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从来如此
感谢生活
这本书因为一次偶然脑袋里想出来的念想:去到一个城市,就要带走一本这个城市的书。于是有空去了乐山的文轩书店,在二楼许多当代文人的书中,选了这一本。
本以为是在谈生活,讲道理的书,却不想是一本“故事书”。
一部以文革为大背景下,血淋淋的故事书。
一开始的爱情故事。两个相爱的人偏偏遇上,女子在被“文革”洗脑的过程中误手打死男子的母亲。原谅和求原谅的一生,真实让人感叹命运的不幸。
三个故事都写了爱情。
《铺花的歧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感谢生活》。
《高女人》里有句话很值得人寻味: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释世界,尽力把一切事物都和自己的理解力拉平。
《雕花烟斗》我确实没有什么印象。
《啊!》这一声可能也道出了故事男主角的后知后觉,以及感叹命运弄人。
可能之前,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只是大概听说过,文革确实迫害了不少人,但是没有想到,一个个血淋淋的故事下面,真的感受到了文革的压抑,恐怖以及命运多舛。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一篇《感谢生活》。
因为冯老先生把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和独特的审美气息和文革时期那命运的不堪,人物的情感人性结合得恰到好处。而且真实得让人窒息。
最后一个故事,从火车上的旅客开始,好的引子,埋下了好奇的伏笔。一位热爱艺术的男子,勇敢地面对生活。遇到了总总的不幸,他都当作生活的馈赠。
被领导搞入黑名单,派遣到边远瓷器厂。他却发现了瓷器之美,热爱得不得了。
艰苦的环境下,也造就了他的艺术天份。
小黑狗和俊俊都是生活对他的馈赠,同时也是生活给予他的痛苦。他们都变成了这场灾难的受害者。但狗可能还是更加忠诚。人因为有感情而会变得更加麻木?
利用人性的弱点,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他一次又一次地承认自己的“罪行”,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喜爱的艺术推向深渊。精神上的折磨比起肉体上的痛苦,已经让我倍感害怕而难以接受。
可能那个时代,为了批斗而批斗,因为害怕,大部分人们已经迷失了。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在利用文革之风,宣泄个人情绪,把个人恩怨活生生地让“红卫兵”帮自己实现。
文字的真实在于,该花前月下的爱秘时光,冯老也绝不避讳写。因为,这才是真实的世界啊。活在面上会显得特别的党。
当他历经苦难,回到生前的地方,再一次和小黑相遇的时候,可能是最感动的地方。他一直觉得愧对于小黑,以为小黑因自己而死。而小黑,却为了他苟延残喘地活着。当两者都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再一次相遇,必定会相拥而泣,感叹生活的艰难和庆幸。此刻,他们把整个世界和全部生活都互拥在怀里了。
当得知,迫害缘于自己的大学相好。他释然了,双方都知道他善意的谎言。他已经为此付出了几年苦役,何苦再把它压在另一个心灵上。
或许,没有达到一种境界的人,怎么肯能释怀,毕竟妻离子散,精神和身体都受尽折磨的人,有多少能够放得下……
他有句话刺激着我:如果我今天死了,我也要说,感激生活给予我的一切。如果我活下去,就该轮到我去报答生活了。
我们可能并未受过如此的苦难,我们可能很难有这样豁达而崇高的心境。我们现在大部分人都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舒适的生活。我们不会选择痛苦,但是当痛苦和磨难突如其来的时候,心是应该向这样的方向迈进的:
对于生活
不是以牙还牙,那会让自己再一次痛苦。
不是软弱,那会让自己一辈子沉沦。
感谢生活,才会让我们更值得拥有彼此。
冯先生在文末的话真可谓道尽了生活:
“生活啊,真像一个奇妙的魔术袋,一件件粗的、硬的、尖利的,强塞进去,不管接受起来怎么艰难,毕竟没把它撑破,最终还是被他们默默消化掉了。
生活,往往使一个对它绝望的人,也不肯轻易同它告别,不正因为它迷人的富有,它神秘的未知,它深藏的希望吗?那就不管身上压着什么,也勇敢地活下去……”
所以,感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