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一抹恬淡温情 ——读《我们仨》随感
读罢全书,掩卷长思。
杨绛先生说她做了一个万里长梦,她把梦里的事情记录下来,于是,我们也看到了她梦里的悲欢离合,看到了她梦里的喜怒哀乐。
对于杨绛先生的文字,我自然是没有资格去评价的,但曾听一个编辑朋友说:“杨绛先生的文字,是极好的。”他是整日与文字打交道的,在看到一些不甚满意的书稿时,也会戏言那些都是“文字垃圾”而已,但对杨绛先生的文字,他却是极尽虔诚。
我不知道何为一篇“好的文字”,也不知道评价一篇文章、一本书籍,都该有些怎样的标准或条件,但倘若要我来说,我想,假如一篇文字在人们读完之后会给予人们一种力量、一股温暖、一份思考,便称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字了——当然并不局限于这几种范围,有的书籍让人觉得舒适,有的书籍让人觉得悲伤,但无论如何,它们已触动了读者的内心,并引发了诸多共鸣,这便已足够。
而此书打动我的,恰是那一抹恬淡温情。
杨绛先生对于杨绛先生,我自问了解不多,只知她是钱锺书的夫人、翻译家、学者,但似乎她的名声并不如钱锺书那般响亮,再加上自己的鄙陋,所以对她的文字、对她的成就也就没那么了解。但《我们仨》这本书,却是一直都想读的。一方面是想知道写下《围城》的的那位风趣才子,有着怎样的人生历程;另一方面,也想认认真真地去阅读杨绛先生的文字。
然而刚读了几页,便已被震慑中了,文字的简洁与流畅,让我不敢相信这是一位92岁的老人所作。待我读完第二部分时,心里已是满满的感动了。
我们只道钱锺书、杨绛这样的大学者、大人物过的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生活,却并不知道,原来他们也为住处发愁,他们也为三餐担忧。那些过往的悲伤与磨难,在杨绛先生笔下仿如一溪遥远山涧里的清泉般流进心田,让人觉得宁静与舒适。
梦一般的笔触,诗一般的诉说,把一家三口的悲欢离合,把一个国家的时代记忆,都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我无法想象杨绛先生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时怎样一种心情,如她所写:“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他们走之后,家已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大约还是寂寥吧,那些亲切的人,那些有趣的事,都已离她而去,只留她一人在这世上了。但也许,她的心间还是有些许甜蜜的罢,看她写得那一桩桩趣事,看她讲得那一段段故事,仿佛她生命中所经的那些波澜壮阔,所看的那些风云变幻,都化成了她笔下不足为奇的一件往事。尽管挚爱已不在身边,但总不枉来这世间走过一遭,总不枉有他们相伴一场。
钱锺书、杨绛和钱瑗一家三口曾有新闻报道,一对老年夫妻中的其中一位在离开,另外一位也会很快离去。因为当与自己相伴一生的爱人离去时,也便意味着那片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没了光晕,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轰然坍塌,走惯了的路,再没人陪你去走,说惯了的话,再没人听你来说。我无法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清冷寂寥,形影相吊,也许家里的物件摆设都还一样,但那个最熟悉的人,却已逝去,再无踪迹。于很多人来说,大约也就沉湎于这样的悲伤无法自拔了。可是杨绛先生却显然为我们描摹出了另外一幅画卷:斯人已去,时光不再,那我就带着对他们的思念,安静地生活吧,在她的文字里没有那许多伤春悲秋,没有那许多怨天尤人,有的只是一位百岁老者在经过岁月沉淀之后的雍容淡雅和风度翩翩。
他们这一代文化人,大多是命途坎坷的,先是面对山河破碎的国家,再是经历层出不穷的运动,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仅仅缠绕在一起,使他们有了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时代背景使他们在进行命运抉择时不得不更多地牵涉到政治因素,也正因如此,这一代知识分子本身的命运轨迹也添上了一层悲剧色彩。这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他们几乎经历了近代中华民族所发生的每次重大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他们的很多老师和朋友,也都在那一场场不见硝烟的运动中受尽磨难,甚至走上绝路。但那些让他们身陷困境的人,让他们夜不能寐的事,好像都已成了一件凡尘往事里的笑谈——这是一份达者的乐观,这是一份智者的胸怀,这是一份学者的优雅。
但这并不代表杨绛先生对她所经的时代没有反思,相反,虽然这是一部“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温情小书,但在字里行间,我们仍可看出一份睿智的思考和深沉的惋惜,关于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诚如书中所写,不想得名的人,往往为名所累;觊觎名利的人,始终求而不得——这其中颇有些无奈的宿命意味。但这样的事情,无论国家还是个人,直至现在,仍然还在发生,并且在未来,还会重演。
老年的钱锺书杨绛夫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坚守自己的文化品格,捍卫自己的家国情怀,因为“每个文化人都要分担这个时代的疼痛,甚至剧痛”,这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内在精神,也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
末了的时候,我愿以杨绛先生书中的一段文字作为本篇的结尾: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这一句句质朴话语里所蕴含的精神,是我们后辈应该传承的。
若按虚岁算法,先生今年已105岁,仍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每天坚持读书。
愿先生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