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茶学经典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跟我一起读《茶经》17· 从“二之具”谈茶文化

2019-05-22  本文已影响10人  爱茶闲人

      《茶经·二之具》全文已读完。

        掩卷思索,这林林总总的制茶工具背后,还有什么深意吗?茶圣陆羽还想向我们传达什么呢?

  ·唐时饮茶之风兴起   

        本章介绍了采摘、制造、贮藏蒸青饼茶一系列十多种工具,从形状、质地、尺寸到用法、功能,都一一列举。

        从系列用具可以推知,唐代饼茶生产工序紧凑而完整,制茶工艺基本形成。

        从一些用具的尺寸来看,唐代饼茶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从而也可见唐代社会对茶叶的需求量较大,饮茶已风气兴起。

·不可轻视技艺劳作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古代士大夫以诗书传家,帝王官府以经义取士,轻视技艺与劳作。

        先秦儒家倡导的六艺——诗、书、礼、易、乐、射,除诗、书外几乎被士人摒弃殆尽,慢慢丧失了他们在技艺、生产等方面的能力。甚至在士人的评价体系中,技能和机巧都成了负面的能力与事物。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茶圣陆羽对于采摘、制造、贮藏茶叶工具的全面介绍,更显得难能可贵。从中也可以看出茶圣陆羽的价值导向和用心——文化不能脱离生活,士人也不可轻视技艺与劳作。

·古老制茶工艺得以传承

        通过对整套制茶工具的细致介绍,唐代蒸青饼茶的制作工艺能在一千多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没有因制茶工艺的的发展演变舍之不用而尘封凋零,使中国的茶文化遗产得以完整地保留和传承。可以说,《茶经·二之具》意义重大。

        事实上,当今独步天下的日本蒸青绿茶就来源于唐时的制茶工艺。

·首提“茶人”概念

        在“茶人负以采茶”句中,茶圣陆羽首次提出“茶人”概念。他所言之茶人,应该是从采摘、制作、煎煮到品饮全过程参与之人,与当下的茶人概念有所不同。

        时过境迁,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致成熟,种茶制采茶的人成为茶农茶工,基本是原料鲜叶或毛茶的单纯提供者,而不再是制作——贸易——消费这些被视作茶业重要环节从业的茶人了。

        茶叶在农、工、商三个领域利润的巨大差距,导致了三大产业领域茶叶从业人员地位悬殊,种茶采茶之人只能被称为“茶农”。

        名称本无好坏之分,只是名称所传达的社会价值认可有高低之别。我想,这跟陆羽所提出的“茶人”概念是背道而驰的吧!

        而今,在茶业的各环节都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比如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恶意炒作等等。

        这些现象如何才能得以控制或消除呢?我想,除了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市场,也可试着从文化教化引导的角度,参照茶圣陆羽所倡导的“茶人”及“茶人精神”,重新审视当今茶人与从业规范,重启“茶人”定位及“茶人精神”。这也许也算是办法之一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