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成绩垫底,22岁北漂,28岁人生开挂,只因为她做对了这件事
图|来源网络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都说“寒门出贵子”,但她童年的家却连门都没有。
她初中成绩排名倒数,高考也没考上理想大学,但4年后却高分考上北大法学硕士。
她是别人眼里的孩子,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最终拼出一条自己的人生路。
30岁之前实现了财务自由,有房有车,有热爱的事业。
她说:“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在《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我认识了她,从没有演讲经验,险些被淘汰,到夺得了超级演说家的总冠军,一夜成名,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名字——刘媛媛。
她说她从不怕苦,努力的动力,也从来不是为了拥有什么,而是怕死于一事无成,她的新书《精准努力》给我很大启发。今天分享给你。
01 .
光努力没用
要学会精准努力才行
从《我是演说家》冠军成名之后,刘媛媛的人生彻底改变了。在没有任何领导经验,她选择了去创业,成为了90后的CEO。
罗胖在启发俱乐部说过一个故事,当时在采访李书福的时候,问过他多次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成功,他总会谦虚的说肯定是比普通人更努力啊!比普通人更上进啊!
成功的背后肯定是有努力这一项,但努力不一定会成功,只有懂得方法策略的努力,才会让努力这颗药的药效十倍百倍的发挥作用。这也就是这本书里反复提到的——精准努力。
书中另外印象深刻的第一个故事是刘媛媛当时参加《我是演说家》,要知道一个没有任何演讲经验的人,只凭借自己一股冲劲,想要在一堆能说会道的牛人堆里突出重围,怎么办?
第一轮她差点被淘汰,因为没有演讲经验,台风也不行,发型不友好,服装减分。
比赛结束后,刘媛媛就在后台哭了一场,但下定决心要努力改变。
刚开始,她的努力重点走偏了,她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干脆先调整外形,先去搞一个亮眼的发型,再去挑一些适合舞台上镜的衣服。
但后来发现光调整这个没用,而且这些调整完了根本没时间打磨自己的演讲能力了。于是她把重心放到了打磨自己的演讲技巧和内容上,服装发型这些附带的东西就放在间隙的碎片时间去处理。
到了第二次出场,她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之后一路开挂。
在书中,刘媛媛分享了一个精准努力的核心,在球类术语中叫“甜蜜点”。意思就是每一个球杆的杆头上都有一个用于击球的最佳落点。
只有正好打中这个甜蜜点时,这个球就会飞的很直,而且球速很快;如果接触的区域离这个点很远,那么越远,能量损失就越大。
这也就是精准努力的核心,只有努力到这个精准的点上,所有的努力就能托起你的腾飞,而努力到其他点上,偏离这个精准点越远,消耗越大,看起来很忙,却没有什么结果。
分享一个我最近遇到的笑笑姐的真实故事。
笑笑姐是我带孩子去做DIY手作的一家工坊的老板,第一次去做DIY手作就觉得她的工作坊环境不错,做的东西也很精致,服务也好,就是价格不低。
第二次我带孩子又去体验了另一个项目。期间我就跟笑笑闲聊起来。
这个工作坊是她的梦想也是热爱,她觉得女孩子就应该做做这些精致美好的小物,但经营了2年这家工作坊一直处于亏损的边缘,每个月的销售额仅能维持她的温饱。
她很苦恼,2年期间她尝试了各种方法,推出了各种新的手作项目,但客户的响应度都不好,营业额也不见起色。
在市中心的租金很高,在推广平台做广告的成本也高,笑笑说就看做到今年暑假吧,如果还是没什么起色,就打算把这家店关掉,重新找地方开个花店吧。
在详细询问了她的客户群体,热门项目和日常开支的主要成本后,我发现她其实已经有很多固定的客户了,而且来的客人也只会挑几个固定的手作项目来做。
我问她为什么不把热门的项目做成爆款呢?为什么要推出其他新的没有经过检验的项目,成本和风险都还很高。她说其实说起来还是自己没想好就去做了。
笑笑姐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努力但没有精准的案例,什么都想做,却忽略了在一个点上发力。其实所谓的有前途的事情,我们不一定要做。
查理·芒格甚至还说:“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就像本书的作者刘媛媛,所有人都说她的人生,就像开挂了。但是其实这令人羡慕的开挂背后,都是精准的努力结果。
02 .
