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伶人生探索零零心理心理

被看见是内心深处的渴望

2018-03-20  本文已影响73人  零零的心理空间

真正的看见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看,真正的看见是能看到对方的情绪和感受,看到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渴望。

被看见是一种心灵滋养


 几周前,办公室同事Y因为在全国性QQ工作群提了一个问题,被上级领导在群内

 点名表扬。

那天上午,他拿着手机问我们每一个人有没有看到群内的信息,然后把QQ群信息拿给我们看,说:“领导表扬我了”。

同事已经50多岁了,他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看着他兴高采烈的样子,那一刻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受到老师表扬的小孩。

看着他,我很惊讶,也很好奇。

以前我以为小孩才会在乎老师的表扬,每天努力地表现好自己,只为了得到那颗小红星。

原来被看见、被关注对于成年人也有如此大的魔力,一句“你的这个问题提得很不错”就能让人如此心花怒放,充满激情和活力。

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话,对同事Y却非常重要。因为,他的想法被上级领导看到了,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并且因此被群内的许多人关注。

被看见、被关注是我们内心最深层的渴望。

刚到这个单位工作时,我在单位进行过一次演讲。演讲时全场寂静无声,几乎所有的人都抬头注视着我。演讲完后,领导给了我很高的评价。

当我中午下班后走在去食堂的路上,我发现自己的感觉与平时有些不同。

我觉得周围的人似乎都在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我,都在对我友善地微笑。

而我对他们也有了更多的善意,我觉得自己精神昂扬,身体内的能量在源源不断地向外膨胀,扩散,有一种很强的力量感。

以前,我一站在舞台上就很紧张,但从那以后,我不再害怕上台演讲,反而很享受站在讲台上的感觉。

站在讲台上,成为下面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被所有人看见,满足了人内心的渴望,而这种满足会让人的生命力增强,产生内在的力量,这是很滋养人心灵的。

我们一直都在寻求被看见、被关注


这种内在渴望会推动我们去寻求被人关注的机会,而微信朋友圈功能显然能很好地满足人的这一心理需求。

许多人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照片,即使这些内容与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朋友圈信息马上就能收到回应,看着别人的点赞和评价,感觉自己被关注到了。

在火车、公交车以及其它公共场所,经常能看到许多人在低头玩手机。

我注意到,除了看视频和玩游戏的,其它基本上都是在刷朋友圈。看到微信下方出现红色的点,就会立刻查看收到的信息。

这么多人都热衷于发朋友圈,出去旅游发照片,吃饭前拍照发朋友圈,喝茶会朋友发朋友圈,没事了就自拍发一个。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注意到,而微信朋友圈能立刻收到别人的反馈和回应,微信的这个功能极大地满足了我们被看见、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点赞或评价让人从心理上感觉被人看见和关注了,即使别人从来没有点开内容仔细看过,那也并不重要。

有一位朋友,她是小学老师,担任低年级班主任。

由于学生年纪小,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她除了教学之外,还需要在生活上照顾他们,工作很辛苦。

但是,即使有事情或生病她也不愿请假,因为请假了就不能在每个月的会议上被公开表扬了。

刚听到她这么说的时候,我还在想,被表扬真的那么重要吗?

后来,我才知道,被关注、被认可有多大的力量,它能让人主动、自觉地工作,甚至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因为被看到被认可,所以觉得值得。

以前工作过的单位,有些同事总是白天上网聊天,晚上加班工作,因为领导喜欢晚上在办公室加班。领导不离开办公室,这些同事就不会走。

很明显,他们是想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希望被领导看见自己的努力,受到重视。

这一招看似拙劣,但实际上对这个领导很管用。同事渴望被领导看见,而领导也希望被下属重视,被敬畏,双方都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在学校时,有一些男孩会突然大喊大叫,或是故意捣乱,伸手摸摸这个头发,扯一扯女同学的发辫。

他们并不是坏孩子,只是想通过这些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

有一位妈妈在她的文章中提到,在一次外国老师开办的心理学培训课程上,那位老师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学员不看重提问,而是努力地表现自己。

有一天,他终于说,请把注意力从你自己的身上拉开,放在一件事情上。

每个人都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而不能专注于事件本身。

我们的成长只是注重头脑、思维、认知方面,却忽视了心理、情感和情绪的发展,以至于内心还停留在孩童的状态。

在孩童时期被关注越少的人,长大后会更加渴望被看见、被关注、被重视,会更执着于寻找这种感觉。

对这种感觉或情绪过度关注,会变得敏感,反过来这种敏感又加强对这种感觉或情绪的持续注意,使得感觉或情绪一直固着在这一点上,在此后的人生中一直寻寻觅觅,直到满足为止。

