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心理学技术

叙事疗法第二讲第一节

2016-11-27  本文已影响503人  心灵地图FM

好,大家晚上好,我们的第二讲课程开始了.

我们先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主要讲了些什么?

讲了一些叙事疗法的理论渊源、还有一些理论的借鉴、代表人物。第二节课又讲了一下基本概念以及他的四大基本技术。

而且还主要介绍了一句他的核心态度是无预设的,无我的,放空,无评判的。在我们的练习当中,有同学就在问,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倾听呢?今天主要讲的就是倾听。

我们说了在叙事疗法当中他的倾听是解构式倾听、双重倾听。听什么呢?我们要听来访者没有说出的话外音。怎么才能听出画外音,言外之意呢?那就是用心听,通常我们听话不一定会用心,这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去看看我们的讨论群里的对话。那也就是说平时我们大多是心不在焉的听的,不去注意说话者的具体内容。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平常的习惯是选择性倾听。听自己感兴趣的,听自认为与自己有关的,听肯定与认可自己观点的。大家注意到上面几句话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什么?是:自己。

如果说我们听到的内容对自己的心没有触动,那就是说此刻我们的心没有在当下,如果没有心的参与,耳朵听到的只是声音罢了,而声音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换个角度说只要我们听了别人的话,心里有些许触动,能够理解他们的话,那么我们就已经是用心了。不过因为用心的程度不同,心中所抱持的观点和立场也是不同的,我们所理解的意义也就会有差异。

所谓用心听,就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应来访者的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能够用心做事,就已经非常不简单了。可是在心理治疗的领域当中呢?这却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那么这个时候有人就要说了,我总是担心听不到来访者说的什么。我在这里就要问了,你希望来访者说什么呢?我们日常的习惯往往对对话容易有这样的期待,想快速的在来访者的叙述中找到符合来访者问题的证据,只要一旦听到了这样的事件心就踏实了,一旦听到了符合我们诊断的依据时,就长出一口气,心里默想着果然是这样。

这时候,大家注意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似乎顺理成章了。既然是这样,那么治疗方案就一定是这样这样这样的。如果进展顺利就又一次固化了我们自己的治疗模式。如果不顺利呢?也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就用我们学来的一些词来解释这样的发生:阻抗,否认,回避,隔离。而如果要是再碰到有觉察些的来访者质疑时就会说:攻击。

而此时我不知道各位在听到这里时有没有想过,作为咨询师或者是治疗师,会不会是我哪里做的不合适呢?我还可以有什么其他不同的方案,来参与到这里来访者的求助当中呢?当我们无法听到期待中的回应时,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我们对于来访者所陈述事件的价值观,有可能是不接纳的,自然就听不到了。因为我们人的注意力其实是有偏好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尽量的避免选择性注意。这个时候我们以前进行过的精神分析学习期间的训练就有用了,还记得吗?悬浮注意力。

如果有人说我没有学过,也没听过这词儿,那就这样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好奇的心态来听对方讲述。

我们要始终保持好奇的心态来听对方讲述,怎样才能保有一个好奇的心态呢?有三个办法,第一个,想象自己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疑问。第二个,就像一个演员一样,表演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去问。第三个办法,就是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

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朋友们,以下的知识范围是必须涉猎的:心理学,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和逻辑思维。其实叙事疗法和我们中国的这个本土文化还是比较适应的。为什么呢?我们看看因为他的问题外化这个技术,是适合中国人爱面子的心理特点的,也适合中国人辩证的思维方式的。