学会这个方法
人生不可能不成功
有些人把不成功归结于自己的不努力,他们的想法是努力太辛苦了,我不希望自己那么辛苦,这个点儿没错。
不过要知道真正的努力并不辛苦,辛苦的是无望的坚持。
一直坚持读书,书堆成了山,成绩还是不好;一直听课学习,薪水职位还是原地踏步,还遇到了中年危机,中年焦虑;学了各种技能,写作、文案、摄影、短视频,连人类图和数字心理学都去学了……,但最终都只是会一点,但真要做好,却好像又都不会了。
书中给我很大启发的第二个故事就是刘媛媛考上北大法学硕士。
如果你听到这个女生是北大法学硕士,是不是第一反应是,哇!太厉害了!是个学霸。第二反应是,北大法学啊,太难考了吧!我肯定考不上。
而刘媛媛在书里把她考研的经历总结成了“六步定位法”,她用这个方法轻松考上了北大法学硕士。
刘媛媛把做事的步骤分成了六步:自我定位—瞄准目标—制定策略—执行反馈—调整行动—最终完成。
她认为,做事的正确顺序应该是这样的:“策略,勤奋地执行策略,然后成功。如果没有策略的话,你坚持不下去,就算坚持了也没有用。”
高考的时候就像考北大,却落榜二本大学,大学毕业时还是想再继续攻读北大研究生。但当时的时间只有3个月,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最终轻松如愿以偿,靠的就是这6步法。
自我定位:考研的时间很精准,第一时间决定选择脱产学习,没钱没时间,必须找出最佳学习方法和最有效的资源。
瞄准目标:一定要考上北大研究生,因为一线学校和一线城市都和自己童年的成长环境完全不一样,在一线城市未来有更多机遇和体验。
制定策略:要制定考研策略,先要做调研。刘媛媛发现,其实北大法学硕士难度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高。她把历年的录取分数线看了一下,都是在360左右,要保证自己考得上,考370分就有希望了。
在这370分里,结合自己之前学习科目的偏差,给英语设定了60分,政治70分,这个是自己完全能够实现的任务。
另外两门专业课,每门总分150分,起码要考到120分才有希望。也就是说,专业课试卷上80%的题目,必须会做,还得做对。
刘媛媛在研究了专业科目历年的真题后,发现原来99.99%的知识点都来自教材。于是,500多页的教材搞定80%,北大法学硕士就基本离自己不远了。
把这些难题分解开来看,其实考北大法学硕士的难度真的降低了很多。但最终要考上还要执行反馈。
执行反馈:刘媛媛发现,文科考试有三个特点:考记忆、考辨析、考分析。考记忆只要把书全部背熟就行了。作者每天会复述几页旧的内容,学习复述几页新的内容,慢慢把书上的内容印到脑子里。
考辨析也不难,也是背书做题,分析错题,把做错的知识点记到自己的“错题本”上反复练习就行了。考分析按照前面两个步骤做扎实了,分析题就需要掌握一个敏感度。难点是把分析题里要考的知识点找出来,就知道怎么做了。
调整行动:按照这个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作者做题的准确率,基本上能够达到100%了。考研策略看起来很有效,那就不用调整了,继续努力。
最终完成:前面制定的策略对了,执行到位了,考研的目标就自然实现了。
最终,刘媛媛如愿考取了北大法学硕士专业。
在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很多事情表面看起来很难,但其实用对了方法就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于上青天”了。
方法对了,你也可以走上开挂的大道。
03 .
