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中国传统文化

瓷器界娇生惯养的“小公主”——釉里红瓷

2017-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景德壹瓷

第一次看见釉里红的瓷器,就觉得好美,

仿若瓷器上绽出了血红的牡丹,一眼便记了一生。

灰白色的瓷胎有一种高级的美感,

透明釉下迸裂出血凤凰、红云纹、缠枝红莲,

它们宛如是活的,在釉下栖于枝上,飘在天空,睡在水中,

身周氤氲着一团红晕,红的热烈,白的安静,

正似岁月静好,安逸祥和。

一层釉,便将我们分为两界,可望而不可及。

我倒是羡慕釉里的它们,自由,永生。

何为釉里红?

釉里红瓷,是以铜为着色剂,

在白胎上直接描画出各种纹饰,

再施以透明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呈现出了红色,

所以称作为“釉里红”。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非常的低。

为何釉里红的成品率低、产量小?

创烧于元代的釉里红瓷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

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的敏高度非常非常高,

在窑炉中稍微差点火候的话,就会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

火候稍微大了一点,铜离子便又挥发,从釉层中逸出,

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者干脆就褪色,纹饰相当不连贯,

管你们多喜欢我,我就是这么任性。

可真是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啊。

而且当时烧柴窑又很难控制窑内的温度,

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

实在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再加上元人尚白,汉人尚红,

民族认同感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

什么时期的釉里红最好?

釉里红虽始于元代,但明洪武年的釉里红较为盛行,

缘于洪武帝的姓氏为朱,故喜爱朱红色,

于是下令大量烧制釉里红瓷,

洪武的釉里红几乎都为官窑瓷,故具有极高的价值。

其呈色像猪肝色而略带灰色,装饰则均以线描为主,

纹饰主要有缠枝菊纹、缠枝牡丹、缠枝莲。

洪武的釉里红缠枝菊花纹玉壶春瓶,

在2006年嘉德秋季拍卖会中拍出了7600万的高价。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菊花纹玉壶春瓶

釉里红瓷, 娇生惯养而又无比金贵,

似醉后美人,身着红色长裙,

两颊绯红,瓷肌玉骨,

你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吗?

了解更多景德镇和陶瓷的资讯尽在景德壹瓷(jingdeyici)。

文 / 景德壹瓷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