在被看见中体验爱和自我价值感


孩子刚出生时,不会说话,他表达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哭。

饿了、冷了、热了、尿了、病了,他的这些需求都只能通过哭声传递出来。

但是不同的需求,哭声是不一样的,全身心关注孩子的抚养着能够分辨出哭声中的不同需求。

我同学Alice就曾对我说过:“晚上我女儿哭,我照顾她一会就不哭了,但我妈妈照顾她,她就会不停地哭,因为我懂她的需求”。

孩子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需要别人的照顾,只有他的需求先被看到,被关注到,才可能被满足。因此,被看到、被关注意味着被爱。

许多年前,表弟七八岁。

有一次,他生气时把家里的门踢坏了。母亲扬言说,等父亲回来要好好教训他。

表弟知道自己做错了,害怕被家人责打,于是,在父亲回来之前就躲起来了,等到天黑了他都没有回家。

家人担心就四处寻找,后来在邻居家围墙外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找到了他。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躲起来,家人很担心你。

他笑嘻嘻地说,其实我就躲在附近,我只是想看看爸爸妈妈会不会去找我。

其实,他躲起来不只是他踢坏了门害怕父母惩罚,更重要的是,他想看看父母是否关心他,在他躲藏起来的几个小时,是否会担忧。

他想确认在他做错事的时候,父母依然会爱他。当父母惊慌失措寻找他的时候,他从父母惊慌和焦虑中,觉得自己很重要。

孩子便透过父母对生命的重视和关注,建构起陪伴他一生的自我价值感。

即使我做错了,父母仍然会爱我,而不会因为我犯错,父母的爱就不在了。孩子需要被关注,需要被重视,全都是为了“不管发生了什么,我都是有价值的。”

这种事情在我小的时候也发生过,当我确定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会接受我,都会爱我如故,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强烈的内在安全感和踏实感。

在后来,当我在工作生活中受挫、失败的时候,我内心仍然会有一份力量。这份力量来自于,不管我走多远,即使我失败了,犯错了,我依然随时可以回到父母的怀抱,那里依然是安全的,它始终存在。

真正的看见是看见对方的情绪和感受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有一句名言: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理解和接纳的前提就是能看见这个人真实的样子,能看见他的情绪和感受。看见才可能真正地去爱。

曾经我交往过一个男友,与他相处的过程是一段痛苦万分的经历。

因为我感觉即使我站在他的面前,他依然对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那种感觉就像我是对着空气说话,又好像中间竖着一道玻璃墙,可以看到彼此,也可以看到他的嘴唇张合说话的样子,但就是没有办法交流。

我说,我不喜欢吃海鲜,我想吃蔬菜。

他会说,我认得的女孩子都喜欢吃海鲜,你怎么会跟她们不一样?

我说,今天的事情我很不开心。

他说,和我在一起应该很开心呀,你不应该不开心。

总而言之,我们看起来在和对方说话,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交流。

他的内在已经根据过往的经历和对周边女性的认识构建了一个关于女性的模型,他是根据那个模型来了解女性的。

就像一个电脑程序,会根据程序设计自动化地运作,而不会识别面前这个具体的、真实的人是什么样。

所以,即使我直接、明确地说出我的想法和需求,如果他觉得与他内心已有的认知不符,他会认为我应该是他了解的那样,而不应该是我说的那样。

我的需求和想法被否认,我也就觉得他看不到我,不懂我,而这让我内心极其愤怒和懊恼,有苦说不出,许多的黑暗能量堵塞在身体里,无法释放出来。

在他的面前,我知道他在对我说话,但那不是对我的回应,他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到我真实的样子。

我说的话就像释放在空气中,没有任何回声,看似是一场双人舞,实际上是各按各的节奏走,没有任何交流。

而相处一场下来,我觉得自己和他没有建立任何心理上的连接,我们仍然是没有交集的两个独立的人。

有一句话: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这种关系,让我有一种很深刻的孤独感,绝望至极。

真正的看见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看,真正的看见是能看到对方的情绪和感受,看到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深层渴望。

昨天我在超市门口遇到了邻居,她看起来脸色不好,眉头紧锁,于是我对她说,今天你看起来很不开心,有什么事情吗?

听到这句话,她的眼泪哗哗地流出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最后,她说,我现在觉得浑身轻松通透了。

其实,被看见了,也就轻松了,就安静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