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秋文摘谈写作

一行接着一行写下去

2015-02-18  本文已影响200人  跑在路上寻觅

要求自己每天写一篇文章。
尽管写的内容完全只是意识流的迸发,于情于理,总觉得不值得一看,但这种恰似无意义的坚持,现在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10点过后,坐在电脑前,会不由自主地打开编辑页,有时一蹴而就,有时一句话草草了事,更多的时候,却是踌躇在那里,根本就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处在一种想写却无话可说的尴尬中。心下惶恐,就好像人站在一片旷野上,分不清方向,似乎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却不知道该如何权衡。那时,头皮发麻,心脏紧缩,连呼吸都变得急促,坐也不是,站也不对。手里就像拿着一个烫手的山芋,扔掉吧,觉得可惜;不扔吧,又恐惧又痛苦。
此种状态下,还能够写出什么东西来吗?在书本《Bird by Bird》中,身为美国知名作家,也同样会有这样的经历,也会遇到写不出来的情况,即使已经出版了好几本小说,依旧会出现恐惧、痛苦的感受。正因为下笔之前有千百个担心和质疑,裹着了前行的脚步,束缚了打字的手指。书中引用了一个作家说的话:

“写作就如漆黑的路上开车,你能看到的只是车灯所照射到的那块地,但这样已经足够让你走到终点。”

写作也同样如此,想得太过完美只会束缚住自己的脚步,在未写完之前,谁也不会知道会写出什么的东西。如果一开始就想要看清楚未来的样子,就试图掌控故事中的一切,很难说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想法,想着一下子就掌握整个写作的脉络,只会徒增压力,还会直接打击到个人的信心,还没有写出一个字,就开始被排山倒海的各种幻想压得喘不过起来。
《Bird by bird》中提到了作者的哥哥。“10岁的时候,他正在尝试写一篇关于鸟类的调查报告,第二天就要交了,他原本有3个月的时间可以来写,但一直没有进展。他趴在餐桌前,周围放着活页纸和铅笔、以及一些未打开的关于鸟类的书,因为被眼前的巨大任务量感到无从下手都快哭了。父亲在他身边坐下来,将手臂搭在我哥哥的肩膀上,说道:“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来,小家伙。一只一只慢慢来写”。
写作就是应该抱着信仰一般的自信坚持下去,积极地拥抱着不确定,享受写作过程所带来的种种乐趣和惊喜。一个字接着一个字,一行接着一行,一段接着一段,写下去……。
写作如此,生活不也如此吗?

PS:大过年的,真心不喜欢凑热闹,一个人还是安安心心地改改以前写的东西,因为由内有所发现而心中欢喜。
新的一年,愿自己能够写得更多,更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