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想法

从科学的角度看爱情是怎样的体验

2018-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狂风绕指

题记:我们会爱一个人,然后会爱一个爱我们的人,但最后,我们爱自己。

本文原创,非首发。基础论点部分对应长篇科幻《造物者》第八章:来自克罗诺斯的爱,敬请关注。

《造物者》全文目录在此,故事线索庞杂、嵌套交错、互为因果,更欢迎从头看起。

故事要从1665年讲起。一天,一个名叫惠更斯的荷兰物理学家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一边发呆,一边看着墙上的两个钟摆。突然,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无论这两口摆钟自身的频率或者起始角度如何,经过一段时间,最终总能回归到完美的同步状态,以完全一致的频率一起摆动。然后他变换了两口钟的位置,再三撩拨调试,最后证实,只要它们摆放足够近,最后就一定会同步摆动。欣喜若狂的他迅速在纸上画下了这个重大发现,like this(史料图):

Fig. 1 惠更斯的同步钟摆(网图侵删)

这种辣眼睛的画风,我给101分,多一分我给这个奔放的世界包括我自己。因为你看,我重新画了一个会动的图,以便形象解释:

Fig. 2 同步的观察者

这种周期震荡系统的同步现象,叫做注入锁定(Injection locking)。不久以后人们发现,注入锁定不仅仅发生在机械系统,在电子系统之中,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当两个频率相近的电子器件(振荡器)距离很近的时候,其中一个的频率会被另一个“牵引” 偏离,直至最后二者以完全一致的频率(相位)同步震荡。

假定,电子振荡器A的频率为f1,而B的频率为f2,当二者的位置足够近,而f1和f2的差异又足够小的时候,二者最终就会以其中的一个频率同步震荡(如下图)。当然,“足够”是一个很模棱两可的说法,但是量化证明需要通过复杂冗长的数学推导。鉴于我的数学是语文老师教的,而语文老师是体育老师教的,体育老师又师从学校看门大爷,所以,三言两语在这里是没法量化描述了,有疑问的请自觉咨询看门大爷。

Fig. 3 注入锁定的两个正弦波(网图侵删)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注入锁定跟我们要说的事情有关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人体,尤其是大脑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电子系统!你也许觉得讶异,其实,生物组织或细胞的不同部位之间都存在着电位差,小到数微伏,大到几百毫伏。因为这种电位差的存在,随着生物活动的进行,人体就在不断产生具备一定频率周期的生物电波。而具体到大脑中,这种周期性电信号,我们称之为脑波。

Fig. 4 脑波示意(网图侵删)

每一种脑电波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大脑意识状态,因此也会传递相信的信息。比如,0.5-3 Hz的δ波只有在深度睡眠时候产生,属于“无意识层面”波,它与人的直觉和第六感直接相关。4-8 Hz的θ波是“潜意识层面”波,存有记忆、知觉和情绪,它会影响人的态度、期望、信念和行为,是创造力与灵感的来源。8-13 Hz的α波会在清醒但放松的状态下出现,此时也正是学习与思考的最佳状态,而14-28 Hz的β波则是疲劳。紧张和压力的体现,在此状态之下人体的能量会快速消耗。

每一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脑波图样,就像指纹或者虹膜一样,它是独立而其完全自发产生的。但和前二者不一样的是,它是电磁波而非固化系统,因此,是完全可以被干扰的!颅骨的存在大大衰减了脑波向外界传播,但是总会有一些信号泄露出来,不断的向外界释放个人信息。如果,有一个足够近的系统,恰好接受了这个信息,并且开始同步,你的潜意识会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会产生一种“相见恨晚”的情愫。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

没错,就是注入锁定搞的鬼!

你爱上的那个与你完美同步的个体,看似是别人,其实就是自己。那个躯壳在你们相遇的瞬间,接收并承载了你从自我内部散落的信息,拾起了你潜意识里泄露的秘密,那些秘密,甚至连你自己也未曾意识到。就像完美的镜面反射一样,那个突然出现的人,居然如此让人称心如意,你们之间的默契堪比读心术。于是你震惊了,ta不是the one又能是谁?!

说到底,你爱爱你的他,因为他也是你所以他也爱爱他的你,所以你爱你是自己,他亦如是。

Fig. 5 人脑间的注入锁定同步态(网图侵删)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 海子

所以,所有的爱情都从一种熟悉的感觉开始,所有的爱人都来自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世界。这是一种外部无法塑造的浑然天成的触感,它与你独一无二的生物电波同步发生,无法复制。

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瞬间,就是两个相近频率系统的简单注入锁定,继之而来的信息互换与数据融合,则会给爱情更长的一段保质期限。看出问题了吗?任何一个能量合适,频率相近的个体,只要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出现,都有机会与你注入锁定,通俗则称之为“来电”。

爱情是唯一的,而爱人不是唯一的。

这太令人悲伤了。我愿意给爱情更高的位置,那它来填补生活的空洞,或者作为前行的推动力。可是,我仍然只能相信这个简单的事实,爱情这种感觉,就像独孤和饥饿一样稀松平常,并且有规律可循。虚无的本质并不会被爱情填补,它们根本就不在同一个维度和量级。

苦苦追求爱情并且视之为全部的人,必将迷失、毁灭在追寻的途中,就像巴黎公墓上的那朵茶花一样,决绝的美好着,愚蠢的零落着。

Fig. 6 时间对抗者的结局(网图侵删)

事实上,社会学研究得出结论,在这个世界上大约会存在500个跟自己适合(频率相近)的人。这其中,你大约只能遇见50个。能够进入你的生命和回忆中的大约有5个,因为其他的人出现的不是太早,就是太迟。最后的最后,5个人当中能够与你成为伴侣的,大多数情况下就剩1个。

剩下的那个人是最爱你或者你的最爱吗?未必。是最合适你的吗?未必。是最优秀的吗?也未必。ta只是那个运气最好或者最坏的人,碰巧,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出现,那时你的能量很弱,所以频率锁定的也会分外牢靠。之后,你们各自独立,不再同步,但仍然无法分开,则是时间在作祟,让你对自己曾经的付出欲罢不能。

Fig. 7 无疑,时间不是最强者(网图侵删)

有的时候,两个互相不能理解的人在一起,会比一个人的时候更寂寞。

有的时候,爱情走得会比来的时候更干脆。当你们已经不在一个波段上,彼此再无法互换信息、同步锁定的时候,相守就变成了最大的折磨。这个时候,各种干扰和噪声崛起,将会不断覆盖、损耗有用的信息,破换轻松愉悦的情绪,你会惊觉,眼前的这个人居然好陌生,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他没有变,只是你从来没有认清楚过。

没有在一个波段上的人勉强在一起,就会发现,无论如何努力,无论相守多久,你们之间都不会发生所谓“爱情”的感受。

所以,在永恒里面,时间都快死去了,爱情其实连枯骨都不剩。

Fig. 8 达利《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致敬!~

写在后面:

长篇科幻《造物者》讲述的是一个与时间和意识边界对抗的故事,不同维度的若干线索交织错落、互为因果。其中涉及了一些量子意识论、微电子领域知识、信息论等等,并在哲学和心理学角度探讨人工智能的可能性,这些晦涩部分不便在小说里展开探讨,今后都会一一抽取出来,放在这个文集里面细说。当然,这些讨论也可以单独成文。欢迎各种讨论的声音!

《造物者》目录在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