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生命的活力

2023-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阜欣谢健

唤醒生命的活力

今天,非常荣幸校长邀请到了省教科院的张斌院长来我们学习指导大单元教学设计。

自从2022版新课标颁布以来,大单元教学像是刮起了一阵“龙卷风”,大家都在尝试做大单元教学,到底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呢?其实大单元教学并不是新课标颁布后出来的“新名词”,在这之前,很多人就开始了研究,我们也是非常荣幸的在刘军校长的带领下,从2018年开始做逆向教学设计,当新课标颁布后,我们发现其实我们做的逆向设计和大单元教学设计“殊途同归”,所以在大单元方面我们好像“抢占”了先机。但是,毕竟大单元设计还是开始摸索阶段,我们的设计和实施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地方还是搞不清楚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张斌院长今天的指导,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茅塞顿开。

首先,当语文组张艳老师讲完她的设计之后,张斌院长问到有没有感觉任务设计的有问题,随后他提到了表现型评价任务架构“GRASP”,G—goal:目标,R—role:角色,A—audience:听众,S—situation:情境,P—product:成果,语文大单元设计中的任务缺少了角色、听众和情境,所以这个任务是笼统的,学生是不清楚的。当听到张斌院长将到这儿的时候,我瞬间豁然开朗,想到了我上学期做过的几次数学活动实践课,比如在做《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活动课的时候,学生操作活动的过程非常的“热闹”,每个孩子都进入到了学习的氛围中去,但是当孩子们解决完问题后,得出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公式后,我的感觉是好像一个充足了气的气球应该听到“砰”一声,瞬间爆出彩带,但是真实的课堂是像泄了气的气球,到最后展示的环节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好像活动完了就“戛然而止”了。现在忽然明白了,我的课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缺少了角色、听众和情境。为什么让学生做这个活动?解决了这个活动学生能做什么?解决问题到底是用在什么地方?这也就是今天张斌院长提到的,大单元理念下的任务活动一定是让学生经历、创造,真正的去解决真实的问题,这也是今天对我来说第二个真实的感受。

在我说完数学大单元的设计后,张斌院长给与了肯定和鼓励,也给我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虽然下午在修改的过程又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整体的收获是巨大的。尤其是张斌院长提到为什么新课标强调素养导向,素养的落实过程就是让学生去做,没有学生真实的经历和创造就不能形成素养,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传统意义的课堂,转变学习方式,目的是转变学生的生活方式,唤醒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大胆地、潇洒地完成任务,感受学习的意义,真正实现育人为本。张斌院长反复的提到要相信我们的孩子,就让他们去创造,唤醒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唤醒他们的生命活力,我特别喜欢“生命的活力”这样的描述。是啊,今天的孩子们失去了很多的乐趣,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无法自拔,那是因为孩子们“无事可做”,或者说没有“兴趣爱好”,这也是时代造成的一种局面。所以,我们的课堂需要改变,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让他们在创造中成长、学习、进步,成为最好的自己。

张斌院长深入简出的描述,让大单元设计上升了一个层次,只有以学生为本,真正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才能改变课堂,才能落实大单元教学,落实核心素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