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大会

中秋望月穿越千年时空

2020-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董筱北

本文章参加简书官方有奖征文「中秋赏月大会」

月满西楼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月儿恒久不变,穿梭历史风云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时间来到了公元2020年,今天中秋和国庆相逢。那么,我们将时空追溯到一千年前,公元1020年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一年,大宋和辽国的澶渊之盟已经过去了15年,北宋用钱换来了一百年的和平。这也是一个大咖、大儒、大神们辈出的文化时代,此时北宋著名宰相寇准已经59岁,走到了暮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范仲淹31岁,大词人晏殊29岁,二人都是北宋的重臣,正值年富力强。铁面无私的包拯21岁,包拯是中国历史上三大青天之一(另两位是明朝况钟况青天,海瑞海青天)。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13岁,范仲淹的忘年交好友、抗击西夏的名将狄青12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11岁,理学家邵雍邵康节9岁,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襄8岁,正值少年时期。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政治家、大历史学家司马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处于幼儿时期。这些人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色彩非常浓重的一笔。

时光穿梭,回到两千年前,公元20年正是王莽新朝时期。西汉末年,朝政衰败。公元8年,王莽正式代汉称帝,建立了新朝。新莽时期,政治混乱,导致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公元22年,汉皇族后裔刘秀等人从宛城起兵,后经“昆阳之战”,击败了王莽军队。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史称后汉。

时间再往前推一千年,是公元前980年(注意,不是公元前1020年)此时是周朝(前1046—前256)时期,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

时光索性再前推一千年,来到了公元前1980年,这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其主体部族或民族称为夏人。 根据史书记载,大禹传位于子启,改变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这些历史节点说明,只有国家强大,才不受外族欺凌;只有国家安宁,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就像歌中唱到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而且一个国家的强大既要有国之重器这样的硬实力,更要靠传承自身文明、文化这样的软实力。四大文明古国,只有华夏文明是从来都没有断绝过的一个古老文明。国号意义上的中国虽然经过了多次变换,但是国号背后真正的“中国”,一直都在,正是得益于华夏文明、传统文化一直在传承,生生不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的一轮明月普照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愿中秋皎洁的月光落在千家万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月是故乡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