而他与问题的关系取向也与中国人的关系自我观相符合,还有一个就是叙事治疗他是重视来访者的内在力量的,与我们中国人擅长自律与反思的特点是相契合的。

那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叙事取向的对话呀?这里我也要说一下。第一个,态度比技术重要,叙事取向是一种同理心,一种态度,一种进入别人生命故事的态度,所以叙事取向的对话强调的不是技巧,而是态度,我们要带着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感受去思考,去与另一个生命发生交集。第二个,先自我解构,打破框架,不自我设限,我们需要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价值观,要把治疗关系看作是一种合作关系,把治疗的历程看作是一个寻宝的旅程。第三个,需要培养我们自身对人文素养,对生命的相信,谦卑,警醒的态度,因为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之所以无法完整,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生命的珍贵和美丽。第四,保持弹性,没有唯一真理,叙事取向的对话,相信我们的谈话对象是有能力的,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生命的专家,叙事取向的对话不在于改变谈话对象为目的,反而是强调对来访者生命的了解与感动。

那么下面就随着我一起先来进一步拓宽一下我们自身的价值观,还记得上节课讲的理论渊源是什么?后解构主义、社会建构论。还有一些代表人物米歇尔福柯等人的思想。

那么我们今天会重点的讲一下后解构主义,社会建构论以及米歇尔福柯的思想。传统的心理治疗,他主要追崇的是结构主义也就是现代主义。

它的特点是追求事物既定的结构,主张一个中心的思想,表现出对客观对象的依赖和对理性的信仰。而叙事治疗他是消解中心,推崇非理性、非逻辑的。

我们看这样一个事例,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这样的说法,留守儿童是可怜的,留守儿童话是可怜的。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有时候很简单的很片面地认为这些孩子只剩下可怜了。这就不对了,如果我们的价值观是这样的,那你面对这样的来访者,似乎能做的只剩下同情与拥抱了。要么就是讨伐他们的父母,当我面对这样的来访者时,我不会只是这一个思路。我会从问孩子除了暂时没有得到关爱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的失爱力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失爱力失去了感受更多的爱的能力,这个词是我自己总结的,失爱力就是失去了感受更多的爱的能力。

因为童年时期的爱,被界定为父母的陪伴,被现有的知识体系鉴定为特别重要,唯一重要,而这一信念的传播,除了证明孩子的确受伤了,父母错了之外再无用处。因为过去不可重来。那么即使用一些催眠或者是完形技术来处理这样的情节,对于来访者来说往往是不够的,但也只能如此了。

那么如果这时候,当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当中,让孩子去寻找、回忆,当父母不在自己身边的时候自己是如何度过的,又是如何感受到他人的关爱的?也可以问孩子,如果说爸爸妈妈不得不离开你也是一种爱,你会如何理解和感受?当我这样问孩子的时候,孩子是真的可以讲述一些他们能够感受到父母爱的事件的。

第二,传统的心理治疗他会认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是有深层的元素构成的,存在着对立的两极,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而这些真相具有绝对的权威,这个也是来源于结构主义的。那么叙事治疗认为,他不认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有一成不变的深层元素构成,也不认为存在着静态的两极对立。

我们再回想一下在上述我刚才讲过的这个案例当中,父母会被“判刑”,这个判刑是双引号。会陷入深深的内疚。那么此时叙事取向的治疗师就会想,我确定这种内疚对于父母的成长有利吗?起支持作用吗?会不会导致矫枉过正呢?会不会完全站在了孩子需要陪伴的立场上?而全然忽略了生长在贫困环境当中的孩子也需要良好的物质生活来保证其生长呢?从而失了中立的位置呢?

说到这里,我们再看看城里的孩子又是如何生长的?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的父母。这些孩子他们现在会被冠以一个新的疾病的名字:空心病。

现在的孩子会被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到三岁。到了三岁以后,他们也就只能上幼儿园了。而只要开始进了幼儿园,他今后所有的道路面对的就是学习了,这样的孩子似乎是一群需要被辅导,被教育的孩子,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些孩子其实也面临着陪伴的缺失,可是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

只有当这样的孩子成绩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品行出现了问题,也甚至直到不愿意去学校时,才被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而全然忘记了在孩子成长的生命历程中,我们的眼睛里是只有孩子的成绩的。

我想问一下大家,孩子呢?孩子,这个活生生的生命在哪里呢?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喜欢什么?喜欢看什么书?喜欢听什么歌孩子的愿望是什么?孩子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都不知道,他们的父母也不知道。

第三个,结构主义认为生活的意义是元素的反应,确定的元素就决定了生活是唯一的真理,那么依据这种观点,传统的心理治疗就会认为,人们对于生活和存在的意义也就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了,他忽视了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不是陷入了一些宿命论的意味呢?

