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谢亚楠坚持分享879天:要求

2020-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谢意

约练外化(34)

外化技术的流程:

一、前期工作

1、获知来访者的大致情况,判断是否适合使用外化技术,然后向来访者介绍,与来访者确认;

2、确认后与来访者确定要外化的内容;

3、给要外化的内容命名,让问题与当事人分开,这样可以让当事人从问题中跳出来,以便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

4、命名后请当事人选择一个合适的玩偶,然后请当事人将它放在自己身边感觉比较舒服的地方,用起的名字向玩偶问好。再请来访者看着它,慢慢的感受。

二、获取信息的问话

1、(承上条)不知道这个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2、它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

3、它到来的这一段时间你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4、你们有没有相处的比较好的时候?

5、你们都是怎么相处的?

6、它的到来给你带来了哪些不一样?

7、这些不一样是怎么带来的?

8、它可能会期待你在接下来有什么样的变化?

9、在接下来你准备怎么样和他相处?

10、当你变化的时候谁会最先注意到?

11、他注意到你的变化后可能会说什么?

三、和要外化的内容对话。

    告诉当事人接下来要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要外化的内容进行对话,然后选择新的玩偶

代表自己。

  (一) 入角: 让当事人想象自己是那个问题,然后以问题的口吻(用来访者给问题起的名字)和咨询师的对话。

1、用问题的名字向它问好;

2、刚才你的主人说了许多关于你的话题,不知你听到没有?

3、听到你主人对你的描述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4、我刚才从主人那里听到了许多你的信息,现在我想从你这里了解更多一点,可以吗?

5、你是什么时候来到你主人身边的?

6、你来的这一段时间都是和主人怎么相处的?

7、请看着你的主人,此时此刻,你最想告诉主人的是什么?

8、你刚才对主人说的那些话以前有没有告诉过你的主人?

9、在你看来你们有没有相处的比较好的时候?

10、请问你们平时都是怎么相处的?

11、你的到来给主人带来了什么不一样?

12、你最想让主人看到的是?

13、你期待你的主人在接下来有什么样的变化?

14、主人可能怎么做就会有那样的变化?

15、谁会最先注意到你主人的变化?

16、他注意到你主人的变化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17、你把这些告诉你主人后的感受是什么?

18、在结束之前还有没有什么要对主人说的?

19、主人给你起的名字你满意吗?如果不满意,你期待他给你起个什么名字?

(二)去  角

角色再次转化

1、通过刚才我与你,以及与问题的谈话,你的感受是?

2、你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或者比较有触动的地方有哪些?

3、你准备在接下来有哪些不一样?

4、通过你的这些改变,问题可能会有什么不一样?(此处如果恰当的插入时空对话效果更好)

5、最后,询问现在看着问题的感受,向问题表示感谢,并再见!

6、请来访者总结:收获、反思、感动、感受!

当问题被接纳、被珍惜、被尊重、被看到时,当事人的力量就会更加的强大,咨询的效果也会比较理想。

听书收获:

1.对于多加停留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发现例外不要马上转化,有意识创造的例外比偶发性例外价值更大。

2.不要比当事人更积极,不要比当事人更努力。

3.因应问句应用得为是最好的自我赞美

4.不同步的状态好,比深陷泥潭和伫立岸边。一滩烂泥无法拉起,反而是伤害。做个太阳,温暖陪伴,待烂泥慢慢变硬,再尝试拉起。

5.做个好的咨询师,耐心的品质和看见的功力很重要。

耐心对待所有尚未解决的事情,努力去爱问题本身。

案例分析:

再次回看案例《愤怒的母亲》。

当一个母亲把所有的精力都给了孩子,对于孩子来说,这不是爱,而是一种控制。最好的陪伴,不是时时刻刻在你身旁;而是在你需要我的时候,我能出现在你身边,在你心里。

只是我们好像都做反了。

或许我们需要去觉察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从一开始,你的陪伴,是为了给到孩子支持,还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某种需要。

第一点: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是否平衡?

