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风铃
静心聆听季节的声音,似乎又听到若即若离萦绕着些许禅意的风铃声,将思绪带回到从前……
冬天的风铃小时候不懂什么风铃,每到秋后几个小朋友一起上山捡树枝,有时候忘了来时的初衷翻过后山跑到云岗屋脊上玩耍,渴了翻过云岗石窟那破旧的围墙。直接入园藏猫猫,喝泉水,学着游人像模像样的拜大佛。直到肚子饿了,才发现太阳已经西下,才想起该回家了。顺着原路一路小跑返回。衣服上挂满了的土灰,甚至还看得到翻墙刮下的痕迹,回家自然免不了一顿挨骂。
但下次还是会继续偷偷翻墙头,摸到云岗石窟中玩耍。那时候云岗街路面狭窄,遇上过时过节或赶庙会拥挤不堪寸步难行。
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才发现云冈石窟远远不能承载络绎不绝的游客和川流不息的车流。政府出台政策拆迁附近的民房,改造内外环境和软硬件设施。父母的旧居拆迁了,我们游玩云岗石窟的机会少了,可是儿时的记忆仍然难以忘怀。
前几日约几个儿时的伙伴云岗重游,很想重温儿时的意境,才发现已经找不到后山的小路。后山树木整齐排列,落叶已覆盖大地,零星枯叶挂在枝头随风跳跃,美轮美奂,闭目聆听风与叶的交响曲,愉悦心情,享受快乐。
走出树林是规模宏大的几个停车场,场内旅游车、小汽车、商务车、各种车辆停满满的。顺小路而下,就是闻名中外的云岗石窟。
冬季路两旁已经没有了绿意,只有松柏还尚存一丝绿,感觉有点萧条。宽阔的路面及整洁有序的绿化带还是可以看出城市规划布局细致。
云岗石窟位于大同西郊17公里处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时期,是有名的佛教圣地。石窟依️山开凿,东西延绵。远远看去开凿一片长达一公里多长的不甚高的悬崖石壁上。石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窟,像古堡似的颇有气势。佛像或大或小姿态万千,惟妙惟肖。
我们进入园区走进“马识善人”广场,中央矗立雕刻家“昙曜”的铜像。往里是佛光大道,宽敞的石路一直通向石窟的“山堂水殿。”旁边一座座古色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纯朴浑厚。石路两旁站立着洁白的石象,它的背上托着高高的古塔。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水浒传》中,记录了当时云岗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 、缀目所眺”。一次寻梦游览观光结束了。
面对如今修建壮美的云岗石窟,心中还是有些许的遗憾,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儿时记忆里的影子。
古色的亭台楼阁,香烟缭绕的古塔,仍挂着一个个风铃,淡淡的香味和游人朝圣,虔诚朝拜摇响了祈祷风铃。
飘雪了,我展开双臂拥抱着晶莹飞舞的雪花,告诉风铃我来过了……
冬天的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