而叙事治疗呢?他认为生活的意义是通过叙说的形式建构的生活本身,并不存在普遍成立的唯一真理。例如我们说现在青少年当中比较追崇的超级巨星。即使是超级巨星他也至少有三个面向:第一个,他所希望展示给他人的理想信一面。第二个粉丝眼中所追捧的明星的这一面。第三个,明星本身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的独立的人来说,他本身所具有的面目。

第四个,传统的心理治疗他也认为自我认同是自我的产物,个体内部有一个稳定的心理结构,决定了人的自我认同是不可改变的。他认为个体的内部元素、气质类型、性格元素这些决定了人的自我认同,它是深藏在人性的中心的,是不可改变。

那么后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就会认为,在我们自己的内部有一个稳定的心理结构,认知机制或者说是人格个性等可用于解释我们的行为,那么依照这种观点,我们害羞似乎是因为我们有害羞的人格,而不是由外部的情景导致的。

叙事治疗认为自我认同是社会的产物,是经由历史和文化塑造的,一个人的生存背景,决定了其行为的方向,运动员成为明星是被成为明星的,他的目标是只想成为冠军。

后现代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米歇尔福柯认为,他说假如人有本质的话,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固定的、普遍的东西,而是由许多带有历史偶然性的规范和准则塑造而成的。而那些规范和准则又是由每个人都必须在其中成长的风俗习惯和制度所规定,所有的文化都为生活于该文化其中的人们灌输了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习俗。

后结构主义对自我认同的看法,对叙事治疗的影响尤为深远。例如,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在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中,人们会过分关注其成绩不好的一面,而忽视了这个孩子曾刻苦努力的一面,也忽视了人们自己看重学习成绩这个主流文化的意义,特别是从农村出来的父母们。

在叙事治疗中的治疗是不关心这个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会提高不上去,而是与其探讨成绩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即使成绩不好,孩子自己眼中的自己是什么?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成绩不好的关系等等。通过这样的对话使孩子摆脱成绩不好自己就一无是处的想法。进而将其对自己的认同转到更为客观的一面上。

叙事治疗的好处就在于它不仅使人看到了症结所在,更让人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社会建构论是怎么认为的?第一个,他首先就是反本质主义的,他不相信内在的心理本质的存在,如人格、认知和情感,这个是和刚才的那个后现代主义是不是有区别的?第二个,现实是由社会建构的,社会建构主义不相信有一个可以直接感知到的纯粹客观的,实在外在的存在。他也并不是主张否认现实的存在,他们只是认为现实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规范,经由人们几代相传会将原本是这件事该怎么做?变成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回事儿,这就是现实。你比方说,一白遮百丑,这个护肤品里面的美白系列的产品,其实专是为东方国家而研发制造的,因为美白是东方国家的女性所特有的审美偏好。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知识都存在时代和文化的局限性。

因而,试图超越文化和时代去解释现象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宏大话语和追求普遍性的理论,都不可能找到合理性的基础,每种理论都应该澄清他自己的立场以及本土文化的视角。

