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2
黎化片言之734
我的片言732,733发出后,有人夸我记忆力强,有人赞我文笔生动,也有不少人觉得奇怪:是真的吗?你的经历里哪来那么多有趣的事儿?
告诉你,是真的!生活,远比文学的虚构丰富精彩。
试想想:马部长叫我“黎化啦啦啦啦啦”,公社人武部长听说自己嫖女人惊喜地问是镇上的还是乡下的,这样的细节谁能虚构出来?
就和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一样;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不乏有趣的事,问题在于感知有趣的灵敏度不一样。
”情趣”二字,紧密相连。若你有情,趣就无处不在。
前天一可爱的美眉编辑微我,说想摘录我的片言,发在她们报纸上。我回答:我不会投稿,片言你们可随便处置。
接着聊写文章。我似乎从没考虑过如何写作之类,随口说了三点要素~
一是生动有趣味,二是深刻有独见,三是引发人共鸣。
今早上想到:三者背后最重要的是真诚!
活在这纷繁世界,我辈拥有什么?比钱财?不如大款富豪的一点零头;比影响?说话不如权贵们放个屁;比地位?我们大多都挣扎在水面之下……比什么都会让你丧气。
有聪明人说:我们不攀比。
当然是对的。可是,人是社会性动物;谁都没法摆脱生活的天平。哪怕是吃个饭、开个会,你也只能往旮旯里钻。
当然可以比比写文章。可是,除了我们自己,谁会把你一个码字的往眼里放?
能让我们顶天立地宠辱不惊的,唯有真诚。“问天下谁最坦荡?唯有我当仁不让!”
生动有趣味摆在第一位,文章没趣味,谁愿意读?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也决定文笔。你若生活中是个无趣的人,我愿意真诚地提醒你:还是别吃写作这碗饭。
中国作协创研室的蒋巍主任,在北京举办的黎化小说研讨会上说过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也为之高兴:我不认识黎化,但从他的小说看,这是个生活中很生动的作家。
文章深刻有见地,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思想。
没思想、随潮流的作家的作品,我是没兴趣读下去的,感觉浪费时间。
作家的思想体现于你对生活的批判度。《诗》三百,真正有价值的是《风》。因为《风》的存在,《雅》《颂》才得以寄生。
我崇敬沙叶新的原由,也正在于此。最让我得意的评价是:黎化是个有思想的作家。
思想的根基,在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文章能否引发共鸣,在于你是否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拨子,是你是否出于真诚,发自由衷。
虚假的舌头永远唱不出动人的歌!
一个作家,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我曾说过,作家和瓦匠其实差不多,他用砖瓦盖房子,我用文字码文章;散文、随笔之类,是厨房,是小筑,长篇则是大厦。
无病呻吟也好,歌功颂德也罢,算是豆腐渣工程,只能自毁羽毛。
我为自己也曾写过此类文章而后悔。
但请理解:捧着饭碗,我们常常身不由己。
我能做到的只能是掩耳盗铃:不署名,不入集。
一点字就是千言,不多说了!
2018.8.2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