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茶之经与茶之意
“柴米油盐酱醋茶”抑或“琴棋书画诗酒茶”,或俗或雅,千百年来茶就这样淡然地在杯中微漾开来,水声潺潺中讲述着一片叶子的故事。
继续读《茶经》,因为工作和生活比较繁忙的缘由。每天读一至两个章节,越读越欢喜。
《茶经》在每段原著的下面加了现代文翻译。由此,在原著的基础上延展了很多“茶意”,一段段历史和诗词,让人从另一个角度领略这片叶子的神奇,更深地理解茶的清俭和禅意。
此书有秉性,温润二字大抵可以概括。书名冠以“经”字,听起来便觉得诘屈聱牙,恐怕早已吓退了许多人,“茶”字又天生有着风雅之意,更是望而却步。
其实不然,虽说我也不太喜欢古文译文混杂在一起,还偏要加一些拓展知识,以显得编著者很是勤恳,但这本书的名家杂论倒真的让我有一种学海无边的感慨。
通篇其实并不算太枯燥,与其说是茶的百科全书,不如说它也带着一种讲哪算哪大话演义的轻松自在。
其实并不是很懂茶,但单单是听到蒙顶,紫笋、神泉小团、碧涧明月、方山露芽、邕湖含膏、西山白露、霍山黄芽、婺州东白、祁门方茶、渠江薄片、蕲门团黄、丫山横纹、天柱茶、小江团、鸠坑茶、骑火茶、茱萸寮……内心便感到了无比平静。
血脉传承的东西总是无比熨帖,令人心向往之,在茶艺的曲线与光影里,在轻身明目的禅意里,在意犹未尽频频添茶的惊叹声。
中国传统的美很难定义,但当你看到听到触碰到血脉深处倏然传来的一丝共鸣时,那便就是美了。
古之茶论经百千年演变,又历不同喜好辗转,至今已多有不同,而此书能让人多识茶名茶具产茶之地等知识,为世界茶论难逾之峰。
尽管古今追求多有不同,而古人追求的喝茶饮酒的上佳时间是“春郊、花时、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上佳环境为“春饮宜庭,夏饮宜郊,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却不过时,不应就此摒弃失传。
茶者,清静,淡而雅,与茶为友能静心养性,陆羽之茶经乃茶道之大成之作,其作阐述详明茶的生长,环境和其泡法器具,需静心研读。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才能懂得其中的真意,就像生活经历越多懂的越多,当然不光要看还要去实践,要活学活用才能真的懂得其知识,不辜负前人之书。
茶事不论朝代,饮一口舌齿间尽留余香,初夏的午后泡一盏好茶请君暂缓脚下步,却又是两头是路喝一杯各奔东西。
中唐陆鸿渐以《茶经》始开茶道之先河,溯本逐源,列器述事,数读不厌。今天赴考顺利,改天细细琢磨一篇。最后以一首茶诗作为结束。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