那么任何社会团体在建构并维持其现实知识的方式时,其实是有一个历程的,这三个历程是典型化,制度化和正当化。

人们会利用典型化的过程,把认识的观念分门别类,再用制度化维持并传播好不容易得来的知识,最后再借由正当化把两者结合并合理化。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每个独特的人和文化所用的典型,都不是唯一可能的典型会出现偏差的知觉,使人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因而也会忽略到个体存在的差异性。社会建构论还认为,人周围的现实世界不是客观的存在于社会中等待人们去认识和发现的。而是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当中的,由世世代代的人们所赋予的不同意义建构的。换句话说,人们对一个事物的看待其实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这个所谓统一的标准,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被建构出来的。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或不同的时代变迁中,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标准和观点。受这种世界观影响的叙事治疗不再关注通用的标准,而把兴趣点放在例外上。对人们常常忽略但却始终影响个人生活的细节进行好奇的询问,使人们看到自己的独特和价值进而重构对个体生命的看法。比如说。一个因皮肤很黑自卑而前来咨询的女孩,那么叙事取向的对话就会关注黑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个黑的?黑是如何影响她的生活的?有没有对他与其他人的互动造成影响,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除了黑,自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等等。所有这些提问的目的都是让她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与黑的关系。自己还有哪些不曾意识到的独特之处和价值,这样全面而系统地看待自己,也许是来访者以前并不曾做过的,因此,会使来访者产生新的视角和变化。

第三社会建构论认为,现实是透过语言而彰显的。现代的观点认为语言仅是人们表达思维世界的一种工具和中介。他认为思维在先,语言在后,这种观点削弱了语言在人际交往和表达情感上的效用,而社会建构论认为,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不是来自于客观实在而是来自于他人。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的,语言对于如何理解世界从来都不是无关紧要的东西,而是最最关键的要素。语言会被视为具有构成作用的东西,不仅仅具有强大的描述功能。语言的意义,并非源于思想而是源于运用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说语言不是表达思维,而是规定思维。什么样的语言会让人头脑中形成什么样的思维世界,人们对现实的认识都是借由语言而限定的,叙事治疗也认为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当我们说话时,就建构了一个真实世界。

在这里语言不仅是用以描述事物的抽象工具,它更多地用于建构我们的意义世界,并因此使这个事件发生,因为语言也会让情境产生动态,活泼、生动的效果。在与不同的人说话当中,传递和接收的信息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反馈给说话人,会在其脑中赋予不同的意义,引领人产生不同的行为。那么,透过语言的描述也会把原来隐晦的部分带出一个真实的感受。丰富和细腻的话语,不仅可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带出一些原来没有的感受和意义,同时也会活化我们的经验,使得经验能够感受,重现。这里所说的感受和意义,是指人对自己生命生活的价值与目的的觉察,即个体,知觉到自己是如何的以什么样的姿态存在于世界中的。

叙事取向的心理治疗所要做的不是对当事人的问题提供一个具体明确的答案,而是要关注人们怎样使用人际间的语言习惯来解释自己的经验,以及如何对事件作出反应,这才是叙事心理治疗的关键所在。

比如说,东、西方语言就有差异。西方语言的它是语音,他走的是听觉系统,而我们中国人的汉语它是视觉化的语言。西方语言的表达起来就会比较直接,中国人说话更偏向于含蓄。还有语言的心理暗示作用,我们想一想催眠,催眠之所以能够得以实现,完全就是语言的心理暗示作用,还有冥想。还有大家以前有印象的就是有一个暗示测验,也是个心理暗示测验,就那个滴血实验,就是把人的手腕割破了以后,给他放滴水的声音。所以语言的这个心理暗示作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四个,社会建构论认为现实是由故事组成并得以维持的,因为故事为意义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框架和视角。后现代认为现代主义所强调的真理与客观事实,并非是永恒和唯一的标准。因为,其实这些普遍的真理,现实非常精确,但是也非常可惜,这些所谓普遍的真理都是有限度的,有盲点的,并且容易因此而忽略个人的独特性,主观的能动性。

因此,叙事疗法会认为,个人所知觉的现实是经由人们所描述的故事建构所组成的。故事的现在和将来,都影响着生活,不仅仅只是反映生活中的事件,而且故事也会影响我们注意到的和我们没注意到的记忆、思想、解释、感觉和行为。不要用一个说法来界定一个人,为什么呢?因为说法会唤起我们的记忆,并且往往是不好的记忆。

