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帐小行星学习笔记自强不息

四、“成功背后的蓝图”

2017-08-21  本文已影响476人  赤道边的兔纸

《一生的计划》第四章:“成功背后的蓝图”

第四章讲了“成功所必需的蓝图:价值观和目标”,我觉得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是:目标计划、同频战友

1. 无组织的努力永远不可能构建出建筑的整体设计造型。

我想到了什么?  “盲目的勤奋=低水平勤奋”。

看到热爱健身的朋友不但身材美好,还开启了第二职业,成为兼职教练,羡慕不已的你立刻办了张卡;听说喜欢画水彩的好姐妹随手一挥就画出清新可爱的图案,还创作了贴纸和胶带,成为手绘达人,你激动地去买了全套史明克24色和温莎笔刷;同屋的老王每天坚持写作一千字,终于变身签约作者,还出了本书,你信誓旦旦地开了个简书专栏准备启动100天写作计划。满怀希望地想象自己未来成为健身教练、手绘达人、知名作家的样子。

等下,在鸡血上脑之前,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别人的蓝图,还是自己要的剧本?“身边的朋友能成功,我一定能!”这话没错,但这是你真正想做的事吗?

我们对于方法论的执着。让自己不断地去买各种“x天学会xxx”的书或课程,但很少考虑这诸多方法论的背后是否都来自于同一个概念。同理,我们在不断追求各种任务打勾完成的快感,却也鲜少去思考它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们大部分人才受制于人,听从他人指挥

病人和犯人的核心问题,在于生活中缺乏价值观和目标。我们自己,是否也是懒惰于思考的病人,爱给自己画地为牢的犯人?

2. 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回到事情开始的地方”:牢记自然法则,在法则的框架内设立明确的目标,并制定计划来完成它们。

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确立目标和计划,主要是出于以下四个原因:

1. 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

“需要是创造之母。”

火星爷爷说:“要向没有借东西。” 如果我们不知道去哪里找目标,就想想看:“我一直在抱怨自己缺乏的是什么,不满生活现状的什么?” 设想一种不会让你抱怨的生活,像人生设计师一样,去观察、发现自己的需求,然后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蓝图。

暂时不去考虑会不会实现,一旦最终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因为你更多的需求是会随着自己不断进步而产生,到时候再停一停思考下,调整方向就好了!产品雏形本来也是需要多次尝试与修改才能完成的呢。

Action Plan:有了目标,然后开始制定计划,确定完成期限

当然,执行计划之时,我们也会有缺乏信心、偏离轨道的时候,要记得“每一个困难处境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同等程度或者更大的机会。” 充满创意的人总会从困境中寻找机遇呢!


2. 觉得太麻烦。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我们看起来觉得很难的事,或者抱着“这个东西好复杂一定很麻烦”想法而不断拖延的任务。在截止期限临近、不得不做的时候,却潜能爆发,突然在短短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完成的那一刻,脑子里蹦出“其实也没有很难嘛!”这样的想法。

事情往往比我们刚开始设想的要简单得多。不必害怕,试试看。

“无法绕过的障碍其实只是你的想象事实上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没有目标和计划,hmmm,你未来所遇到的麻烦可能会更多。因为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古典曾说过:“不要做个只是战术上勤奋,战略上却懒惰的人。”

Action Plan:试试看,哪怕写下一条计划,做上5分钟。


3. 对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没信心。

一个人没信心的时候,那就找一些让自己有信心的方法,比如说,组建一个“成功理事会”。

“成功理事会”的成员可以是你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可以是网友,可以是支持你的家人或者你敬重的前辈。他们应该是和你三观一致频率类似,并且愿意提供正面鼓励和中肯意见的人。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他们并询问意见,也可以和他们互换目标和计划来讨论。

“成功理事会”应该氛围积极、列出指导原则、定期见面沟通汇报进展。

“成功理事会”这个名字有点土得正经,我们可以叫这群人“成长合伙人”、“同频战友”、“打怪升级小组”,都无所谓,只要知道,它真的非常有效就够了。

我和soulmates小七、静静会经常见面,讨论社群的发展、个人的成长和疑惑,每一次都脑洞大开、满载而归,毫不夸张的说,有时候甚至会热泪盈眶。

新加坡趁早的大总管们每个月聚一次,讨论已过的和接下来的活动、个人生活的复盘、给彼此建议和鼓励,并且结束时整理成书面文字发在群里。

新加坡趁早大管家聚会

6月的趁早手帐线下聚会,我举办了一场“复盘”聚会,和原本不认识的一群小伙伴一起复盘2017上半年,制定了下半年的目标、计划和赏罚机制,并且找到了监督人。平时大家各自努力,每个月8号我们会在群里向大家汇报进程,对结果的达成会无比期待。因为你成功的时候有人一起庆祝,懒散的时候有人推动你前进。

还有在手帐小行星上认识的小伙伴、每年会坐在一起做new year resolution的闺蜜,不一而足。

这群战友让我以更全面地角度、更大的格局去看待事情,也让我知道,我并不孤单。

那么问题来了,上哪去找战友?

