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中医史--李经纬》书评

2024-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花雪白芷

        昨日本人刚读完《中医史》这本书,虽然本人并非中医专业出身,但是读完之后我认为这本书无论是对与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中医的爱好者们,这本书都可以作为必读入门书目之一,我给的评分是8.8,下面我会讲讲这本书的优缺点,以及我为何给出这样的评分,希望能给其它的读者带来参考意义。

        《中医史》这本书介绍了中医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医药的起源、中医与巫术的关系、中医学科作为官学的兴盛衰亡、少数民族的医学发展史以及与中医的交融、中医与西医在近代的纠缠斗争史。

            在介绍中医来龙去脉的过程中,本书在叙述手法上比较出彩,介绍了诸多中医大家以及他们的作品,通过他们将历史的发展脉络串联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各个分支点点滴滴的进步。并且这对于中医初学者也是福音,至少对于我这样刚刚起步的中医爱好者来讲,许多中医大家和中医古代典籍我们是知之甚少的,如果以后想要查阅古代的相关典籍,这就是很好的一部活字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如何将这些古代典籍重新整理出版,将其中精华萃取出来便于当代年轻人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这可以给当前有志于在中医这条道路上发展的人很好的指导,我想这也是重建中医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思路。以我自己通读该书全文之后,虽然书中介绍的很多书籍我已然忘却,但是我知道黄帝内经、伤寒论几乎是最重要的经典,那么以后我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一定会将这本书反复诵读记忆,打下自己的中医基础。

        该书在内容上我认为出彩的地方有四个:

        一个是民国政府时期中医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已经到了当时的政府要废除中医的地步,如果不是中医在中国各界各派人士奋勇相争,恐怕中医会永远不见天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而之所以会废除中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医学界的话语权被西医的代表人物长期把持,导致中医一直处于深受打压的局面,我觉得这段历史可以进一步深挖,这甚至可以看做是中西方文明的交锋,也是传统的以人为本的古典医学与以贩卖药物为准的现代西方医学的政治斗争,而且我认为这种斗争是广大人民自觉维护中医形成的,是人民觉醒的一次历史体现;

        另一个就是他详细描述了明朝中医在外科方面的发展,我通读过之后甚至有一丝丝的自豪之感,因为我在阅读明朝的历史中发现,按照现代西方医学这种精密学科的划分,明朝在相关方面的发展并不逊色,甚至我认为在当时是引领时代的,而这在以往的教科书上却鲜有提及,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古代中国,或许它并没有教科书上讲的那么不堪;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打破西方中心论的观念;

        第三个就是他描述了我国多民族之间的医学的相互融合,以及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为双方都带来了双方各自本土的药材,丰富药材的种类,同时还有各种医术的相互融合学习,这明显可以加快医学的进步,这也说明真实的历史往往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尤其文明发达的时候更是如此。书中最让我感到震惊的地方之一是就是道家祖师葛洪撰写的一些书籍在很早的时候就已流入欧洲。

        第四个就是他对中医发展的态度,他认为中医应该梳理自己的发展脉络按照过去以往脉络继续坚持发展下去,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西医的标准去评判拆解中医,这样中医会显得不伦不类,而且中医的效用也得不到公正评判,我个人非常支持这种看法,我认为中医就按照自己过去的思路继续往下搞,同时现代科学可以作为一种紧密的观测手法或者工具去辅助检测中医的合理性。不仅如此,中医要提出自己的标准,并且在这种标准上可以见到成效,这会重新让国人拾起对中医的信心,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会自愿加入到中医的队伍,实现中医队伍的更新迭代,良性循环。

         美中不足的是估计李先生的年事已高,他的一些叙述明显有上世纪的色彩,另外有些表述过于官方,作为官方公文告示很合适,但在历史的通俗读物出现感觉过于书面化,稍显枯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