第五个、社会建构论认为没有绝对的真理。由于我们无法客观的认识现实,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是诠释经验,而诠释经验的方式,他有很多可能性,可是没有哪一种诠释是真正的真理,在诠释经验和知识的过程中,语言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人建构了不同的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和主流文化所认为的符合标准的自我认同,必然有一定的区别,那么叙事治疗并不是让治疗师帮助来访者找到其真实的自我,而是找到较期待的自我,然后带着自己喜欢的自我去发展人生。比如说,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一般人会这是个问题的孩子。但是,叙事治疗关心的是她在离家出走,流浪在外的过程中是如何照顾自己的。

这个时候,平日的伙伴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再透过照顾自己这个特质和他人此时如何对待自己去看待自己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将类似的例外事件串成一条线,帮助来访者克服现在的困难。可见,对于同样的事件的不同角度的解读,可以发现来访者人生当中不同的意义。

第六、社会建构主义,他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社会活动,反对通过分析个体的或者社会现象的结构所作出的评判,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在根本上不是有经验的有效性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活动维系的,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永远不可能是中立的,而是一种维持某些样式,排斥别的样式的社会行为。因为人们是在社会中生存,因此个人所觉知的现实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下来我们再来介绍一下米歇尔福柯的思想,米歇尔福柯作为后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许多观点,观念深深地渗透到了叙事之中。第一个,主流知识即权力,米歇尔福柯所说的权力,和以往的权力是不一样的,他不是掌握在少数当权者的手中,而是弥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也不是某些人所占有的一样东西,而是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力量关系,是整个关系运作的结果,主流知识即权力,是福柯对知识和权力的经典论述。

他认为社会的论述决定了什么样的知识是这个社会中真实正确和适当的支持,所以控制论述的人也控制了知识。同时特定环境中的主流知识也决定谁能占据有权力的位置,也就是说知识就是权力,权力就是知识,当知识经过历代的传承变为真理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权力来压制人们。

在叙事治疗中麦克怀特也指出人有内化其文化中主流故事的倾向,而这样就会使人们忽略到其他故事的可能。

任何文化中成为故事的个人经历毕竟是少数,还有很多事件没有成为故事,这就意味着,当生活叙事带来有害的情况时,如烦恼,痛苦等都可以换回以前的不同事件组成新的故事,或者从另类故事的次文化中寻求支持。比如,成绩好才是学生的王道,会主宰我们的行为,成为主流价值观,也成为我们的主流知识,再例如,择校,学区房,补课班,补习学校等等应运而生。而人们也想当然地认为,这些是唯一的真理,他也成为了一种权力。

正向在社会建构论中提到的没有唯一的真理,叙事的哲学就是要鼓励人们成功挑战把人压制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力,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来到咨询室的有厌学行为的孩子的父母,他们的目的百分百的是希望咨询师来改变他们孩子目前的行为,而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孩子当下遇到了什么困扰,自己的孩子想要怎样度过自己的学生时代,总是认为孩子这样下去似乎整个人生就完了,自己生活的希望也将随之破灭了。

我还记得我有一个来访者,我就叫她小芳吧。是一个外地的来访者,弃学而且有自杀倾向,如果要是让他上学去,他就死。这种情况已经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三个月了,那么来到工作室的时候有连续十五天没有去过学校了。当我询问过孩子在这上学过程当中,还有经历些什么样事情的时候,我了解到了孩子今年才上初一,但是已经换了四所学校了,他的母亲是个老师,他的就是有一个特权,也就说是有其他的家长不具有的一些能力吧,就是他可以给孩子随时根据需求来转一个更好的学校,因为孩子本身的成绩其实不足以上一个重点中学的,但是母亲就是利用自己的这个能力给孩子不停的换学校。而且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一,七年时间换了四所学校,最后这次孩子坚决不去了,是因为父亲升职,他又进入了一个学校,而这个学校是由于没有征得孩子同意,并且是也不是学期末转的。

