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意才是生活
这两天,托管里发生了一件难忘的事,本来只是一桩小事,却因为处理不当,差点演变成刑事案件。
事情大致如下:
学生甲和乙都是出口成脏、脾气急躁的孩子。但不同的是,学生甲是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在学校和托管里的人缘很不好;而学生乙相对来说比较诚实,听得进老师的批评。
他们不是一个年级的,在托管里也不是由同一个老师带的,学生乙比学生甲高一个年级。本不相干的两个人,平常也不在一起玩的两人,就因为世间的凑巧碰撞在一起,他们在准备排队去上学时起了争执,就像两头狼闯入了互相的领地,矛盾就这样发生了。
学生甲的脾性如往常般发挥了出来,高一个年级的学生乙又岂会示弱,于是一场口角上的争执发生了。
争执中,学生甲口中的言语越来越刺激对方,最终受不了的学生乙一掌朝对方对方推了过去。小孩子间的争斗,常常因为不小心而出现的各种意外,这次也是如此,学生甲的脑袋直接撞到墙上。
托管老师也及时制止了后续的争斗,本来事情可能到此结束了。岂料,学生甲的母亲在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怒气冲冲地来到托管,找到学生乙后直接将他拉了出去,托管老师见状立马上去阻止,只见那位家长指着老师大吼:“你不要管我,我现在听不进去你说的任何劝诫的话,我要狠狠地教训他。反正我家里有的是钱,我不能让别的孩子随意欺负我儿子。”
听了那位家长的话,托管老师也懵了,被吓得眼泪直流。就在老师愣神的瞬间,学生甲的母亲就把学生乙拉到托管外,并教训了一顿。等老师回过神赶出去时,教训已经结束了,旁边的不少学生都被吓哭了。
教训完学生乙,学生甲的母亲就回去了。老师也赶紧将学生乙揽过来安慰,唯一忘记做的是将发生的事情告诉学生乙的父母。
托管老师因着这事整日处于慌乱之中,当托管里的学生都走得差不多时,本以为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学生乙的母亲打电话给托管老师,询问当天事情的具体过程,直言要报警。
托管老师经过多次协商,学生乙的母亲还是坚持要报警,不接受学生甲母亲的道歉,也不要赔偿。
也就是今天早上,学生乙的母亲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带着当事人去派出所报警了,学生甲和其母亲也来了,同时来的还有两位托管老师。
警察了解事情经过之后,希望双方当事人可以私下解决,可学生乙的家长就要警察处理,希望得到公正的审判。
只是两位托管老师的有一说一,让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经过派出所的调解,学生甲的母亲态度来了180度的转变,学生乙的母亲也接受了对方的道歉,只是要求要对方当着全托管学生的面道歉。
不如意才是生活我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扮演着旁观者、旁听者和劝解者的身份,只是能力有限,没有说动学生乙的母亲,最后事情还是警察解决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的是,如果双方家长都能克制一些,这件事情其实很好解决。
在这件事里,我还了解到,双方的母亲都是我不认识的同村人,都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人。只是希望经历这件事后,他们以后会有所收敛,因为他们的孩子之前都换了好多个托管。
因着这件事,我突然发现生活往往都是不会顺着我们的意愿发生,很多时候都是与意愿不相符的。尽管我们努力着,想尽办法去劝解,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圣经》里,上帝是万能的,可他从来都没有硬性要求任何人顺着他。作为人类的我们,又有何能力去让别人都顺着自己意呢。
正是如此,我发现:
不如意才是生活,
因为不如意可以很好地锤炼我们的心。
经历得越多,得到的锤炼就越多,我们的心才越有可能如大海般宽广。
当我们的心足够宽广时,身在任何地方都会是高处。
你觉得呢?朋友。
不如意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