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会沟通?(1)

2017-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Woosa

此文写于参加主题为沟通的笑友线下活动以后,一群共同价值观的人思想碰撞的火花依然在眼前浮现。

这次分享会一共有三个笑友演讲自己对于沟通的理解和沟通要素。

首当其冲的是陆开,他的分享主题是如何搞砸一场沟通,运用逆向思维,和查理芒格提倡的“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的观念不谋而合。

以下是分享摘要:

沟通必须具有目的性(不包含闲聊)和双向性。

1.目的性:首先沟通双方其中一方要明确此次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围绕这个目的,紧抓重点猜拳一次良好有效的沟通。

2.双向性:沟通是一个场景,里面有两个角色,输出方和输入方。

那么这两个角色在沟通中分别如何表现有利于搞砸沟通呢?

作为输出方,你必须做到以下3点:

a.不明确目的,没有主线

b.说一些对方听不懂或者自己造的词语

c.不让对方有说话的机会,从而断绝和对方产生链接。

作为输入方:你也必须做如下辅助工作,方能成功搞砸这场沟通。

a.不倾听对方,对方诉说时,玩手机,开小差等,以自我为中心

b.不懂装懂,不反馈问题

c.与对方争论,制造任何点争论。

这次分享的过程中大家或笑或思考,也许是想起了自己和他人沟通中的一些场景。我也想到了以前和他人沟通犯的分享中提到的错误。

在工作中,和顾客沟通,向顾客描述药品的功效,作用形式,总是用一些专业词汇,搞得对方一脸懵,而我却觉得对方理解能力差。经过这次分享发觉是自己的问题。

1.不够深入交流专业词汇,不能用简单易懂的大白话描述出来。

2.没有和对方站在平等的位置,设想卧室对待,我会希望对方用什么样的当时和我解释,让我能懂。

3.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给对方贴标签,认为对方理解能力差,忽略了一脸是从事这个职业是工作者,对方时普通所有,不大可能知道专业性的东西,他要的是我告诉他这个药对我现在的不舒服有没有效果,多久可以让我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此次分享领悟到的一些小点,我想到了以下解决方式:

1.观察行业高手是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话和顾客沟通,比如韩丽军老师和经理。(不能偷懒,记笔记的同时要记在脑袋里面,并且去运用。)

2.互换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描述,让沟通无障碍,互相理解对方的意思。

3.人和人之间是不相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点,这也是大家不一样的原因把。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知晓,平等耐心的和对方沟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