这个小小的来访者给我的印象是如此的深刻,就是由于他是我在所有的案例当中唯一的用了十二个小时就结束了治疗的个案。这十二个小时,八个小时我是用来做治疗工作的,与父母的对话、与他个人的对话,而且与他们三个人同时的对话。又用了四个小时用来跟踪回访他回到家里以后,父母是否延续了已经更改了的陪伴孩子的方法。那么我记得非常清楚,有一个练习就是让他们去写一下,就让孩子和父母分别写一下,学习带给孩子的好处是什么?学习带给孩子的坏处是什么?孩子对这个问题回答的特别顺畅,各十条很快就写出来了。可是到父母这一方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说学习还会给孩子带来坏处。

第二个,米歇尔福柯认为人的自我是被发明出来的,米歇尔福柯认为,如果人的自我是被发明出来的,那么人本身就没有任何不可改变的规则、准则或者说是规范,也就不存在什么隐藏在外表之下的本质了。因为一个人的身份认定是社会性和关系性的,身份不是固定的或者是静止的。身份总不断地和他人创造关系,我们总是成为和曾经不同的自己。这和社会建构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建构的观点是一致的。对于叙事治疗的影响就是治疗师不会以静态的视角去看待人们的问题,会帮助来访者通过自己的讲述打破其负向的自我认同,这样来访者就可以重新建构较为积极的自我,同时也能够带着较期待的自我去发展其人生。

第三、正常与异常的分类。米歇尔福柯认为主流文化和传统或是透过科学实证得出的结果,都会让人们看到何为正常,何为异常。科学的分类以及社会文化以及主流知识。规定了什么样的人是成功的人?什么样的人是失败的人?如果人们用这种观点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就会看到一种集权的方式,使人们不再尊重个人的选择,也不再对个人的独特性的闪光点感到好奇了。那么同理,叙事的哲学也认为,并没有所谓的异常的生命形式,只是有些形式的常是我们不知道的,只要人们深知自己的观念并不是唯一的真理,并坚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的话,并且愿意带着谦卑好奇的心态去探索其他的生命故事的旅程时,他人生命故事中的力量就会被看到。

而这些例外故事又会通过被看到和能够叙说而展现出来。我们现在可以想一下有哪些社会文化价值观或者说是观念,是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我们听一下下面的说法,功课好才是好学生。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有钱才会被人看得起。女人就是要苗条才会漂亮。我不能离婚,不然父母会很丢脸。姐弟恋、同性恋都是不正常的。剩男,剩女。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下,创始人迈克怀特他的案例,在澳大利亚迈克怀特是个精神科的医生,而在那里小孩子的大小便失禁,也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这个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上来说,怎么可能,小孩子啊?可是在那里真的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其实我们去重新回头看一下精神病的这个标准,我们会发现过几年就会再版一下,再版的他的诊断的标准他就越来越多了,但是有一些也被从精神病的这个诊断条例当中删出去了。例如说,我们以前认为一个小男孩、皮、活泼好动,那么说这个小孩子特别皮实,那么现在会特别容易被冠以多动症!而一个孩子如果内向和少语,那么他就会有一点点偏于抑郁的表现,我们说有些抑郁气质或者类型,或者具有抑郁情绪的孩子,这个时候这些孩子到医院去就非常肯定地会被诊断为抑郁症。所以说,当我治疗好了这样的一个来访者的时候,我从来不能够说我治好了一个抑郁症。因为,我认为他是被误诊的。

