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过往...婚育杂谈亲子教育

好习惯影响一生

2019-05-10  本文已影响65人  云南鲜花直邮

    读者朋友们,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我是程宝妈,专注于孩子习惯培养。在今后的文章中,我将从品德、志向、思考、纪律、生活、劳动、学习、理财等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父母虽然不是老师,但有怎样的家庭,就有怎样的行为;有怎样的行为,就有怎样的习惯。相对于知识的传授,习惯的培养应该开始得更早。据说3~12岁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这个时期,不仅效果会明显下降,而且甚至会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

    培养过程中应当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变化。家长不仅应该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更应该让孩子知道怎么去做,为什么去做。如果孩子只是机械地按照家长的指示来形成习惯,那么习惯就沦为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一种孩子不知所谓的形式。好习惯最重要的是内在的素质与修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

      应当注意孩子的个性发展,根据不同的孩子,制定不一样的习惯培养计划,优先发掘孩子的先天优势。我注意到我所在的城市里,有不少家长刻意的把孩子培养成“小淑女”、“小绅士”,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生活习惯、成长方向甚至性格,完全没有顾及孩子个性的发展。我只能说,孩子不是行道树,在习惯培养上,不能采用修剪,而应该用引导,用扬长避短、度身定制的方法。

      还应当注意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用恰当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比如,孩子幼年时好玩好动、喜欢模仿,少年时敏感冲动、富于冒险,青年时激情昂扬、渴望独立。如果一厢情愿地用成年人的思维模式,企图用一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习惯,那么最终只可能是拔苗助长的结局。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眼中的好习惯标准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以思维习惯为例,上世纪60年代比较注重“稳重严谨”,到了80年代则更加需要“创造开放”。又比如节俭习惯,过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今天更强调在合理消费的前提下,节约自然资源、能源和时间。这样的变化,也许会极大地困扰一心想塑造完美下一代的家长们。我想给的家长的建议是:给孩子“理解”和“宽容”。毕竟,孩子是创造社会未来的新生力量,有什么理由强迫他们仅仅适应以前的旧标准呢?

    上面的文字是我个人对习惯的一点看法。我想,你也许对“好习惯”的培养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路,那么请在今后的文章中与我多多互动吧。

好习惯影响一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