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过日子,过的是个啥?
邻居家里一对结婚十五年的夫妻离婚了。大女儿14岁,二女儿12岁。两人恋爱6年,和结婚的时间加起来在一起至少21年,两人说散就散了。
街坊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从十八九岁到40岁,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彼此。最后却劳燕分飞。
俩人都是农村家庭,相距不远,彼此了解。结婚以后,俩人一起出去打工,在打工地学了手艺,回来以后就自己在街上租房开店。
婆婆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从不在人前人后说儿子儿媳妇的闲话,也从来没有听到过他们吵架。
公公在老家种地,隔天就骑电瓶车送蔬果来,两个孩子也随父母在街上读书,一家人其乐融融。
遇到下雨天,不能出摊的时候,女的就和周围的人打牌娱乐。
后来白天做事,晚上也想打,就主动约人,家里还买了麻将机。
邻居经常听到他家里哗啦哗啦的玩通宵。
第二天婆婆和儿子继续做事,儿媳妇就睡一天。就这样也不曾听到母子俩有半点埋怨。
再后来,总感觉在家里打牌,没有氛围,就出去茶馆里去打,男的偶有劝阻,女的就不高兴。
婆婆就说儿子,她爱玩就玩呗,没多少事,我俩能做了。
渐渐地,女的开始化妆,嘴唇红艳艳的,邻居们都说“真好看”。
生意越来越好,两口子就在城里买了房子,女儿也去上初中住校了。
房子装修好了还没有入驻,又买了车,是不是地一家人还关门开车出去玩耍一两天,好不逍遥自在。
就在大家都在祝福他们一家人的时候,两口子传出了离婚的消息。
不仅邻居们不信,两家父母也不信:“新房子还没有住过一天,新车才开了几天,舍得离婚吗?离婚划算吗?这不是给别人腾地方吗?”
不管信不信反正成了事实。孩子,房子,车子,票子,女的啥都不要,净身出户了。
娘家父母上门来找到女婿,说是看在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份上,给自家女儿机会,别忙着找下家。
公婆也劝自己儿子想开点,为了两个孙女,别忙着找老婆。
可是,由不得人呀,有个女的开着车找上门来。看中男的踏实能干顾家,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有恶习,而且不走了。
和男的一起做生意,一起吃住,带两个每周回来的女儿,上街购物,和公婆相处和谐,嫣然自家人一般。
邻居们替前妻惋惜的同时,又感叹女人一辈子究竟是图啥。
有贤德的公婆,有体贴入微的老公,有乖巧懂事的女儿。房子车子已经齐备,银行卡余额也在水涨船高。
一切都那么美好,却愿意在青春不再的年龄,重新回到起点。把自己辛苦打拼的劳动果实拱手相让。
四十岁,本就很尴尬的年龄。不再婚吧,还年轻。
再婚吧,找个啥样的?有钱的老板,别人看不上你了。况且,就自己生长的环境来看,顶多找个暴发户。
找个结过婚带娃的,还不如好好带自己的俩娃,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还能孝顺你一辈子。
找个没娃的吧,难不成40岁去给别人生娃?如果男的条件不好,自己再重新开始奋斗?再去把生娃带娃的罪遭一遍?
真是“糊涂人过糊涂日子”。
娘家人哭骂都骂不醒她,现在看来,她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毕竟位置已经被人占领了。
况且,她再回来,反而成了小三,这又是一笔糊涂账。
有人说,现在离婚率高。现在的人头脑都发热,三言两语不合,一句“离婚”,十几二十年的夫妻就能成为“陌路人”甚至“仇人”。
也不想想,大家离来离去,来来往往吃的都是别人的剩饭,夹生饭。
如若不小心,再吃出一颗沙子,还能把牙齿磕掉。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真正好吃的还是自己亲手煮的白米饭香。
夫妻还是原配的好,至少是自己真心实意,付出真情找到的。
离婚再找的,都是心里装过别人的人,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