那么,大家可能要问了,失眠焦虑既然被确认为是疾病,那么我们人为什么会愿意承认自己是生病了呢?因为,可以给我们一个休息的理由,或者是回避某些事情的理由。我给大家举一个在职场当中的示例,我曾经在给一家企业做服务时,该公司一名主管身体不好,还硬撑着。那么这个是在潜意识里表达,他自己也经常这样说,我尽力了,你看我都被压垮了,你们不能再指责我了。那么他是通过带病工作来取得大家的谅解和妥协的,而且也通过带病工作,来否认自己能力的不足,因为他无法承认自己是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所以他就以带病的一个躯体来工作,那么一个带病的躯体是无法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这样就掩盖了他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

所以说有时候为什么我们人会宁愿承认自己生病了呢,作为一个叙事治疗师,要清楚的意识到心理的问题是怎样形成固化,需要了解为什么个人生活的很多可能性的出路,都被排除到了意识范围之外,只有具备了对心理作用的深刻洞察力,才能有效地帮助来访者澄清问题,咨询师的提问要让来访者有机会发掘问题的各个层面以及问题形成的过程和机制,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被默认,被内化了的文化假设,从而认识到这些假设才是构成问题的重要因素。

在文化规范中有很多的观念其实都是假设,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些叫做假设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要强调这些观念他是人为的,不是自然而然的,而且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随着情境、年龄、经历等变化而不断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要强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念体系,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比如说:女人应该在家里照顾家人,照顾宝宝,就应该当一个全职妈妈。男人一定要坚强,有车有房就是成功。这些都是文化的假设,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些假设的观念常常是经不住推敲,也经不起深入的思考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对自己的判断和标准是深信不疑的呢,那是因为,第一、成功的经验的束缚。在现在这样一个流行佛学文化的时代,大家应该听到过“所知障”这个词吧?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记得我在给一家企业做培训师,我会让他们记住一句话,成功是有副作用的,那就是以为我们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也就是说凡是成功过的做事方法,就会成为我们的惯性的做事风格。所谓习惯成自然,而且显得很有效果,于是我们就不会随时随地的反思,自己在新事情上的出发点。因此,我们的生活也就成为了机械的重复,也缺乏新意,我们很少有机会这样认真的反思自己,审视各种个人的和社会的文化假设,而不断的复制社会上流行的支配性的故事,心甘情愿地充当着支配性故事中的这个或者那个角色,而不是真正做自己生活故事的编剧、导演、作者。

第二、这些假设不具备跨文化的普遍的合法性,也就是说当某一个文化中流行的假设拿到别的文化背景中去,立即就会出现矛盾冲突,假设本身就不能成立了。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果说我们很粗略的将人分为穷人和富人这两个文化圈的话,那么富人文化中的很多假设,比如说,20万以下的车,那谁还敢坐呢?招待贵客一定要有保存若干年的葡萄酒。这样的假设,在穷人文化中那就毫无意义了。再比如说,英国人用红酒配牛羊肉,白葡萄酒配海鲜,这些在中国人的餐桌文化中并不一定会得到认同。这些假设并不是根本意义上生活的必然,而以上的例子也说明文化中的重重结构在本质上都只是假设,都是社会建构的基奠作用和心理的认同作用,才使得他们看上去是那样的不言而喻,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这些看不见的绳索,这些文化的假设所牵引、所控制。

文化的假设有社会约束的作用和规范人心的作用,但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平和和吉祥的生活的,而不应该是压抑人性的自由发展,甚至生活的可能性选择,如果以这样一个理想化的生活目标为判断的标准,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群,多多少少都是因为受到僵化的文化假设的压迫和束缚,使自己的生命成为某个时代流行故事的牺牲品,对于已经把这些假设的结构完全内化的近乎僵化的个人来说,如果他们感到已经很不舒服,迫切地需要寻求心理的帮助,那么治疗师就要帮助他们松动,拆解、驱除这些结构的束缚。同时去超越并包容他们,这个就是叙事治疗的解构作用。好了,我们休息五分钟,五分钟后回来!

西安心灵地图独家分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