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矫情!一个妈妈用瓶颈思维法处理了一场家庭风波
知识点:瓶颈管理法是我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具体执行步骤简单来说就是:
1、对流程进行梳理
2、找到瓶颈
3、消除瓶颈。
这种快速而根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瓶颈思维事件的开始:
最近气温变化频繁,我感冒了。
我感冒有个特点:感冒的前1-2天,会感觉特别的困和累,所以很容易心烦;但另一方面,我却没有其他明显的感冒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等。因此这段时间,我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懒、脾气不好或者矫情。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小心再小心,但还是避免不了会出问题。
困周日,老公和婆婆忙着做家务,而我负责把孩送去培训班。由于培训班的课时比较长,一到家是吃午饭的时间了。饭后,我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
可此时,小家伙硬是拉着我陪他玩。我只好找老公,寻求帮助。但,正赶上电视里播放他特别感兴趣的一个节目,所以他就说:“孩子想要你,你就多陪一会儿吧。”我又试着将孩子引导到老公那,结果失败了。我试着跟孩子沟通,可小家伙根本就不接受。我只好又找到老公协助,他答应等节目结束后过来。结果,等我回到房间的时候,发现小家伙把我的床弄得乱七八糟,还一面说:“我就是不让你睡。”
于是,我崩溃了。
我把孩子抱出房间并发了脾气,把自己反锁到房间里。孩子的哭声吸引到了婆婆和老公,而我被狠狠批评了一顿。我尝试着去解释,但适得其反。
我的感悟:很多时候是不需要去解释的,因为懂你的不需要解释,不懂你的解释了也没用。
矛盾的处理:
1、恢复精力
此时,我感到很委屈,非常想要解决当前的处境。但,我知道:要想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必须得有一定的精力。所以无论如何,我得先让自己休息一会儿,否则情况只会更糟。
我的经验:好的思维对人的状态要求很高,所以不要在情绪低落精力不足的时候给出判断。
2、辨识出困局
一个半小时以后,我从睡梦中清醒了过来。老公这时走了进来,找到我,给我分析了我、婆婆、他自己以及孩子的想法,他的最后总结是:希望我能改改自己的脾气或者习惯。
由于我有过人力资源工作经历,所以我知道他这个方案是不好实施的。因为改变一个习惯和脾气是需要周期的,最起码三个月,更何况他的这个方案是非常模糊的。换句话来说就是,他意见的解决周期和不确定性太强,这不是我想要的。
但,我如果要老公或者婆婆改,更难。许多家庭纠纷就产生于:希望对方为自己而改变,或者毫无原则性的去否认自己。我要避免让自己陷入这个坑。
可此时,我怎么跟他解释:人是不好改变的这个事实,他都认为我是在为自己辩护。面对困境,要么解释要么解决,可我更喜欢后者。
所以,我只好采取拖延的策略,让他先不管,我来想办法。
3、找到瓶颈
我将整个事件的过程理了一下,发现了一个精力上的瓶颈:在周日中午这个时间点上,大家都很累(除了小家伙),而小家伙又在争取其他的关注,这就是矛盾产生的爆发点,也就是瓶颈点。
4、分析出消除瓶颈的可行方向
想要解决这个,在我以往的工作经验中,最简单方法是:扩宽瓶颈或者给瓶颈松绑。
在这里的拓宽就是:找其他外援(比如人)帮忙带孩子,但这个在我目前的家庭里不可能的。找书籍玩具吸引孩子独自玩耍,有可能,但不能确保有效。
于是,我只好选择给瓶颈松绑这个方向。
在这里,我确保能控制的是孩子上培训班的时间,并且说服孩子换个时间去,远比说服婆婆和老公容易。
5、确认可执行性
我给培训班的老师发了个微信,问除了周末还有什么时间她在上同样进度的班。对方的给出的回复是:“周四下午5:30”也就是幼儿园放学以后。我立马就觉得:这时间段不错,可以有效的分担周末所遭遇的精力瓶颈。
但,这个时候唯一的阻碍就是,如何保证孩子完成幼儿园的作业,但这个作业重要程度跟培训班以及家里的纠纷比,是可以忽略的。
接下来,我顺利的说服了儿子上周四的培训班,又告知了幼儿园老师,而幼儿园老师表示:尽量,不强求孩子一定完成周四的作业。
此时,我知道:我的计划可以确保实施了。
6、具体实施
周一和周二,我和婆婆几乎是处于冷战期。
周三,我把换培训班的事情告诉了婆婆,婆婆的下意识反应就是:“你不知道忍忍。”我只平静地回了一句:“妈,周四下午你刚好可以不做饭呀。”于是,婆婆立马就不反对。
我的经验:换位思考,讲出对对方有利且在意的一面,远比解释有效率得多。
7、效果
之后,我很顺利的完成孩子培训的转变,而孩子选择周五一大早完成幼儿园的作业。
虽然,我从头到尾也没跟他们解释什么叫做瓶颈管理,但知识本来就是在用的过程中,才能看出力量的。
通过这次风波,我们也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婆婆和老公也更加懂得:在我明确表示想要休息的时候,及时把孩子带走。
周末,全家选择一起出去郊游,于是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我的感悟:矛盾并不可怕,解决好了其实就是一次难得的深度沟通机会。
总结:
在原先的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必要性。
在这里,如果我把这场风波上升为问题上升为婆媳矛盾、育儿观念、女性在家庭中的委屈等大问题上,只会让自己情绪更不好,让整个事情更加复杂。
毕竟人与人在思维和观念上是有所不同的,再好朋友也会出现分歧,更何况需要一起分担育儿和养老责任的家人之间。没必要先去解决相关人员的人格塑造这么大而艰巨的问题(多好的心理咨询师都不一定能搞定),再谈家庭和谐。学会彼此相互体谅和分担这才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底色。
在整个风波的解决上,我走了“捷径”,也就是短平快的解决方法。
我知道:如果自己能让当初的表达更明确一些,压抑住给孩子发的脾气,整个情况可能会好很多。这才是让我更加完善的根本。只是我需要时间。
我的经验:快速解决方案和长期解决方案都有其利弊,但只要符合当下要求,并能做到最大程度上的不损害相关人员及周围人员的利益,就是好方案。
除非当事人愿意,否则一个人改变另外一个人是很难的。所以,做好自我管理是改善自我处境最好控制的部分。自我管理完善的过程中,要经历很多的变化,遇到很多的未知。
而无论如何都是对自我所关注内容的把控,也就是及时觉察出自己是否将注意力放在了合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