在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扮演着三种不同的身份,孩子,丈夫或父亲,妻子或母亲。

第二点:当家庭中的角色关系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会发生什么?

除了各种问题的产生之外,从系统观的角度去看,当家庭中的关系角色出现缺位时,一定会有人站出来平衡关系。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回归自己的角色是保持家庭关系平衡的关键。

第三点:当在家庭中遇到问题时,如何沟通才能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首先,是如何真正理解对方要表达的内容?

要理解对方的表达,那就要看到一个人在表达的时候,在一句话里,它可能都包含着的哪些基本信息。

第一个,是语言的内容层面:

也就是一个人在叙述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第二个,是语言的情绪层面:

当一个人因为排队被人插队时,生气地说出“你给我走开”;和一对情侣在打闹时,女孩被逗笑着说“你给我走开”。

同样的一句话,但它在情绪的感染下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

第三个,是语言的需求层面:

也就是一个人他在说这句话的背后,心里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当我们能够识别一个人在这个三个不同的语言层面所表达的信息时,我们便能够读懂他在向你表达一个怎样的事情,他对于这个事情真正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他对你表达这件事情背后他的需要,是希望你能够理解,还是希望你能够为此改变。

除此之外,如果你还渴望继续深入,便就到了对于语言表达的:

第四个层面,也就是语言的指向性:

人是存在在关系之中的。

当一个人在表达时,他一定会有一个试图表达的对象。去找到他要表达的对象,就意味着找到他在哪段关系中存在着的“未完成的事件”。

而语言的第五个层面,是关于语言的模式:

例如一个人在表达的时候总在重复着“虽然...但是...”这样的语言模式,这种模式的背后,也在象征着他容易优柔寡断,思前顾后的个性特征。

当我们了解到语言中存在的五个层面,也就解决了我们的第二个问题,如何能够正确理解对方的表达。

最后,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呢?

其实,当我们真正能够理解了对方表达背后的意义,也就自然能够理解对方,知道对方需要怎样的回应。

总结起来,在回馈的语言中,它一定包含语言的内容层面,情绪层面和需求层面。

例如,当妈妈看到孩子因为换班后不适应新的任课老师的讲课风格,而跟自己抱怨时,利用学习到的语言表达的五层面,现在可以试着给到这样的一个回馈:

孩子,我听你和我说了很多对新的任课老师的不适应,还有对原先老师的喜欢。

——(内容层面的反馈)

看起来你现在的心情有些沮丧,这让我心里也有些难过。

——(情绪层面的反馈)

妈妈很高兴你愿意和我分享你的事情,尽管你和我抱怨了这么多,但这也让我看到你对这门学科的重视,你也并不希望因为更换新老师的原因,而让自己的学习被落下。

相反,你现在也在做出比原先更多的努力。妈妈看到你在努力调整自己,让自己适应这个新的阶段。

妈妈也知道这个过程可能不会那么顺利,你可能会变得沮丧,会难过,这些妈妈都能感受到。

但妈妈会一直支持你,当你需要我帮助的时候,就和我说,好吗?

——(需求层面的反馈)

这就是在沟通当中对于不同语言层面的把握和反馈,回归本质而言。

当一个人真正能够做到换位体验和换位思考时,首先他的自我一定是强大的,同时能够去承载和感受别人的情绪,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清醒,了解对方内心真正的需求。

从而,用真实的自我,和对方真诚地表达心中的感受和想法。

晚上听了一个《三十岁女性如何对待亲密关系》的讲座,尽管早已过了三十,可是再听这些内容,有了和三十不一样的心境,更主动地把控自己的幸福。

尽管还是在拖拉,不过还能坚持群里分享,每天十分钟左右,也挺不容易的!

很多时候很多事没做的时候,想很多困难和借口,不想不愿没时间,真要去做了,也便做了。

不管是早早完成还是拖拉完成,先完成就好。

我对自己的要求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