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看书可以让我们得到成长
每天上班在小区幼儿园门前都能看到两个妈妈,她们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一个妈妈是用手推车推着一个不到一岁的婴儿,手里拉着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去幼儿园,这个妈妈和这两个孩子是同样一个表情——生气,三个人都给人一种怒发冲冠的感觉,婴儿嘟着嘴满似乎很受委屈,老大眼睛红肿还是有泪水,妈妈满脸不高兴,如果不认识的话,没有人看得出来这两个孩子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因为孩子的衣服和发型都是中性的。
另一个妈妈也在送孩子上幼儿园,因为是在小区里,还是相对安全的,儿子踦着小三轮车一边踦一边回头兴奋地叫着:“妈妈,我又比你快了。”他的妈妈在后面小跑,然后乐呵呵地说:“慢着点,小心有人啊。”母子俩的快乐很容易感染到身边的人。
这两个妈妈我都认识,而且她们每天的状态都是差不多的,第一个妈妈呈现焦虑状态,第二个妈妈是非常轻松愉悦的。
我分别跟她们聊过天。
第一个妈妈是全职妈妈,她形容自己每天忙到快没气了,两个孩子都不听话,然后老公每天都回来吃中午饭,她还要买菜做饭,感觉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快承受不住了。
我让看书学习一下,她说有啊,堆在家里都是灰尘,根本没时间翻过,书买回来是摆设的,孩子已经把她折腾到顶不住。
第二个妈妈要上班,也是一个人带孩子,老大已经上初中住校,小的就每天送幼儿园后,她还要到比较远的地方上班,而且老公不是天天回家,一周回一次。
我问她为什么可以这么快乐,她说,她看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书,无论每天多忙,至少十分钟时间是可以抽出来的,然后看书的时候她会回想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这样带孩子就感觉轻松很多。
这就是看书学习和不看书学习的区别。
第一个妈妈没有安排好时间,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孩子和做饭上面,这些琐事完全可以把一个逼疯,而第二个妈妈通过学习,懂得如何安排时间,所以她的每天都很忙但也很充实,而且回到家还能有效陪伴孩子,这样大人和孩子都感觉很舒服。
我相信所有的妈妈都会说第二个妈妈好,但是一说到看书,大部分妈妈都会像第一个妈妈一样认为自己完全抽不出时间来。
时间是需要自己安排的,而作为妈妈的自我成长也是非常关键的,每天至少拿出十分钟时间,让自己看看书,获取一些知识,也是一种放松,同时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妈妈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通过上面这两个真实的案例就可以看出,焦虑的妈妈培养不出轻松快乐的孩子,而自己不断学习成长的妈妈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榜样。
所以请所有年轻的妈妈们,一定要安排时间给自己,孩子再小,十分钟时间还是有的,积少成多,每天看十分钟的书,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