说报文看看别人是怎么描写的我是怎么描写的相对于表达观点还有描述情节上,我是不是和别人还有差距,那这个差距到底差在哪里你去进行一些比较修改。

最后是你要多去注意读者的反馈,

把这些反馈总结起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的话也能帮助你进步,而且能提高你和读者之间的互动程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