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杂谈

秋的记忆之一

2020-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挥手之间的专栏

又是一年的秋天,河滩上的白杨树叶已经开始泛黄,大片大片的花儿也已经凋零。秋天,总是让人想起萧瑟,孤寂,寂寥等词。面对秋,联想到紧跟的冬天,寒意渐起。

想起了曾经,30年多前在农村的时候,这个季节是最让人惆怅的,勤工俭学,总是在这个秋天进行。从还没有开学,就已经开始准备摘啤酒花,我们姐弟仨在这项任务面前,总是一筹莫展:速度慢,完不成任务。母亲自然就要帮我们完成任务。

啤酒花地在离家不远的农场,骑着自行车,约莫2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每天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母亲就做好了饭,把家里的牛羊猪喂完,和我们一起到了基地。啤酒花地很大很大,一片连着一片,地与地之间,都是用水泥杆支撑,然后拉着铁丝连成一片的,看着非常壮观。坐在潮湿啤酒花地里,好像是凉棚下一样,啤酒花地的主人剪下一大片一大片的藤蔓,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藤蔓上的长长的啤酒花摘下来,装好称斤,然后根据斤数来付费。因为每天都有任务,而基地加工技术有限,分配到各地的任务也不一样,来得早,摘得多,来得迟,摘不了多少就要下班,根本赚不了几毛钱。

为了让自己多摘一些,我们总是很早很早就到地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劳动的过程当中,不敢抬头,不敢说话,更不要说是喝水吃东西了。等到中午,如果任务够了,就没有活可干,只能回家,如果分配的任务较多,在中午的时候就简单吃点,继续重复劳动。一天下来,头是疼的,腰是酸的,手脏的几乎没法看,更不要说衣服了。

这样的日子,伴随着小学,到了中学,又开始了挖甜菜,掰玉米,半大的孩子,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当中,感觉真的是很辛苦很辛苦,但也正是在那样的环境之下,我们都努力读书,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后来,如愿以偿,我们都脱离了农村,但又回到了农村工作,每年的秋天,总要带领孩子们继续勤工俭学。秋天的太阳,总是热辣辣的,晒得人疼,看着半大的孩子在地里掰着玉米,总是有几分心疼,也想起自己勤工俭学的点滴,也希望孩子们在这种劳动教育当中,真正的体会劳动的艰辛,真正去珍惜拥有。

如今,离开农村工作已经多年,每每秋天,总是想起当年自己劳动的场面,带着孩子劳动的场面,而看看自己的孩子,也早已到我们勤工俭学的年龄,但因为成长在城市,对“劳动”一词的认识,也只停留在扫地擦桌子的家务活当中,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也只是听我们说说,然后不屑一顾。

这也许就是发展吧,每一个时代的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环境,我们不能总是讲我们当年劳动的故事,就像我们不愿意听自己父母那个时代苦难的经历一样,在不同时代成长的孩子,都有不同时代的经历,都有不同时代的认知,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眼光来看孩子的成长,更不能用父辈教育我们的方式去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做的,就是竭尽其能,让我们的孩子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让孩子们在爱和温情当中,健康成长,让童年多一些温暖,多一些快乐,真正成为一个健康的,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的社会人。我想,这也许是我们需要追求的东西吧!

挥手之间:岁月当中独自行走,不羡慕别人,不菲薄自己。时光荏苒,寻找美好记忆,记录点滴感受,成为更好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