经常会有人和我说:“好羡慕你们新加坡趁早小伙伴的友情,那么积极又有能量。可是我身边都没有这样的组织,唉。” 或者“我好想也找一个soulmate,就像你和小七那样。我觉得自己现在在工作场合像个异类,没有同道中人。”

我想说,战友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我们主动积极去找来的。去参加线下读书会、跑团、手帐面基、讲座、课程、新书发布会,去参加任何你感兴趣真正想要从中学到东西的活动,谁知道你的“成长合伙人”是哪一场聚会的隐藏宝物等着你去解锁。

如果没有你喜欢的活动,那太好了,为什么不自己办一场呢?

“选择和那些能帮助你在这方面成长的人在一起。两颗心灵的碰撞会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产生极有创造性的想法,并且解决许多问题。”

当然,建立正面激励的小团体只是提升“自我效能感”(即心理自信)的方法之一。古典在“得到”上的直播《如何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提到,除此之外,记录自己的成就事件、多接触和自己有关系的他人的成功案例(比如小学坐在你隔壁的小红成为了保险皇后、中学一起去网吧的大明现在是成功的创业者等)、保证自己的身体达到较佳状态等。

Action Plan:找到自己的成长小团体,分享目标计划,定期汇报。时间看得见。


4. 目标制定得过于长远,以致高不可攀,最终导致丧失勇气。

“奇怪,明明第44页还说要我把目标往高处设,为什么现在又说目标定得高远会让人没勇气?” 第一次看完的我有点疑惑。读第二次的时候我理解了:

1. 从没做过计划的人,如果一次性就定了10年目标,那他坚持不了多久。因为他没有达成目标的成功经验,越做会越没信心,结果就放弃了。所以对于以前没有做过计划的人来说,第一次可以先设立一个小目标,当然不是赚一个亿,而是这个月赚3000/5000。前期把目标、计划与达成的时间安排为短期,试试看,掌握到了成功体验,也了解到中间可能会经历的问题,再一点点的拓宽期限,去考虑一个季度,半年,一年,三年,十年...

2. 所谓的“高远”,也是讲求程度的。比原本能力可以达到的预期结果再往上调一些,成为一个虽有挑战性,但努力的话可以看到曙光的目标。比如在《记事本圆梦计划》中,作者熊谷正寿计划在自己30岁之前让公司上市,最后公司没有在他30岁时准时上市,而是晚了几个月,难道他要因此而气馁吗?完全没必要。让自己永远停留在“舒适区”和“未知区”之间的“学习区”,既可以不断进步又不至于失去信心,这符合教育心理学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最近发展区),无论教学生还是教自己都有效。借书中的例子再延伸一个生活场景:你去年看了2本书,今年你想多看一点,觉得一年10本还是可以达到的,不妨就定为一年20本,即使年底复盘的时候读了15本,也不必唾弃自己=.=,那也比原来的10本多赚了5本。

Action Plan:在手帐上写下年目标/月目标,做“成功想象”,设想你已经拥有那些你梦想实现的目标,满怀热情进入你的角色,时时翻看你手帐中的目标,或者做一个愿景板,把它贴在你书桌前的墙上、设置为你电脑手机的屏保,心存盼望,全力以赴


总结:

书内(太空计划)成功实施的步骤

1. 设立一个目标

2. 开始制定计划

3. 确定目标实现期限

4. 运用集体智慧

5. 把目标计划书放在眼前,时时看到

6. 开展行动

7. 抱有实现目标的必胜信心。

目标与计划设置原则:

1. 敢于把目标往高处设(先设立一个目标,比现有能力高一些)

2. 制定计划以避免盲目和混乱 (再做详细的行动计划分解)

3. 在困境中寻找机遇

4. 加入那3%写下目标的行动计划者的行列

5. 创立一个“成功理事会”对你的计划做评估。

我在喜马拉雅录制了《一生的计划》专辑,包括朗读版和我自己这篇笔记的录音,你可以点击下方的“点我去听”,免费听到哦!点我去听或者在喜马拉雅APP上搜索“赤道边的兔纸_小雨”找到我。

小雨

2017.08.19 Fri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