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大选
美国四年一度的大选进入最后冲刺,距离11月3日的美国大选日只有一周的时间了。我的电子邮箱里最近涌现出一堆来自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宣传邮件,都是在拉票和募捐,充满了紧迫感和使命感。
民主党发来的邮件,抬头写的是“Cherry”,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想来应该是把我的名字写错了。不知他们从哪里弄到一批名字和邮箱,反正一看就是该被扫进垃圾邮件的。
共和党的邮件比较聪明,抬头没有名字,大多用的是保守派同道(Conservative Fellow),有的用爱国者(Patriot)。不过也是一样都被我扫一眼就删掉了。
冷眼看大选,最大的感慨是,如果我有选举资格,也真的不知道该把这票投给谁。
美国总统大选,按说选的是某个党派,当然要看这个党派的施政纲领。作为小小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自然是相关的政策对自身利益的影响,而最为直接的影响自然就是税收,就业,医疗,和教育。
处在不同阶层、环境和人生阶段的人,看中的东西也就不一样。有钱的希望税低,没钱的希望补助多。相信凡事应该靠自身努力的,希望公平竞争,择优录用;觉得社会从根本上就没有给予公平机会的,希望能够通过政策倾斜,帮助改变命运。当然,这些政策的背后,也受到一些价值观的影响。比如对待少数族裔,对待同性恋和流产的态度,都反映了各自的宗教背景和道德标准。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也就抓住一两点来决定自己的选择。至于说在这些方面提出的各种计划和承诺最终实施的可行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的负面效果和长期影响,对大多数人来说既想不到也想不清,所以也就不去费脑经了。
另外选举很重要的就是看人,看这个总统侯选人的个人魅力。而在这个方面,人们最不理解就是别人怎么会和自己在看人这个问题上的差异那么大?
为什么在你眼里绝对不能接受的“道德败坏”,在他人眼里是可以被谅解的“人无完人”?怎么那么多人都不能认同“率直不装”,还是要被虚伪的政客所迷惑?有的人觉得选这样的人做总统,简直就是丢了美国人的脸,在国际社会中沦为笑柄;也有的人会觉得他在自己的眼中英明神武,在国际舞台上驰骋风云。
其实两党都有自己的坚定追随者,有着自己明确的价值主张和看重的东西,大选中所有的努力从来都不是为了他们。因为他们都自然地会看到各种符合自己想法的“事实”和“例子”,屏蔽或者排斥对方提出的论点和论据。他们和自己的同道相互交流,愈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肯定了自己的选择。
那些宣传,辩论,指责和评论,都是为了影响还在左右犹疑的人。怪不得在竞选中的相互攻击和抹黑的杀伤力最大,因为可以在人心中种下疑惑,让人关注的不再是我想要什么,而是我害怕会发生什么。挑拨离间往往远比拉拢说服要来得效率高难度低。
法律是底线,惯例是情理。据说美国的法律在总统大选方面有着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就类似我们常说的,这些条款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大家以往都是依照惯例行事,点到为止。一旦要叫起真来,这选票的统计就会是一大变数,如果只在法律的框架下,可以让人无话可说。
不管民调结果如何,不到最后一刻,难论输赢。我一向不是一个悲观的人,但面对这次的大选,也不禁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