失败犯错不可怕
人生错题本让你火箭成长
很多人会有疑问,刘媛媛的人生道路上难道不会犯错吗?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不仅会犯错,而且经常会犯错。
但她却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第二次。她给自己制定的方法就是:人生错题本。
比如她之前在职场上不太会圆滑,她会把一些别人给她的不好的评价,她就会记录在错题本上,看看哪些地方可以调整,下次可以更好的与人交流。
比如演讲的时候,哪些点是反馈不好的,就在这个点上下功夫,不断反复调整,下一次就会焕然一新。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很多时候这些错误会反反复复出现,如果放任这些问题不管,进步就会很慢。进步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纠正的过程,纠正自己的言行,纠正自己的心智。
建立自己的错题本,下次看到同样的问题和情境,看一下错题本,也是警示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另外,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成就本,金句本,锦囊妙计等,把自己看到的好的点,对自己有用的,都摘录下来良好的借鉴,举一反三。
刘媛媛说:“如果你想学习,想进步,没有错题本是不可能的。很多错误不是临时发生的,它是我们的思维和做事习惯导致的。也就是说,根本就不可能通过口头提醒自己'你要认真,你不要犯错'来改正。”
04 .
别轻易否定自己
自信的前提是成长型思维
刘媛媛成名后,也有一些网友怼她,也会遇到恶意评判,但现在的刘媛媛已经变的强大和接纳自己,不再是当年那个觉得自己又穷又丑的自卑的女孩。
她的这种自信来自于自己认知的扩展,对父母的理解,以及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刘媛媛在上高中的时候,大冬天的班里其他人都有羽绒服,就她没有,母亲就自己亲手给她做了一件,从头到脚把她裹成了一个球,她觉得母亲让她在同学面前出丑太不好,对母亲心怀责备。
但长大后才认识到这不是母亲的错,而是自己不够成熟。父母都是“自己的一部分”,自己嫌弃父母,倒不如说是嫌弃那个时候的自己。
其实她的母亲非常善良,而且把她们兄妹三人拉扯大,最终都如愿考上大学,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对父母的嫌弃也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多读点书,多见点世面,自己心智和认知提升了,这些评判就都不会有了。
对于接纳自己,很多人会有不一样的定义,如果一个人是懒散的,不努力的,啃老的,任性的的,那还是要去鼓励大家接纳自己吗?
书中刘媛媛也给出了自己对“接纳自己”的想法。接纳自己不是任性,也不是建立在损坏他人利益的基础上的,而是看到自己善良、美好的本质,本自具足之后,才会真正的接纳自己。
就像她提到之前有一位公司的实习生,本想带带她,让她快速成长,但好像一直没什么长进。
公司的打印机坏了,买了新的替换,她不会装,便找了另外一个同事帮忙,刘媛媛路过的时候看到帮忙的同事在茶水间里研究怎么装这个打印机,她却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刘媛媛会告诉她“这个是你的事情,你不会,就应该进去跟着看,跟着学,谁能保证打印机不会再坏、再换呢?”这小姑娘却说:“坐在沙发上不是玩手机,是在做别的工作。”但要知道,能解决眼前的一个问题,比继续做别的工作更有意义。
这姑娘离职的时候,刘媛媛还没来得及告诉她一些成长的道理,她是有能力的,但就是一遇到问题就躲避,丢给其他人,能不解决就不解决。
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呢,就是正确的看待问题,然后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不断的提升。
任何形式的逃避,不管是把原因归咎于外界和别人,还是因为懦弱和懒惰想要拖延,都只会让问题变成你生活的阴影,你以为不面对就没事,殊不知它一直紧紧跟着你。你永远无法自由,也无法幸福。最后你就会成为问题本身。你会自我厌弃,再也找不回信心。
学会接纳自己,不否定自己,首先就要勇敢面对你遇到的人生问题,这样你才会积攒更多勇气去面对未来的人生。
有时坡底,有时坡峰,坎坷是坎坷,曲折倒也曲折,可人生就这么一条道,向上或者向下,不管在什么点上,没有别的选择。
所以,开挂的人永远会选:向上,向上,向上。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不如主动出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