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六十三)心灵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3076540/e597b1768a73b9d7.jpg)
小说简介:该作品通过几个少年(何嘉慧、王凌云、何召弟、梁壮志、何碧莲与许方圆)的视角,向读者揭示当代乡镇中学生的生活以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全方位的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展现开来,体现出即将毕业的他(她)们,纵然百般迷茫、困惑和无奈,最后却果敢地做出自己心灵的选择。
上一章回顾:选择(六十二)如果
泰戈尔曾说:“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
嘉慧本来计划好在她生日的那天,也像凌云过生日一样在家里摆上一桌,邀请她的好同学来家里聚餐,当是庆祝自己漂亮抵达十七岁的彼岸。然而,人生无常,世事变迁,转眼间,物转星移。
壮志的缺席,让她仿佛感到身上某个器官的缺失似的,提不起任何玩乐的兴致,甚至显得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因此,原先生日聚餐的打算,还没来及时公布,即被她搁浅,最后毫不思索地取消掉了。
玛格丽特·杜拉斯曾说:“当黑夜来临时,就是解脱。”
可这句话放在嘉慧身上并没有起到它的作用。嘉慧眼看身边的亲朋好友一个又一个的离她而去——即使碧莲只是为了学业而离开,但足以让她黯然神伤——让她的内心时常涌起一种感伤的情愫。而她的这种情愫不但没有随着黑夜的来临而减少,反而随之增加。从而让她觉得,当黑夜来临时,就是思想的束缚。
她感到一阵沉闷与压抑之风穿过房间的每一个缝隙,向她狠狠吹来,扑打在她的脸蛋上,穿透她幼小的心灵,就像那彷徨不安的思绪,趁其不备溜进她的脑海里,让她再也无法安心继续复习。
她下意识地弯下腰去取出一张录音带,塞进那台久置不用的录音机里,然后摁下开关,随即响起她所熟悉的席琳迪翁经久不衰的歌声,一曲《yesterday once more》顠荡在房间里的每个角落,如泣如诉。不觉唤醒她脑海中的每一个细胞。
她想念碧莲了。这首熟悉的英文歌便是碧莲教她唱的。那时候,她们一起升入中学,人生第一次接触到英语,她便觉得这种外语是种奇妙的语言,一开始就深深被其所吸引。讲外语让她有种仿佛身临奇境的感觉,而唱英文歌则是这种美妙感觉的升华,尤以《yesterday once more》最为动听。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刚开始的时候,她的音标学得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很不标准。她只会用汉语文字来代替英语的发音,结果说出来的词汇句子,要么走调,要么破音。完全体会不到那种音韵所带来的美感。
碧莲天资聪明。无论多么新颖的东西,凡经过她大脑的发酵,都会转化成她所熟悉的知识。她教嘉慧认识音标是她传授给嘉慧英语的第一个步聚。而她教她学会唱《yesterday once more》则是她用心辅导的见证。当然,在学习的过种中,嘉慧本身也无比用功。
歌声唱到高潮时,越发撩起嘉慧对碧莲的思念。强烈的思念驱使她再次弯腰,毅然打开那个被她卦锁已久的抽屉,拿出收藏碧莲所有物件的收纳箱。打开来看,才猛然发现,在这个偌大房间里,属于碧莲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小小收纳箱而已。她不得不为她平常省吃俭用的精神所感动。她拿起那个装着她俩人合影的相框,深情地凝视着照片里的碧莲,依然是那张她所熟悉的,优雅、笃定和从容的笑脸。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即使定格在相片里,也照旧绽放出不可阻挡的善解人意的光芒。嘉慧此时发现,碧莲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宛如一朵青莲,出淤泥而不染。嘉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不再悉数碧莲的不是,原先对她的怨怼也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她甚至曾后悔自己当初面对碧莲的告别,所表现出的无情和冷漠。此时此刻,她对她的感情只有牵挂。
她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自从碧莲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后,她曾收到过她的两封信。信的内容大抵是鼓励她努力学习,好好照顾自己及家人的话语。她读了一遍便扔到草稿堆里了。如今距离她收到她寄来的第二封信件的时间已有两个月,难免会掀起她牵挂的思潮。动情之时,她随手把相框倒立在书桌上,张望窗外苍茫的夜色,忍不住叹息一声,禁不住又闯进回忆的隧道里,再次体会到没有碧莲的日子,如此难熬。
当她从时光隧道里走出来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倒立在桌面上的相框的背面夹了一张信纸,顿时精神一震,却又有些忐忑不安起来,迫不及待地取出拆开来看。只见碧莲娟秀的笔迹赫然呈现在眼前。
致我亲爱的妹妹:
见信安好!
请容许我对你隐瞒了关于我身世和离别的真相。我知道,我这么做是对我们姐妹俩感情的不忠。可是我宁可背负这“不忠”,也不愿意破坏我们之间的姐妹情。
早在苏奶奶去世前,我便从她那得知,我并非我们的父母所生。我真正的父母就是过去被咱爸妈禁提的姑父与姑妈。关于我亲生父母的故事,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找咱妈问个清楚。因此,我就不再向你一一详述。
我只能告诉你,我不能光彩地生下来,但我会精彩地活下去。请不要为我担心。
今晚,你提到我对苏奶奶的好是有目的的。其实,关于这一点,你说得一点也没错。我确实是具有较强的目的,那就是满足我感情的需求。我认为,我的付出,不是为了有一天,我将会从她那里获取什么好处,也不是为了知恩图报,而是,我和她之间,早已建立起一种超越亲情的深厚情感。我所做的一切,只出于自己心灵的选择,与其他一切无关。
再说选择本身并没有对和错,聪明和愚蠢之分。我只是在做好我自己的同时,追求心灵的安宁。并相信这种跟着心走的感觉,于我价值更高。
召弟二姐放弃学业,选择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的做法让我深受启发。后来咱家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让我坚定了跟她一起出外打拼的想法。我原本想先征得咱爸妈的同意,对你隐瞒一切真情。没想到,这时候,苏柏出现了。他的到来让我惊喜万分,非常感激他对我如此关照。虽然我最终没有答应跟着他走,但他依然像我的救星一样,替我解决了不少烦恼。
当时,经过综合考虑,我最终还是婉言拒绝了他的支持。古人说,无功不受碌,我不希望自己下辈子永远活在负疚感中;之所以放弃求学之路,是因为,我不想看到咱爸为了我们再次累垮身体。单看他急速衰老的背影,我已于心不忍,如果继续读书,增其负担的话,我会更加受到自我心灵的烤打。他养育了我这么多年,是时候,让我来报答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